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杏花村”
2021年3月31日,驱车从宜昌去往上海途经池州休息,偶然走进了“杏花村”,
晚唐风流诗人杜牧的《清明》诗中的“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杏花村在此池州吗?
问题来了,在旅游资源大开发中,文化品牌无疑是重中之重,争夺战不断上演,有一打油诗说的就是这种现象:“伏羲东奔西走,黄帝四海为家。诸葛到处显灵,女娲遍地开花。观音菩萨选美,齐天大圣找不到家。说的是各地为了开发旅游资源,而各显神通,纷纷请古代名人出来“站台”。在这些旅游文化资源争夺中,杏花村无疑是热点中的热点了。
关于杏花村这个品牌,2010年1月,有关方面认定安徽池州可以注册杏花村的旅游商标,而杏花村的酒类商标,依然属于山西汾阳那家著名酒厂。也就是说池州可以在旅游界打出杜牧杏花村的招牌,山西可以在酒市场上打出杜牧杏花村的招牌。
抛开这些后世的利益之争不说,当时诗人的: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去,牧童遥指杏花村。”
眼中的杏花村到底是哪儿呢?不靠考古,不靠推理,我们来小析诗情:
清明佳节这一天。诗人杜牧,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雨纷纷”,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美的境界。“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欲断魂”,是竭力形容那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怀有哀思,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赶路,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接着写行人这时涌上心头的一个想法: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事情很明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还有最要紧的是,借此也就能舒缓心头的哀思。于是,向牧童问了路。
牧童指向了秋浦的杏花村一家小酒馆,并非晋界汾阳杏花村的酿酒作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