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游记(2016年)(旅游散记之九)
之九 疏朗戒台寺(11月19日)
初冬的北京,不光有雾霾,蓝天白云也是常客。
站在戒台寺低矮的红墙边,朝东望去,本是平坦的华北平原被门头沟和石景山的建筑,塞得满满当当。视线尽头,则是更为拥挤的北京城区。
戒台寺的几处院子干净疏朗,不见一片落叶。从松树枝丫间摇落的光束衬着殿堂高大的背影,在寂静中似乎生出些禅意。
大殿后的高台是戒台寺最可看处。被康熙和乾隆歌咏的几株古松沿东西方向一字展开。
上世纪三十年代,诗人朱自清骑骡子来寺,登上平台后,精神为之一振,感慨道:“这平台东西很长,是戒坛最胜处”。“三株名松都在这里。'卧龙松’与'抱塔松’同是偃仆的姿势,身躯奇伟,鳞甲苍然,有飞动之意。'九龙松’老干槎丫,如张牙舞爪一般。若在月光底下,森森然的松影当更有可看。此地最宜低回流连,不是匆匆一览所可领略。”
除朱自清说的三名松外,还有另外四名松,曰自在、曰活动、曰凤尾、曰龙凤。
乾隆为活动松留句:“老干棱棱挺百尺,缘何枝摇本身随?咄哉谁为挈其领,牵动万丝因一丝”。活动松名声因此脱颖而出。
依笔者看,“老干棱棱挺百尺”者,最符三门院中之凤尾松。其高百尺,其冠蔽日,虬结铁铸,枝干环扭。兴之来似凤屏为云开,兴之去若飞瀑自天落。立在山坳,通达天庭,人间俗物,悲欢离合,尽不过飘过梢头之清风耳……
暖阳照着朱红的山门,穿着一身灰色僧人模样的中年人在门口和他人搭话,说是明天寒流就要来了。
远处一个半大小子在读碑文,稚嫩的声音在空寂中格外响亮。
朱自清绝想不到,需要他骑骡子走一天的回程现在驾车只不过区区半个钟头。
(作者:顾德欣,中国老教授协会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原国防大学教授。)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