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张良,60岁才出山,提出一谋略却奠定了明朝江山!
谈及朱元璋的谋士,最广为人知的是刘伯温和李善长,认为刘伯温长于谋略,李善长长于内政,这两人珠帘合璧,犹如汉初的张良与萧何,辅佐朱元璋打下了大明江山。其实,李善长的确犹如朱元璋的萧何,但刘伯温却未必是朱元璋的张良,因为朱元璋的张良另有其人,提出的九个字成为明朝立国之基。
这个人叫朱升,一个鲜为人知的老头,朱元璋的张良,老朱评价他是“国朝谋略无双士,翰林文章第一家”。
朱升(1299-1370年),字允升,安徽休宁(今休宁县陈霞乡回溪村)人,元末明初的军事家、文学家,明代开国谋臣,官至翰林学士。
此君是一古今罕见的奇人,他奇在两个地方。
24岁时,朱升采访民间的好人好事、千古传说,编写了第一本充满正能量的专著《墨庄率意录》。26岁时,将自己观察、研究的星象变化、占卜的方术,整理成《星卦提纲》一书。35岁时,将为亲朋好友看风水的实践经验写成《龙穴阴阳之诀》一书。39岁时,将战国各国刑书、老师李悝编就的《德经》,考证之后辑订为《刑统赋解》一书。总之,此君没写过什么儒学专著,而是剑走偏锋,专门写一些奇奇怪怪的书,属于当时文人中的“非主流”,学问比较另类,也非常杂。
1341年,43岁的朱升登乡贡进士,终于有了做官的资格。1345年,47岁的朱升做官了,被授予池州路学正,但此时朱升却一点都不激动,一直拖到1352年才去上任,此时他都54岁了。干了三年,就把朝廷给炒掉了,辞职回家教书,做了一枚“孩子王”。
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朱升离开元朝这一艘破船是对的,因为当时红巾军如火如荼,天下风云激荡。
不过,朱升辞职回乡,还真不是看不起朝廷,想要与元廷早点切割,而是此人真的太淡泊,一点官瘾都没有。1357年,朱元璋一路攻城掠地,重兵包围徽州府城,为了徽州百姓生死,朱升挺身而出,劝说守城元帅福童开城归降,然后......又回去教书了,耳听天下乱纷纷,他坐在城楼观风景。
1358年,朱元璋攻打江西婺源,这是全国三大风水宝地之一,但风水保佑了元廷守将,朱元璋久攻不下。三军总管、大将邓愈告诉朱元璋,此地有一奇人,堪比诸葛亮,名字叫朱升,于是朱元璋就亲顾茅庐访问大计。此时,朱升60岁,货真价实的一老头。
历史上诸葛亮死劲折腾刘备,让刘备三顾茅庐才见其人,得隆中对大战略,而朱升没诸葛亮那么傲气,随即给了朱元璋九个大字,即我们熟知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以我们事后诸葛亮的眼光来看,当时元廷还有很强实力,而天下风云激荡,陈友谅、张士诚、明玉珍等纷纷起兵,想要在众多势力中脱颖而出,除了“缓称王”的忍字当头之外,就是高筑墙、广积粮的积累实力。
当时,谁先称王朝廷打谁,都称王了还了得,野心膨胀到一眼可见扑面而来,太飘了,肯定要打下去,于是其他势力与朝廷都被大大削弱。在龙凤十年之前,朱元璋称吴国公,直至打败陈友谅后,才改称吴王,就是采纳了朱升的建议。于是乎,朱元璋不称王,元廷一个不注意,等朱元璋称王时,已经不是尾大不掉了,而是能要朝廷老命了。
对于这九个字,毛泽东赞为“九字国策定江山”。
除了九字国策之外,在朱元璋与陈友谅、张士诚的争霸中,朱升在军事上也提供了大量的谋略,为消灭元朝,统一中原,建立明王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368年,明朝建立后,制诰文字、皇室礼乐制度及各种诏令大多由朱升执笔,可见此君文笔非常棒,所以朱元璋赞为“国朝谋略无双士,翰林文章第一家”。1369年,明朝建立的第二年,为朱元璋工作11年的朱升,不顾朱元璋多次挽留,执意告老还乡辞官隐居。明朝建立的第三年,朱升去世。
纵观朱升一生,可以看到他是一个淡泊之人,一个品性高洁的奇人,且所行谋略皆阳谋,与刘伯温相比少了一些广为流传的神神叨叨的传说,却也因此名声不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