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问答,全面了解维生素D
维生素D是目前的热门营养补充剂之一,深受部分消费者及药店人推崇。市面上常见的维生素D制剂包括维生素D3滴剂、维生素AD滴剂以及含钙和维生素D的复方制剂,可迎合绝大多数人群的需求。但大多数人对于维生素D依然存在着诸多疑问,如维生素D能不能一直吃?一直吃会不会中毒......,为了解答大家的疑惑,今天我们就来通过问答的形式,带大家更深一步的了解维生素D。
Q
维生素D到底是个啥?
维生素D是一种营养素,是脂溶性维生素,同时也是一种类固醇激素,1,25-二羟基维生素D是其在体内活性形式,主要包括维生素D2及维生素D3,是人体生长发育及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
Q
维生素D有哪些作用?
①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保持肌力,促进骨骼矿化,预防和治疗佝偻病、骨质疏松症。(最主要的功能)
②促进小肠对磷的吸收,治疗慢性低磷血症。
③调节免疫功能,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风险,抑制多种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和发展。
④延伸作用:维生素D能保护胰岛β细胞、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糖尿病风险;降低肿瘤风险;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Q
选择维生素D时,D2好还是D3好?
推荐维生素D3。
常见的维生素D包括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这两者本质上区别不大。其中维生素D2主要来源于(真菌)植物,而维生素D3主要来源于动物(人体可通过晒太阳自身合成),两者结构相似,但维生素D3生物利用度更高,血浆半衰期长于维生素D2,效力较D2更强,在调控骨钙代谢当面,D3的活性是D2的2-4倍。因此两者相比更推荐维生素D3。
Q
小儿应该补充维生素D,还是AD一起补?
肯定一起补。
以往认为婴幼儿不需要每天都进行维生素A的补充,但在2020版的《中国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D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明确指出0-3岁的婴幼儿,从出生后,每天都应补充维生素A 1500~2000单位,维生素A具有促进视力的发育、维持上皮细胞完成性、促进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维持和促进免疫功能、影响造血功能等多方面功能,所以0-3岁小儿一定要A/D一起补。
Q
长期补充维生素D或维生素AD制剂,会造成维生素D过量中毒吗?
很多顾客在阅读维生素D滴剂或者维生素AD滴剂的说明书时候,常常会发出这样的疑问:“这些维生素都是药,是药就有三分毒,怎么能长期给吃,而且说明书的【不良反应】明确写出'长期或过量服用,可产生慢性中毒,早期表现为骨关节疼 痛、肿胀、皮肤瘙痒、口唇干裂、发热、头痛、呕吐、便秘、腹泻恶心等。”
实际上,维生素D长期大量服用确实会中毒,但这个量是多少呢?根据《中国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D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我们可以得到第一个关于维生素D的中毒剂量:“婴幼儿每天摄入2-5 万U,连续数周或数月;或每日2000 U/kg,连续1-3 个月。”
第二个关于维生素D的中毒剂量则来源于《维生素D与成年人骨骼健康应用指南(2014年简化版)》,其中提到:“补充维生素 D 低于 10000 IU/日,常不导致中毒;而剂量等于或高于 50000 IU/日,持续数周或数月常导致中毒,包括高血钙症”;“成年人和11 岁以上儿童摄入维生素 D 上限 4000 IU/日(100μg/日)是安全的”。
一般的维生素AD滴剂和维生素D3滴剂的标准剂量,每天服用的剂量在400-800 IU之间,这一剂量是不会造成维生素D中毒的,而且可以小儿可以一直补充到3岁,骨质疏松的的中老年人群可配合钙剂长期补充。
Q
骨质疏松高发人群补充了钙和维生素D的复方制剂,还需要单独补充维生素D吗?
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中提到,成人每天推荐的维D摄入量是400 IU,65岁以上老人及维生素D吸收障碍者,推荐每天补充600 IU,可耐受的最高维D摄入量是2000 IU/天,而维生素D用于骨质疏松的防治时,每天的摄入量可达到800-1200 IU/天。
在参考市面上常见的药物型碳酸钙D3咀嚼片【汉维】、碳酸钙D3片(II)【朗迪】、 碳酸钙D3片【钙尔奇】等的说明书时,我们发现它们所含的D3剂量分别为200 IU、200IU、125IU,均低于骨质疏松高发人群所需要的维D含量。
因此,综合以上两点,我们认为,对于骨质疏松人群,在服用碳酸钙D3制剂的基础之上,加服维生素D。
参考文献:
[1]卢金淼, 李智平. 补充维生素D2与维生素D3的应用评价[J]. 世界临床药物, 2013, 034(009):566-570.
[2]张晓玲. 维生素D2与维生素D3治疗佝偻病的临床疗效比较[J]. 吉林医学, 2012, 33(029):6335-6335.
[3]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中国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D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1.29(1):131-138.
[4]廖祥鹏, 张增利, 张红红,等. 维生素D与成年人骨骼健康应用指南(2014年 简化版)[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4(6):1011-1030.
[5]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J].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7(5).
本文为中国药店原创/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