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改造》【人文】:读千卷书之第7本—每天1分钟读1本书

《大学的改造》【人文】:读千卷书之第7本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费孝通先生的第七本名著:《大学的改造》。

本书是时任清华大学教务长费孝通(当时只有40岁)50年代的旧作,主要阐述新中国成立之初,为适应新形势,大学在管理体制、高考、教学、学制、精兵简政、教师转型、医疗互助、互助保险等各个方面进行的改造。此书对今天的高等教育、职场教育、互联网教育等都有着很好的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

一、大学是一个生产人才的机关。为什么学校教育与社会用人之间严重的脱节呢?学校里面的师生相承,颇有衣钵传袭的风味,也可以说是经院作风的遗留。这里更加上宗派门户的传统,院系之间壁垒重重,形成了学术界的小圈子。在这种制度中所造成的大学毕业生最理想的工作是留校教书,继承这个衣钵;一出象牙之塔,就会发生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的现象。

教师和学生日常任务是在使学生能发展他的知识。以往有一种错误的观念就是把知识的传递看成了商品的授受。好像教师有一套知识要塞进学生的脑袋。教师的责任是在一定期间把定量知识输送给学生,学生的责任是在接受输送来的东西。经过了一定时期考核一下学生究竟接受了多少,不够的重来,足够的及格升级,这叫考试。在这种观念和制度下产生了机械性的学习态度

然而,大学里聚集了这么多人员在一起,是为了要完成生产人材的任务,这是一个生产机关。一切生产机关都得讲求效率,就是以最低成本生产最多和最好的成品。这个经济观念应当同样应用到大学的工作上。

二、中国教育需要的是创造力。中国需要接受西洋文化是不成问题的,成问题的是脱离了民族基础,移植了片面的西洋文化,结果造就出来的人只会用西洋货,而不会制造“西洋货”了。理论上充满了和实际脱节的玄谈和教条,在技术上成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推销员。所以当中国人民站了起来,要自力来建设中国时,大学里原有的许多课程多多少少都显出了缺点。要把西洋的科学结合到中国本土的实践,就不是抄袭和传达所能做到的了,要的是创造力

如何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呢?要培养通才型专家。实现方式是本科和专业科将采取经纬交织的形式。大学的基本学习单位是个别课程。课程本身并不分专业科或本科。本科和专业科的分别是在课程间不同的配合。

三、为什么现在儿童教育这么紧张?在一个封建社会中,人和事的配合并不根据才能,而根据“资格”,资格就是身分。一个没有大学毕业的技工,不论他能力怎样好,没有希望会升成工程师的。什么限制了他呢?是资格。反过来说,一个取得大学毕业证书的人,不问他的才能怎样,总可以混得一个职业。靠什么呢?又是资格。这就是封建社会的特色。

这种"资格"意识也在影响今天的教育。以我自己的家来说,儿童的教育这两年来也觉得很紧张。我是六口之家,三代人,老夫妻两口,女儿女婿两口,两个外孙,一个女一个男。外孙女去年进的中学,外孙快要小学毕业了。我家里从去年开始,晚上经常发生问题,大人要孩子看书,孩子要看电视;可是功课繁重,每天的作业做不完。

小的那个明年要考中学,但整天想玩,天天挨骂。母子一闹,我就发慌。我看这样不很对头,孩子把念书看成件苦差了。我想帮孩子说几句,可明年考不上重点中学,又该怎么办?对这个问题我感到很棘手。我另一个外甥孙女,因为不能进大学,到现在不敢见我,这真奇怪。为什么不能见我呢?可见她这种心理状态已经有点失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