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之刘墉家族与日照
说到刘墉,知道的人一定不会很多;如果提到刘罗锅,那么,说他有很高的知名度,恐怕不会有什么问题。自从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这位正直、机敏、诙谐的“罗锅宰相”,就可谓家喻户晓、名满天下。
然而,刘墉及其家族的真实历史,端赖于历史学家的辛勤劳动,才能打破尘封,透过迷雾、释疑解惑,一点一点地拨显出来。
刘统勋、刘墉父子,为雍正、乾隆、嘉庆三代显赫朝臣。
刘统勋(1699--1773)山东诸城人,字尔纯,号廷清,雍正二年进士,曾担任左都御史、漕运总督、太子太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协办大学士、陕甘总督、上书房总师傅、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并兼管多部事务,最后官至首席军机大臣、领班大学士。去世后,谥“文正”。乾隆皇帝亲往吊唁,曾流涕谓诸臣曰:“月关失一股肱!统勋不愧真宰相”。曾多次察看黄河、运河河工,又充《四库全书》正总裁,四任会试正考官,有《刘文正公集》。
刘墉(1719--1804),字崇如,乾隆十六年进士,曾任江苏学政、太原知府、江宁知府、陕西按察使、内阁学士、户部侍郎、湖南巡抚、左都御史、工部尚书、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最后成为领班大学士,书法家,犹长小楷。其书用墨厚重,貌丰骨劲别具面目。与同时的翁方纲、梁同书、王文治齐名。他为官清廉,刘墉不是罗锅,但确实是驼背。
刘墉家族在今山东诸城、高密、日照、五莲等处繁衍和落脚。自刘福迁入诸城逄戈庄起,一世刘福、二世刘恒、三世刘玳、四世刘思智、五世刘通、六世刘必显、七世刘棨、八世刘统勋、九世刘墉、十世刘環之、十一世刘喜海,为逄戈庄刘氏宗支的主脉。刘福乃其父刘思源娶日照岚山草涧村张氏所生。刘福兄弟八人,排行为福、禄、寿、喜、诗、书、忠、厚。后来,刘福、刘禄兄弟后迁日照大刘家沟。再后来,刘福又携三子刘恒迁逄戈庄(今高密境内)。六世刘必显晚年置槎河山庄,其地在今五莲县户部乡大刘家槎河村。至于刘思源之前,则可上推至元末,其先人由徐州砀山迁居于东海县当芦村,明初再迁居于日照喜鹊窝(后因失火,整个村庄向西北迁入草涧村,现称日照市岚山区草涧村)。刘思源自喜鹊窝迁入草涧村之后,刘氏宗族历史相对清晰,而之前由于年代久远,记载模糊,准确情况已无法考证。
自刘福迁入逄戈庄以后,六世刘必显开始发达。刘必显为进士,长子与四子为监生,二子与三子为进士,其中三子刘棨官至四川布政使。刘棨之子刘统勋、孙刘墉、刘奎、玄孙刘喜海(官至浙江布政使,古泉币学家、金石学家、藏书家),族内称为老三支,在清代山东大族中声名卓著。刘奎为嘉庆年间著名中医。整个刘氏家族由耕读起家,走向繁荣。自五世至十四世,刘氏家族有3人官至一品,7人官至二品。总计刘氏族人中授有品官衔者411人次,授无品官衔者91人,一门共出42个举人,149个监生,59个庠生。
刘墉家族与日照关系甚密,据刘墉《槎河山庄诗并序》称,位居五莲的槎河山庄就是刘墉曾祖刘必显所建别墅,后传祖父刘棨,刘墉父亲刘统勋曾在此读书,刘墉小时曾在此生活过。
嘉庆十九年吏部尚书刘環之重修的《东武刘氏家谱》,是刘墉家族与日照有密切关系的。还有流传至今的名画《槎河山庄图》,是出自康熙御赐“画状元”的唐岱之手,先后有23位王公巨卿题跋,就连嘉庆皇帝也题诗赞叹:“披图知胜境,怀旧仰高风。嘉树人常誉,仙庄笔更工”,刘墉亲笔作序,洋洋500余言,述说了槎河山庄的由来变迁,既是一份刘墉研究的珍贵历史资料,又是刘氏家族与日照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