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没有无极,道德经没有太极,但“无极生太极”出于何处
“太极”源自《易经》,原意是“至高点”
《易经》包括《周易》本经和《易传》两部分。如果说前一部分是卜筮之书,那么加上后者,就成了哲学书。
但《易传》不是《周易》原本就有的,而是战国后期至汉代添加的部分,是解说和发挥《易经》的论文集,是受道家阴阳家思想影响的儒家道德伦理观念。
“太极”这一概念就出自《易传·系辞上》,原文是:“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其基本思想是:太极是天地未分的统一体(老子概念中的一,即元气),是世界的本原。太极是世界产生总过程的开始,由太极(一)出生阴阳(天地),天地运行而有四象:少阴、少阳、太阴、太阳,四象生八卦:乾、坤、巽、兑、艮、震、离、坎。
在《易传》中,“一”就是世界的本体,世界万物无不出于“一”。但这一思想有一个缺点,因为在老子的《道论》中,“一”是道之子,还不是世界的本体。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也就是说,在“太极”之上还有一个“道”。
无极
“无极”出自《老子》,原意是圆融至极,没有至高点
《老子》原话: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恒德不离。恒德不离,复归婴儿。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浴。为天下浴,恒德乃足,复归于朴。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恒德不忒。恒德不忒,复归于无极。朴散则为器,圣人用则为官长,夫大制无割。
这一段文字涉及到“三知”“三守”“三复归”: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朴,复归于无极。婴儿,在胎为婴,初始萌生的无知无欲(是无而非“無”)状态;朴是本性状态,无极是道的本源状态。达到这三种境界,结论是“朴散则为器,圣人用则为官长,夫大制不割”。
这个结论的意思是:形而上的“道一”化生,则为万物(朴散为器),有恒德的圣人发挥作用,则为君长。这样的君主是万物为一,对待万物一视同仁,没有区别。
道一
通过对比可知:太极与无极,都是极,极就是极点、极端。太极强调的是至高点,就像房屋的最高点。而无极则没有至高点,如同一个球面,任何一点的曲率、半径都是一样的,强调的是万物的统一性、一致性。
从境界上而言,太极还是有终点的,而无极无始无终,老子之所以用“无极”而不用“太极”,就因为太极有极点,无极无始无终,循环往复,周行不殆。
相比之下,《易传》之“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中的“太极”还不是万物的本体,因为“太极”还有个“点”,属于“有”的形而下范畴。因此就得给它找一个更早、更超越、无始无终的存在物。于是,出现了“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的说法。完善这一说法的是宋明道学的开山祖师周敦颐。
无极生太极
“无极生太极”是儒家宇宙本体论的新阶段
周敦颐是“北宋五子”之一,他的学说混合了道家的无为思想和儒家的中庸思想(《中庸篇》自宋代以来多有持疑者,比如欧阳修、钱穆等人认为出于道家),其《太极图说》为理学的奠基之作。
北宋承晚唐遗风,道、儒、佛继续合流,学者们将《老子》的“无极”、《易传》的“太极”、《中庸》的“诚”以及五行阴阳学说等思想进行了熔铸改造,并为宋以后的道学家提供了“无极”、“太极”等宇宙本体论的范畴和模式。
周敦颐的哲学著作中,有一幅从道教图录中改装过来的《太极图》,还有二百多字的《太极图说》和不满三千字的《通书》,构成了宇宙本体论的新阶段。
周敦颐《太极图说》
其主要哲学思想包含以下内容:
一实万分。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周敦颐把“一”与“万”的关系描述为:“二气五行,化生万物。五殊二实,二本则一。是万为一,一实万分。万一各正,小大有定。”
其中的“万”是指事物的多样性,“一”是多样性的统一性。“是万为一”指事物的多样性具有统一性。“一实万分”是统一的本原的实体,分化为千差万别的特殊物体。他认为,“万物”是从水、火、木、金、土五种特殊实物变化而来的,五种特殊实物是从阴阳二气变化而来而来的,阴阳二气又是从“一”变化而来的。他所谓“一”,就是《老子》的“无极”和《易传》的“太极”。把“无极”和“太极”两个哲学范畴统一起来,重新对本原的实体进行哲学论述,这是周敦颐“合老庄于儒”、融儒道为新学的哲学探索成果。
帛书《老子》
他认为,从一到万、从本体到现象的过程和关系是:“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其公式为:无极(太极)→阴阳→五行→万物。
从“万”再回到“一”,过程则相反。
与此看出,他的宇宙模式论归其本于无极,贯彻的是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哲学路线。他对“无极而太极”“太极本无极”的解释是,“无极”虽可名之为“无”,但“无”中含“有”,名曰“太极”。太极虽可名之为“有”,但“有”本于“无”,名曰“无极”。
有学者认为(各百科均是),这是周敦颐把作为宇宙本原的实体,规定为实有而非物、本无而不空的绝对体,“是对以往哲学思辨的理论总结,表示他力图克服玄学、佛学空无本体论的理论局限,为宋明道学在本体论上开辟新的途径”。这是专门针对玄学、佛学而言的,不知为何故意避开老子,给人造成老子哲学同等化了道教、佛教,实则是混淆了“无”与”“無”的概念区别。
无为而治
老子说得很清楚:“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通“元”,是用来描述和定义万物初始萌生状态的专用概念,“万物初始萌生”怎么可以理解为“無”即空无呢?且老子在不同的章节里一再强调,“道之物……中有象呵,中有物呵,中有请呵。其请甚真,其中有信……”,玄学、佛学讲虚空,不等于老子也讲虚空。
理学哲思的提升最终是为治世服务的
理学家们的思想是比较开放的,他们大胆吸收消化儒家之外的学说,这也是中国文化生生不息的源头所在。但说到底,他们在整合学术资源,提升学术见解的同时,最终还是为人伦道德建构理论大厦的。
理学鼻祖周敦颐
从周敦颐开始,宋代的道学家们给《易经》的“太极”之上“找到”了一个“无极”的本源,完善了西汉以来“易传”的理论架构,也为“五常”找到一个更加充分的理论依据,周敦颐在宇宙生成学说基础上,提出'至诚'和'主静'的道德论。他把人性分为五品:刚善、刚恶、柔善、柔恶和中,前四者都有缺陷,只有适中才是至善人性。
周敦颐基于中庸的立场认为,只有达到'至诚'境界,人性才能完善。因为'诚'是宇宙的本原,体现着太极的道德本质,是仁、义、礼、智、信的根本,只有'诚',才能进入至高至善的道德境界,成为圣人。而'主静'“达诚”则是根本修养方法。它能让人们迁善改过,从寡欲达到无欲,无私无欲,乃至于圣人,才能与天地之德、日月之光、四时之序、鬼神凶吉等最高法则相符合。
五常:仁义礼智信
因此,“礼”就是理,阴阳有理而和,君臣、父子、兄弟、夫妇万物皆得其理而后和。“乐”就是和,阴阳理而后和,万物也有其理而后和。故要先讲礼、后习乐。只有在制礼法、修教化、三纲正、九畴叙、百姓大和之后,乃可作乐。
一句话,把儒家思想改造提升,尤其在哲学思想方面做的贡献是不可抹杀的。但将升华了的“天理”思想专门用来适合一家之思想,多少都有些削足适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