【心语】心心念念的敦煌(三)

阅读本期内容,大约需要十分钟,感谢支持。

念到n遍的敦煌,终于在8月2日的中午抵达了敦煌机场。正值暑天,敦煌的中午格外的晒,紫外线格外的厉害。我们刚一走出机场大厅,瞬间感受到了来自大西北的“热度”。在这里,天空很蓝;在这里,看天,也因为海拔的缘故似乎离天更近一些。

刚下飞机,在通往出口的路上,看到了一尊敦煌舞女的白石雕像(如图),整体看来通透脱俗。这是一尊反弹琵琶的飞天形象,造型优雅,形态轻盈,仿佛真要飞了起来。说来,飞天,可以说是敦煌的一张靓丽的名片,即使从未来过敦煌的人也会知道。但若是你亲眼见到,那感觉将无法言说,绝妙非常,这并不是虚言。敦煌莫高窟里的飞天形象说来有很多种,几乎每一尊都栩栩如生。所以呢,能够一下飞机就能感受到飞天舞女形象,心中实在有说不出的兴奋。

敦煌小镇距离机场算不上太远,我们打车到敦煌小镇,将近十公里的路程。在去往敦煌小镇的途中,马路两边的白杨树,笔直地挺立着,显得格外精神,仿佛在欢迎着来往之人。透过车窗,视野远处,在阳光下,一片金黄金黄的沙漠,很是壮观。曾看过一纪录片,敦煌四周其实差不多都是被沙漠包围着的,敦煌就是古代丝绸之路上过往商人的驿站(歇脚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敦煌便成为了中西文化的交汇中心,它的地位也就这样奠定了下来。

敦煌小镇规模说大也不是很大,但却小巧得有些可爱。在西北这个地方,风沙之地,屹立了千年时光,也承受了千年打磨,她的年轮因此也在一圈一圈增加,底色也在逐渐变得厚重。出租车行进在小镇里面,有一种熟悉感扑面而来,似乎以前来过一般。要论原因,想说清楚,好像又说不完道不尽。也罢,且容我慢慢来说。

还记得2011年的暑假,当时在重庆读研,我利用暑假时间去彭水的一个辅导班代课。每日代课之余,一部电视剧成为了我那个暑期的欢乐之源,它就是《大敦煌》。这部剧共有四十五集,它由唐国强、黄海冰、陈好、翁虹等著名演员艺人参演,故事分为了三段,一段是发生在北宋时期,一段是清朝末年,最后一段是民国时期。三段式故事,时光交梭,人心交错,演绎出了敦煌悲歌。看完以后,甚是感慨,也就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一点一点地借助互联网了解敦煌,越了解心里越难受。当你发现曾经那个辉煌不再的时候,当你知道近代西方所谓探险家一次次掠走文物的时候,当你知道现在敦煌文物有一半以上散落在世界各地,那种痛惜真的无法言说。

今天,得亏有了一个强大的祖国,敦煌的辉煌、敦煌的地位,正一点一点重新建立起来。以前那种“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世界”的局面彻底得到了改变,而形成了“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的大好局面。如今这个局面的打造,离不了一代又一代敦煌守护者。

当年留法的常书鸿无意中看到了伯希和出版的一本敦煌画册,瞬间就被吸引住了,原来千寻万寻的艺术宝库还是在我们中国,于是他不惜一切回到了那时还很动乱的祖国,孤身一人前往了敦煌。其事迹,其心志,着实令后人钦佩,终其一身守护在敦煌身边,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敦煌之父”。他的女儿常莎娜也继承了其遗志,一生都为敦煌而活。对于这样的一对父女,今天的我们,无论给予多少赞誉都不为过。

记得暑假在莫高窟参观时,在敦煌文物陈列馆里看了常书鸿的故居,简朴的环境,简陋的房屋,令人由衷感佩。不由想起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那句话,我想这句话正配常书鸿。他的女儿常莎娜在回忆录里说,“她父亲曾提醒她不要忘记你是敦煌人”。根据常莎娜的回忆,她父亲在弥留之际嘱咐女儿把自己的骨灰要埋葬在莫高窟,并说:“如有来生,我还做常书鸿,还要守护在莫高窟。”这将是一种什么精神,世间此类人真是如犀牛之角一般弥足珍贵。

常沙娜每年都会去一次敦煌,为考察、为研究、也为追忆。渐入高龄的她摹制再现了莫高窟盛唐代表窟328/45窟的一组佛尊彩塑。她还带着一批批学生,继续对敦煌历代装饰图案进行临摹和整理:藻井、平棋、人字披、龛楣、华盖、佩饰、边饰、背光、地毯、桌帘、花砖……最终编绘了一部名为《中国敦煌历代装饰图案》的图案集,在2009年出版问世。常书鸿去世以后,常沙娜便接过了其父的接力棒,开始奔走各国,寻求最新的壁画保护技术。1998年,常沙娜当选第九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重点工作就是文物保护。她先后去了埃及和意大利,学习借鉴国外的经验。

问题也随之而来,在敦煌备受瞩目的今天,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正摆在所有人面前:敦煌壁画最终会消失,如何让我们的后代子孙还能看到莫高窟?常书鸿生前曾说:“敦煌的保护工作是一个关系到千秋万代的大事。”一次接受采访中,常沙娜对记者说:“对敦煌的保护是首要的事。”20世纪80年代开始,樊锦诗提出了敦煌数字化计划——以数码照片的方式把敦煌石窟完完整整地记录下来。从此至今的近30年里,敦煌数字化一直都是敦煌研究院最主要的工作之一。特别是近几年,敦煌研究院引入了很多高科技,有数字展示中心,球幕电影展厅,甚至还有增强现实技术(AR)导览。

敦煌这处千年文化遗产正是在段文杰、樊锦诗等人的精心呵护下,才从流沙的掩埋中慢慢变得清晰起来,渐成“显学”、渐成大热、渐成时尚与潮流的宠儿。这样一代一代可爱而又执着的守护者,是敦煌的幸运,也是我们国家的幸运。

到达酒店安顿之后,我们去寻觅吃的,看过前文(故地重游)的您会知道,我会首选川菜馆。有幸的是,找到了一家川菜馆,点了几道川菜。味道总体来说还可以,不过尚不够正宗。用过饭,我们便在思索下午的行程(其实行程来之前我有制定,只不过到了地方不得不更改一下),思索之际注意到一家当地旅游服务的门面。我们便走进去咨询了一二,得知晚上在敦煌大剧院有丝路花雨舞剧表演。为了填充下午时间,我们决定先去敦煌博物馆看一看。说到看博物馆很符合我的旅游特征,而这又是敦煌,博物馆更成为非去不可之地了。

敦煌博物馆走廊设计很有特色,墙壁上的壁画,飘逸而灵动(如图),一匹匹线条流动的马,一头头响动驼铃的沙漠之舟,交互成了一副盛景,当你往博物馆里走入的时候,好似一步步回到了当初那个时代,不得不说敦煌博物馆的这个设计很巧妙也很很美妙。在博物馆不仅看到了关于敦煌出土的文物,还看到了各色精美的文创商品,琳琅满目,令人应接不暇。不过呢,价格也确实不菲。

奔马

1

沙漠之舟

2

约莫下午四点多的时候,我们返回那个旅游服务店,店里工作人员找车送我们前往敦煌大剧院。傍晚时分的敦煌大剧院,笼罩在一片夕阳余晖之中,站在敦煌大剧院门口的台阶上,远望另一侧的鸣沙山,不由想起当年乐僔和尚途径鸣沙山所见到的情景,一股庄严神圣之感油然而生。在余晖残阳之下,白天滚烫的沙漠这时也渐渐冷却,一派安静闲适之景。面对此景,情不自禁地用手机拍下了一张(如图),同时脑海中响起了许巍的那首《悠远的天空》。敦煌,这个边塞小镇,在岁月长河中游走了千年,也俯瞰了千年,不管安宁还是战乱,不管世人对她态度是好还是坏,她依然泰然不惊。敦煌,经由许巍演唱之后,原有的禅音,更加让我神往,不自觉地,我把《悠远的天空》的几句词加在刚才所拍的那副照片之上,结果意境马上美妙无比起来。

说到这里,问下诸位,看到沙漠你会想起什么?也许每个人答案有很多也与众不同,但有一样应该都会想到,那就是骆驼。骆驼,真可以说是为沙漠而生的一种动物,可以说是沙漠的“标配”。千百年来,那条丝绸之路上的沙海古道不知响了多少声清脆的驼铃声。人们伴着驼铃声走过了岁月长河,迎来了中西方的各色人种。此时此刻,我站在敦煌大剧院台阶上,脑海中浮现出一排排骆驼载着货物在不停地行进着,一声声驼铃好似在与行商们交流,行商们似乎也听懂了驼铃声的含义。在无垠的沙海中,骆驼就是人最忠实的朋友,更是行路的指南。驼铃声中,我好像看见了所发生的繁盛的交易场面,人声、马声、车声,不绝于耳,犹如一个真实的世界。恍惚间,一下子突然清醒过来了,我才注意到自己手上拿着一个骆驼装饰,原来刚才的幻梦就是从这个小装饰里散发的,无论如何都很神奇。于是我拿着那个小装饰物在大剧院边进行了一番摆拍,拍下的两张就是我的敦煌梦,每一张我都深爱非常(如图)。那个骆驼装饰小摆件,说贵也不算贵。从那回来后,每当看着它,不觉梦回敦煌。

丝路花雨舞剧表演,我没来敦煌之前,一位好朋友就给我推荐。我这位朋友对敦煌也是十分的热爱,我们都爱好历史,这是我们结识的原点,人世之中,颇为幸运。丝路花雨,乃一部室内大型歌舞剧,场面宏大,故事曲折传奇,讲述了流传在沙海古道的中西友谊交往的故事,表现了古丝绸之路热闹,也再现了古丝绸之路的危险。整场特效特别用心,代入感很好,演员们依靠舞蹈表演和旁白补充的形式,艺术地赞颂了中西之间崇高而亲密的友谊。

丝路花雨,单从这个名字来看,便富有诗意与浪漫。如今“一带一路”大背景下,也极有象征意义。要说起那段故事,更为婉转动人,而又传奇。舞剧《丝路花雨》是以雄伟深邃的敦煌莫高窟和敦煌壁画为背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讲述了一个反弹琵琶的佛国故事,演绎了一出人间悲欢离合。《丝路花雨》发生的唐朝极盛时期,丝绸之路上的曲折婉转的故事。只记得当晚,舞剧落幕时,感觉任何语言和文字都是苍白的、无力的,唯有身临其境才能真实感受到舞剧带来的强烈震撼,真是一出“饕餮盛宴”。

丝绸古道上一场风暴过后,敦煌画工神笔张救起了快要昏死过去的波斯商人伊努斯,而神笔张的女儿英娘却被路霸窦虎抢走。出落得美丽动人的英娘被抢走后沦为舞伎,在街头卖艺,波斯商人伊努斯为救命恩人神笔张赎回了英娘。莫高窟里,画工神笔张以女儿的舞姿为原型绘出一幅幅壁画。市曹在壁画上看到了有着婀娜舞姿的英娘,想把英娘招进官府,占为己有。情急之下,神笔张把女儿托付给伊努斯。最后,伊努斯把英娘带回波斯的路上,市曹带着同伙企图杀害他们,神笔张点燃烽火呼救,结果自己却血染大漠。最终,善恶终有报,在敦煌多国交易会上,英娘在伊努斯的帮助下借卖艺潜入会场,揭露市曹等人的罪恶,大唐节度使听后一怒之下喝令斩掉恶人。

该舞剧把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和敦煌壁画完美结合了起来,生动赞颂了画工神笔张和其女歌伎英娘光辉艺术形象,描述了他们之间的悲欢离合以及与波斯商人伊努斯之间的纯洁友谊。据说,《丝路花雨》曾先后访问20多个国家赫尔地区,演出深受好评,被誉为“中国民族舞剧的典范”。整部舞剧,我印象最深的地方一个是开头部分,另一个是英娘在交易会上化妆献艺表演。舞剧开头充满着佛国色彩(如图),暗示着一切都在佛光的照耀下,后面交易会献艺既表现了英娘曼妙的舞姿也表现了英娘内心的美。

我们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但也必然高于生活,《丝路花雨》就是如此,它既是现实的,又是浪漫的;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是当代的,也是未来的。讲到这里,也许你要问这部舞剧真的有那么好吗?诚然,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与感受,这是我看后的一点感想,但说心里话,《丝路花雨》真真创造了一部文化经典。去过敦煌的朋友也许还会说,《丝路花雨》没有《又见敦煌》好看,这也没关系,各有各的审美体验,这无可厚非。不过有一点,唯有自己看了才有所谓评说的资本。

当我走出敦煌大剧院时,夜幕已经降临,晚上九点多的敦煌,走在大剧院门口的广场上,有一种流连忘返之感。时值夏日,夜空繁星朵朵,故事里的人、现实中的人,交错重叠,让人神迷。恍惚间,思绪被汽车发动声拉了回来,随后我们回到了敦煌小镇。那个时候小镇古街正灯火辉煌,街两边的摊位鳞次栉比,沿着街道不知不觉间走到了敦煌党河岸边。

党河,对于敦煌来说,那是生命之河,滋养了一代一代的人。党河两岸,如今古建筑林立,夜晚灯光辉映下,犹如天堂一般。情不自禁下拍下数张照片,看着美轮美奂的夜景,行走在党河之畔,好似走在苏杭之地一般。

回想起初来敦煌的的第一天,第一次近距离和敦煌有了接触,小镇、民风、风俗,等等都是那么的可爱,见到了流淌在博物馆里的敦煌历史,观看到了发生在敦煌的凄美人间故事,又体验到了敦煌党河夜景的美妙,这一天下来真是满足到心坎里了。

经过一整夜的休息,迎来了敦煌的朝霞,第一次沐浴在西北朝霞之中,心中有说不出的欣喜。来敦煌,莫高窟是一个必去之地。以前在历史书里见过,我国三大佛教石窟之一,真的亲眼看到了,那种满足感,那种幸福感,已经无法用有限的语言来形容了,这时我才开始意识到常书鸿当时的那种激动心情。我想,只要是炎黄子孙,来到这里都会激动不已,因为这里积淀了千年以来我们民族的文化底蕴。

在决定来敦煌之前,提前小半个月网上预订好莫高窟A类门票。A类门票主要套餐内容是这样的,一方面是观看高清数字电影与球幕影片,另一方面是现场实地观看洞窟。莫高窟壁画数字化,沉浸式体验,特别是球幕影厅,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真实的佛国世界,近距离地观察每一副精美壁画,近距离感受每一副佛教故事,犹如在看一出出大戏,那种感觉太奇妙了。之后是实地参观8个洞窟,这8个洞窟其实是随机的,为什么是这样的呢?这就要说到对敦煌的保护措施了。参观者呼出的二氧化碳会对洞窟里的壁画产生变化,超过一定量就会损害壁画,所以敦煌对参观者实行限人数参观的办法,一旦某个洞窟二氧化碳超量,那个洞窟就会暂停参观,并赶紧采取相应消除的手段。

实地参观的8个洞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洞窟里的佛像眼睛都栩栩如生,如用手电筒去照,还有反光,听说那是用了琉璃珠的缘故。在332洞窟里,看到了三世佛(过去佛燃灯古佛、现在佛释迦牟尼、未来佛弥勒佛)和站立的飞天塑像。17号洞窟,是最让人心痛的洞窟,这里曾经储藏了数以万卷的经卷文书,如今呀……不能去想。在257洞窟里,讲解员说到九色鹿的故事后,在场之人都感慨不已。壁画中的九色鹿形象,不仅精美,还生动可爱,后来在甘肃省博物馆文创店里就看到了以九色鹿为原型的杯垫,非常好看。在237洞窟里,除了墙壁上绘制的经变画外,就属反弹琵琶飞天最能吸引人。前面说到的《丝路花雨》里那个英娘原型就是壁画中反弹琵琶。莫高窟还有个北区,不过北区主要是当年开凿洞窟的工人所居住的场所。那位道士王圆箓当初来到莫高窟时就住在北区。

说到这,您是否会想问为何叫“莫高”窟?我一开始想的是,“莫高窟”是说没有能与之比高的洞窟,哈哈,我是从字面上望文得来的。实地观察了解之后,单纯文字层面解释还不够,“莫高窟”还有一番说法。莫高窟,俗称千佛洞。莫高窟一名,早在隋代洞窟中已经出现。在藏经洞出土的遗书中也有确切记载。其名称的由来,敦煌学学者做过专门的研究,目前有三种不同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莫高窟修造在鸣沙山东麓的崖壁上,周围是大沙漠,其地形比敦煌绿洲高近百米,百姓们又称之为千佛山。古汉语中沙漠的漠与莫高窟的莫是可以通用的,所以在沙漠高处开凿的石窟便叫漠高窟,后来演变成为莫高窟。

第二种说法:在古代敦煌,鸣沙山又称为漠高山。山下有漠高乡。千佛洞在漠高山下,属漠高乡所管辖。因此便由漠高山、漠高乡演变而来。

第三种说法:在大泉河谷最早开窟的是乐僔和尚。后来的弟子相继也开凿了石窟。但道行都“莫高于此僧“,难超过他。乐僔在此地首开的石窟,以后就叫莫高窟,是为了纪念乐僔开创首窟之功。

三种说法,不管哪一个,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莫高窟的存在都是一种与佛教传播有关。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其营建历史有一千年历程,时值中国历中上两汉以后长期分裂割据,走向民族融合、南北统一,臻于大唐之鼎盛,又由颠峰而转向式微的重要发展时期。

参观完莫高窟,走出洞窟,走进敦煌美术艺术馆,各种展览品有很多,但有一句话触动了我,“面对千年莫高,我们获得了什么?”这个问题,着实问到了心里。今天的我们,该如何更好地保护敦煌,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希望今天的敦煌,在未来,我们的子孙后代还能看到,还能接着传承下去,我想这可能就是保护敦煌对于我们华夏民族最大的意义了。

离开莫高窟,还有些不舍,意犹未尽。只好自己安慰自己说,凡事终有结束之时,谁能奈何呢?按行程我们晚上去鸣沙山那边露营,体会一下古人夜晚露宿沙漠的场景。

从莫高窟到月牙泉小镇那,太阳尚未完全落下,鸣沙山在余晖中很是好看(如图),抬眼望去,无垠的沙漠,隐隐约约可见沙漠中的植物,一种独特的沙漠之美。

大约下午六点半时,我们坐车前往露营地。没曾想沙漠露营地有那么多人,非常热闹。最让我高兴的,在露营地还遇到一位合肥小老乡。傍晚时分,我们拿着滑沙板,从沙漠高处往下滑,那感觉好刺激,如果滑的时候方向把握不住,铁定人仰板翻。到了晚上,烧烤配啤酒,分外惬意。烧烤的同时,露营地还有表演,其中有一个节目《打铁花》很是绚丽。

一直玩到晚上九点多,我们去沙漠扎好帐篷。然后,我一个,我老弟一个,还有我那老乡,一起相约去沙漠里溜达。当时,满天繁星,还有银河,不时也能看到划过的流星。我们三个走到一块高地决定不走了,各自躺在沙漠上。那时沙漠还有少许余温,躺在上面很舒服,我们把脚埋在沙子里,好像做沙漠SPA一样。

躺在沙漠上,仰望星空,当时我在想什么呢,好像什么都想,什么也不想,手机在放着《悠远的天空》……

从未如此清楚地看到那么多的星星(上面两张星空图来自我一位朋友华为P30pro拍的),苦于手机拍不下来,我们只能用心去看,用心去铭记那一时刻,我们都想把那晚的星空永远刻在脑海之中。当时在想,如果可以把脑海中的画面导出来再打印出来,那会有多好啊。可……这梦想太不现实,着实有些忧桑。就这样,一直躺着看星空,听着歌,聊着天,不知不觉已是凌晨两点多了。美好的时间总是短暂的,真是一点也没说错。在准备回去的时候,差点迷路了,沙漠里走了好几圈才找到宿营地。那一晚的经历,好似探险一般,惊险刺激。

从8月2号飞机降下敦煌之时,生平第一次来到敦煌小镇,参观了敦煌博物馆和莫高窟,观看了《丝路花雨》,然后到鸣沙山露营……这些经历每一个都让我难忘,也让我更为牵挂敦煌。无怪乎,近代那么多仁人志士一旦选定了敦煌,一钻就是一辈子。敦煌,留给我们的遗产和记忆太丰厚了,面对这份宝贵财富,只要是华夏之人,看到它们心里不能不激动,也不能不澎湃。

对于敦煌的传承,可以用一种精神来命名,即为“莫高精神”。能够一辈子从事敦煌保护事业的人,虽然面临的苦处会很多,但内心里肯定是喜悦的、满足的。就像“敦煌女儿”樊锦诗院长讲的一样,只因为在中学课本里读到过“敦煌莫高窟”,不知道是注定有缘还是什么,自从读了那篇课文,就一直忘不了,然后一直到如今。这份保护工作,虽取得了很大成果但还是任重道远。樊锦诗奶奶说过,“过去我们要'进洞’保护,现在我们要'出洞弘扬,要让敦煌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期望将来敦煌文化能一直延续不断,能有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本期说的有些多,是因为敦煌在我心里的分量太重,我必须大篇幅好好说一下,不然内心不安。还望诸位喜欢。该系列下期推送“过阳关,出玉门关,访古城遗址”,敬请期待!下期再见!

(0)

相关推荐

  • 从林徽因让常沙娜画一只与毕加索不同的鸽子说起… | 衣尚中国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飞天:如何从壁画配角成为万众所爱?>这篇其实原本有个尾巴,评论区也有人指出来,最后被我以字数原因给砍掉了,就是大名鼎鼎的舞剧--<丝路花雨>. < ...

  • 丝路花雨落敦煌

    < 丝路花雨落敦煌 > [ 序曲 ] 敦煌,甘肃省县级市,古称沙洲,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处甘.青.新三省(区)的交汇处.其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化,遍地的文物遗迹,浩繁的典籍文献 ...

  • 活久见丨见过敦煌壁画,没见过这么不正经的!

    " 敦,大也:煌,盛也. " 一提敦煌,大家最能想到的就是博大精深,壁画.泥塑精美绝伦,各种佛经故事应接不暇. 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技艺精湛. 敦煌壁画包括 ...

  • 在东亚文化之都敦煌,赴一场春天的约会

    "莫高窟前岩泉的冰河刚刚化冻,三月间和暖的春风和炽热的阳光,匆匆地把树上的榆钱和地面的苜蓿首先在灰黄的砂岩间点缀出嫩绿的新芽.接着,在杏树和梨树的枝头,也迫不及待地开放出与枯枝很不相称的艳丽 ...

  • 认知心语(二百三十五)

    少问别人为什么,多问自己凭什么. 人总是在年轻时,相信许多假东西, 等年纪大了之后,开始怀疑真东西.

  • 认知心语(二百三十四 )

    职场,先升值,再升职:沟通,先求同,再求异: 执行,先完成,再完美:学习,先记录,再记忆: 人际,先交流,再交心:规划,先成长,再成功: 做人,先站住,再站高:产品,称仿造,再创造.

  • 认知心语(二百三十三 )

    喜欢只是一种喜欢而已,不一定要到一个很高的境界才算成功, 我喜欢的一件事情,做这件事并且觉得很高兴,这就是成功了.

  • 认知心语(二百三十二 )

    很多时候,明明知道是错的,却偏偏还坚持.这不是不够伤,而是还伤的起. 做人无非是这样,没有被伤透,就会幻想也许有转机.直至伤透了,死心了, 倒下已爬不起来了,被人踹上一脚了,才被迫开始新篇章.所有的知 ...

  • 认知心语(二百三十一 )

    放下完美,多一份简单: 应对现实,多一份自在: 欣赏自我,多一份自信: 做好选取,多一份从容: 找找愉悦,多一份追求: 善待他人,多一份爱心: 坚信成功,多一份欣喜: 不畏失败,多一份执着.

  • 认知心语(二百三十 )

    别人舍不得的时候,你舍得:别人忍不得的时候,你忍得: 别人记不得的时候,你记得:别人做不得的时候,你做得: 别人坚持不了的时候,你咬紧牙关去坚持,成功才会等你.

  • 生存心语(一百零三)

    好不好全都是自己,行不行也是自己的, 生活里谁都不是谁的谁,你的事自己做, 你的路自己走.生命中与其是靠天靠地, 还不如靠自己.

  • 明理心语(二百三十九)

    少去评论别人的事,多去回顾和清理自己的事,把自己做好了, 多出的那一份精力,再去帮助和关照他人,并且尽量是向善的. 不然,你只是一位凑热闹的,并不是一剂良药.

  • 明理心语(二百三十八)

    与人说话的时候,要学会心平气和.即使有再大的怒气, 也不要大喊大叫,因为你的大声,除了扰乱自己的心神, 并不能让事情变得更好.歇斯底里的吼叫征服不了别人, 却只会让你在疯狂中失去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