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字画为何成为收藏热潮
全国解放后,徐悲鸿先生以满腔热情迎接新中国的诞生。他是第 一任中 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华全国美术家协会主 席。他带头替英雄模范人物画像。一九五0他赠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的一幅奔马图上题诗日:“山河百战归民主,铲除崎岖大道平”。又题画马诗云:“百载沉菏终自起,首之瞻处即光明”。他借马抒情,寄托了人民的爱憎,在它们驰骋的脚印上,烫着鲜明的时代烙印。徐悲鸿画的奔马图,还制成了邮票,全套十一枚,并在最 佳邮票评选中,获最 佳特种邮票奖。
对民族文化的守护还体现在徐悲鸿毕其一生之力以最 大可能也以最 大代价来收集流散各地的国画珍宝方面,即使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也节衣缩食,孜孜以求。其中《八十七神仙卷》传奇历险、失而复得被他特意刻章“悲鸿生命”的收藏经过至今令我们感怀不已。他收藏的国画珍品多达千余件,这是对民族文化的巨大贡献。徐悲鸿先生去世后,他的夫人廖静文女士把这些藏品全部捐献给了国家。——这所有都意味着,徐悲鸿不仅属于中国、亚洲,也属于世界;不仅属于过去、现在,也属于未来。
一直以来,徐悲鸿作为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存在人们印象中,长期以来,其书名一直被掩盖。除绘画之外,其在书法方面,在碑帖结合的探索,在碑体行草的贡献上取得了卓 越的成就。徐悲鸿一生钟情书法,迷恋之深,建树之高,在书坛上已远超许多“偏玩”的名家。 他在书法上极力推崇碑学,这种碑帖同重,兼容并蓄,博涉多优又但见性情的书法精神,形成悲鸿先生的书法结体宽博而修长,劲键而洒脱,豪迈而内敛,铿锵浑穆又烂漫天真,古拙雄强又质朴灵动,力透纸背又飘逸飞动,悍野铁骑又顾盼有情,跌宕欹侧又静若秋水,点化放逸又内紧遒丽......
徐悲鸿出身贫寒,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6岁时跟着父亲读四书五经,后来又学绘画)。出生在屺亭桥镇的一个平民家庭的徐悲鸿,原名寿康,年长后改名为“悲鸿”。父亲徐达章是私塾先生,能诗文,善书法,自习绘画,常应乡人之邀作画,谋取薄利以补家用。母亲鲁氏是位淳朴的劳动妇女。徐悲鸿9岁起正式从父习画,每日午饭后临摹晚清名家吴友如的画作一幅,并且学习调色、设色等绘画技能。10岁时,已能帮父亲在画面的次要部分填彩敷色, 还能为乡里人写“时和世泰,人寿年丰”等春联。
徐悲鸿一生创作了数千件中国画、油画和素描作品。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他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他的素描和油画则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他的创作题材广泛,山水、花鸟、走兽、人物、历史、神话,无不落笔有神,栩栩如生。尤其他的奔马,更是驰誉世界,几近成了“现代中国画”的“象征”和“标志”。
徐悲鸿不喜欢在画上题太多的字,而且题款都在画的最边上,这样既不会破坏画面,同时又显得画面丰富。
徐悲鸿的马和齐白石的虾一样,尤受人们的赞赏与钟爱,以致成为中国绘画的一种典型代表与象征。几乎历代中国画坛皆有画马高手,但他画的马却更具精神和动感,体现着一种雄健壮美的神韵,散发着英雄主义的精神,真可谓 “前 无 古 人,后无来者 ”,被誉为 “天下画马第 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