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在中国的患病率正在迅速上升,并且逐渐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而比糖尿病更为严重的是糖尿病并发症。
据相关资料统计,糖尿病并发症多达100多种,大约3/4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并发症,可以说,心血管疾病才是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其实,除了心血管,糖尿病的很多慢性并发症,基本上都和血管病变有关,比如肾病、眼病、糖尿病足、心脑血管疾病等,这些无不有血管问题在里面。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控糖是一个工作,预防血管病变也同样重要。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亿,每年死于心血管病的约350万,其中心脏性猝死60万,为全球之首,心脏性猝死近年来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中青年白领猝死的案例屡见不鲜。熬夜、吸烟、酗酒、生活不规律,正是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给心血管病发生埋下了隐患,20多年前,冠心病、心肌梗死毫无疑问是一种老年病,如今,情况已经大大改变,常见一些20多岁的人却拥有60岁人的“老年心脏”。当前糖尿病传统干预措施是采用降糖药和胰岛素替代疗法,但不能从根本上干预糖尿病。胰岛移植干预效果较好,但因胰腺供体匮乏、胰岛分离费用高及移植后会有免疫排斥反应,从而限制其在临床上应用。因此,选择更合适替代治疗方案成为目前糖尿病治疗研究方向与焦点。血管的生长和修复是治疗心脏病、循环系统疾病以及糖尿病并发症的主要目标,在这些疾病中,血管都是受损的。以前,科学家们认为胚胎中的心血管只在内皮细胞(位于血管内壁的重要细胞)分裂时才会产生,直到英国伦敦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血液中的干细胞能够产生内皮细胞,而且所产生的内皮细胞能够补充血管壁,这种独特的干细胞来源有助于血管的生长。该研究发表于《Nature》期刊,受到了广泛关注,似乎人们终于找到了血管再生修复的方法。我们都知道,糖尿病人多少都会有血管病变问题,比如血管狭窄和闭塞。为什么糖尿病人会引发血管病变呢?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表现的疾病,但它真正的危害并非居高不下的血糖,而是长期高血糖对血管造成的损伤。这种损伤源于高血糖对血管内皮的侵蚀,随之血液中大量的脂肪进入并沉积在血管内皮中引起炎性反应,最终脂肪被脂质化形成粥状物,破坏了血管的正常结构,就发生了通常所说的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堵塞了,就相当于没有了血供,没有了氧气,局部的组织就会缺氧坏死,这也是造成心、脑、眼、肾、足等主要病变的病理基础。另外,糖尿病人还对起到止血和凝血作用的血小板有着重要影响,糖尿病会导致血小板功能受限,形成凝血块黏附在血管上,时间久了,就会日渐堆积形成血栓。当然,对于我们正常人来说,自身也有抗血栓能力,但糖尿病患者的抗血栓能力相对减弱,就会引发相关的疾病,比如糖尿病人常见的糖尿病足症状,多数都是因为下肢或轻或重的动脉硬化,血管堵塞。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具有增殖和分化潜能,能够产生高度分化的功能细胞。人体的血管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所构成,内皮细胞为血液流动提供光滑的平面和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一氧化氮、前列环素2等,它们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血栓形成等多种作用。当血管的内皮细胞受损脱落或功能缺陷时,血管中的血小板就会产生堆积,并且内皮细胞产生的活性物质的数量就会减少,从而导致血栓以及高血压的形成。而且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也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根本原因,最终导致血栓和血管破裂出血。干细胞可以产生血管内皮细胞,恢复血管的功能,新生的血管内皮细胞还可以产生足量的一氧化氮、前列环素2等多种活性物质,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血栓的功能。干细胞还可以新生血管平滑肌细胞,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恢复血管的顺应性,增强血管功能。人体的心脏主要由工作型心肌、传导型心肌和分泌型心肌细胞所构成。工作型心肌有节律的收缩完成了心脏的射血功能;传导型心肌产生冲动并传导到各心房、心室;分泌型心肌细胞产生心钠素、脑钠素、抗心律失常肽等活性物质,以调节心脏和血液。当它们的功能受到影响,会导致心脏功能不全,从而对人体造成极大的危害。当心脏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造成心肌缺血坏死或功能缺陷时,干细胞可分化新生工作型心肌细胞、传导型心肌细胞和分泌型心肌细胞,全面恢复心脏的各项生理功能。因此,移植干细胞对心力衰竭、心率失常、心肌疾病、冠心病、血管疾病等都有很好的作用。干细胞可分化为肝脏细胞、肾脏细胞、胰腺细胞等功能细胞,全面修复高血压患者的身体。干细胞新生的各种年轻健康的功能细胞可以替换掉体内衰老病变的细胞,恢复人体各个组织器官的正常结构和生理功能。因此,移植干细胞对治疗因高血压引起的各种并发症如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有很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