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狗不咬没见过面的自家人”,狗是怎么知道自家人的?
每当提起中华传统文化的时候,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儒、释、道这三大主流文化,其次人们会想到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所流传下来的学说,接着人们会想到唐朝的古诗、宋朝的辞赋、元朝的杂剧与散曲、明清时期的小说,最后人们还会想起对联、灯谜、酒令、马吊、民族服饰等民族文化。然而很少会有人想起,我们整日挂在嘴边的方言以及俗语。
所谓“俗语”指的就是由劳动人民所创造,并经由口口相传的方式,在民间广泛流传的语言单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俗语文化,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这两大特点。从语言上来看,俗语简练形象且通俗易懂,从内容上来看,俗语文化涵盖广泛,从天文地理到农业生产再到为人处世,它皆有涉猎,而以上所提到的这两个特点,便是人们喜欢俗语文化的主要原因。
俗语是老祖宗对生活经验的总结,也是老祖宗的智慧结晶,它在很多方面都给后人提供了指导的作用。在俗语的帮助下,人们根据自然规律来选择种植的品种,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效率;在俗语的指引下,人们学会了与别人相处的时候,应当采取的正确沟通方式,这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除了教人处世大道理以外,农村中还流传着许多充满趣味性的俗语,有关于风俗习惯的也有关于小动物的。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句俗语,便与我们最常见的狗有关,这句俗语就是“狗不咬没见过面的自家人”。相信看到这句俗语的时候,大家不免会产生一些疑问,那就是狗是怎么知道自家人的?
我们都知道狗被称作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因为狗的性格忠厚也颇具灵性,即使主人家中很困苦,狗也不会因此离开,而是选择不离不弃地陪伴在主人的左右。狗对于吃食也不讲究,基本上主人给它什么它就吃什么,狗的忠诚很显然是得到人们验证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一点,但是要说它拥有能辨识出,未见过面的自家人这一本领,大多数人还是表示怀疑的。
虽然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是“狗不咬没见过面的自家人”,这句俗语所描述的事情确实存在,并且有一定的依据。狗是一种聪明的动物,它们很懂得察言观色,它们会根据主人对别人的态度来决定自己对那个人的态度。若是主人很热络地去迎接客人,那么狗就会选择安静地待在一旁,或者在那人周围打转以表示亲近;若是主人表现出一副漠然或者仇视的态度,那么狗就会将那人当作是具有威胁性的不速之客,从而冲着他们吼叫。
除了很会察言观色以外,狗在生理上还有一大优势,那就是它们的嗅觉十分灵敏。关系亲密的人,总是会待在一块儿,身上也就会有彼此的气味。这种气味,以人的嗅觉是闻不到的,但是狗可以闻到。狗对自己主人的气味十分熟悉,若是一个人的身上有与主人相似的气味,那便代表着他们关系匪浅,是主人的亲人或者熟人。因此辨别出味道的狗不会对他们乱叫,从而也就有了“狗不咬没见过面的自家人”的说法。
对于人类最忠实的伙伴,我们应当好好对待它们,对于那些残忍虐待狗的人,我们应该予以谴责。俗语“狗不咬没见过面的自家人”,这也说明狗是很聪明的一种动物,希望大家能够善待身边的动物,做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