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的杰出书法家沈荃,行书真迹书作欣赏,纵逸丰姿神采秀雅
前言:
声明:本文由清雅阁原创发布,图文版权归清雅阁所有;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致 谢!
书协本就是软笔的机构,没必要拉着别人比硬笔。多数真的只是不愿意去练而已。反而是硬笔临古,想有所发展的都会去接触并学习软笔。从零开始临古帖,对于初学者确实是“从入门到入坟”。我认为对初学者来说,更重要还是要培养兴趣,到了一定程度慢慢就会有一定分辨能力,但是不希望他们一开始就被带偏了,这也是我这篇回答的初衷。当然在大多数人的眼里,所谓“硬笔书法”只是某些有实用性有夸张表现力的江湖体,和我眼中的“书法”大相径庭。因为有实用性有表现力并不等于艺术。在这方面我和他们的理解并不是一个次元的。但其实每个人都是井底之蛙,因为总有比你更高维度的人。如果从实用角度来说学江湖体未尝不可,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自己开心,管别人怎么说怎么想呢?但不要愚蠢地把它认为是真正的书法就好了
明末清初的杰出书法家沈荃行书真迹书作欣赏:
书者介绍:
沈荃(1624~1684),字贞蕤,号绎堂,别号充斋,华亭(今上海松江)人。顺治九年探花,授编修,累官至翰林院侍读学士、礼部侍郎,卒谥文恪。学行纯洁,书法尤有名。他工书法,宗法米芾、董其昌,是康熙年间最重要的书法家之一。
沈荃存世的书法墨迹较多,楷、行、草书都有,以楷、行书最多。他的楷书,如《录陆平原燕居课轴》,虽为楷书,结字却以宽侧中求平正为主要特点,且行距颇疏,笔法温润,是从童书中继承、演化而来。他的行书,大体如楷书的行化,或参以米书纵逸丰姿的特点。草书作品如《临自叙帖轴》,虽说是临怀素草法,其实仍是董其昌小行草书的典型面貌,很难看出有《自叙帖》的草法。自董其昌之后,一些临帖作品不过是录书其文字,以作为一时的创作契机,并非认真对待其临习的似与不似。这点,沈荃也在仿效董其昌。虽然如此,沈荃的书法也只是貌似董书,因为他的书法过于温厚圆钝,虽可称之为秀雅,但却缺少董书的空灵生气。他的书法能成为宫廷御用书法,成为适应科举制度的干禄书体,必然是只注重形体表现,而缺乏神采的。即便是善书的康熙皇帝,也未能脱此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