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风寒 || 石滩南湖村:此君一出天下暖

从宝溪裴家出来,回到昔日丰乐线上,道路东边便是南湖村了。但见平野之上新居拔地而起,村路纵深处,旧居夹杂,一步一步青石巷、进进出出老院落,时光渐渐慢下来。门扉轻掩,不知尘封多少岁月沧桑,檐下老水车,壁屋葫芦挂,雕花木窗棂,仿佛回到缱绻久远的童年梦境。犬吠声声,雨丝飘落,视线渐渐打湿模糊……

南湖姓熊,距石滩街约两公里,本从附近田垛村迁来,二百多户,一千多人口,稻田六百多亩,山林面积却有两千多亩。村居典型的坐北朝南,南面二塘取名南塘。后听地仙说塘格局小,遂改为南湖,这一来颇像把南京叫作“金陵”,平添古典诗意。事实上,村子前场,龙头山横亘在望,盈盈水波齐岸,哪是冬日山寒水瘦景象?湖里一丛水杨柳伴着不知名杂树静静伫立中央,霎那间便定格一幅烟雨水墨图。涟漪一圈圈地荡远,冬雨密密斜织,老妪撑伞提篮而归,红衣女孩从巷里冲出来,惊诧地看着不速之客又如闪电逃离。这寂静村庄将扑朔迷离的历史陈迹裹进胸膛,连同欢喜与悲伤。西头是向北八字门楼,残垣断墙露出里面坚实的榫卯结构,中间是酬庸福地,东头是熊氏宗祠,整个连成s形。老屋老了,人们多半搬离,改住后面新居,只有老人厮守朝朝暮暮。

溯源追寻,熊氏始太祖熊琳原本居住在鄱阳,因为破王仙芝、黄巢有功,封为汾阳候,镇守豫章,于是家安豫章沟上杏花村,也就位于上蓝寺前。五传后至熊建,入赘丰城井冈(秀市镇新街)陈舜臣女儿,安家在井岗,生下熊叨与熊广。熊叨生下六延,延福住秀市井岗与善坑;延祚住石湖;延祕提兵入闽,家建于宁郭门;延祜分南岗;延禧徏居夏阳城上;而南湖祖上熊延昇原名延礼,排行老四,始居拿冈,后来又迁回鄱阳,六世后至熊驲,迁居丰城邑郛,所以熊延昇被尊为一世祖。到熊煜时有二子,其孙熊发居礼堂,另湖山及梅花井;又一孙熊纯有三子,则分居南湖、孙埠、田垛。至今田垛村东尚有六熊祠,就是附近田垛,南湖,礼堂,巷口,衬山,巷山六个熊氏村庄共有。年年冬至,年年祭祀。

从鄱阳到豫章,从邑郛到田垛分六熊,熊氏子民像水稻一样分蘖,遍布四方。一方面守着家园生生不息,一方面奔向远方寻求发展新机遇。

村中尚有一幢保存相对完整的清代民居,是熊碧臣建的。四进,原附花园竹林,石牛石马镇宅装饰,左侧有马厩,右侧两个八字大门,清水墙体,结构坚固,门栓直接插进石洞,往里一梭万夫莫入,连后门也是石质门托,简单严实。前房是后面整个屋架檩子搬移过来的,梁密,柱底饰花托,无雕不成屋,斯刻以为美。透过木色灰,依然感受到榫卯结构的精巧,间壁黑白壁画工整精致,时光荏苒,岁月抹不去匠心的细密渗透。一笔一画一雕一琢,人们将勤劳筑进安身之所,历历如现,整个房子面积有五百多平,据说光门楼就做了一年,“慢工出细活”所谓也。

熊碧臣商贾致富俭朴如初,晚年更是疏食长斋。其人年少随父外出,在贵州铜仁经商,父亲初为裁缝,每日提篮走街串巷,叫着:“补衣裳啰,补衣裳么?”小碧臣看着父亲辛苦奔波,不忍不甘,遂在铜仁开始经营布店、卖铜油,诚信以待渐积资产,在铜仁东门与万寿宫旁,建起两栋规模一样的商行。当时附近村庄如宝溪裴、田垛熊、前坊杨等多有互相带携出去经商,并落籍于彼地。熊碧臣有两个儿子,大儿子熊谟鸿参加六路军,欲带兵守护父亲买下的一座朱砂矿山(贵州铜仁有朱砂古镇),可惜三十三岁天不假年病逝。抗日战争爆发时,熊碧臣携家眷乱世归故里,与当时剑声中学教务主任及地方士绅颇为交好,亦在老家建起别墅民居,直到1947年去逝。

步于中庭,昔日大户已分为众,麻石铺地,虽说两旁破败坍塌花雕被盗,但院中铁树苍苍,一棵枣树叶已落尽,却凛凛兀立寒风。前房初是分给熊碧如小儿的,年沉月久无人照拂已变空寂。此间熊碧如孙子熊北泉一家始终住着,屋檐上长长的水车横空而架,农耕时代逐日远去,生产工具自然束之高阁。雕梁精美,门壁雕花图案,福禄寿禧,左右对称有六扇,木灰色里积满了悠远的旧时光。相向开门,向右依然是八字大门。熊碧臣的孙儿熊北泉年事已高,后辈们守着不敢远离,老屋直如落魄书生,清冷而傲然,无奈又徒然。

像所有富而思贵者一样,门楼上刻着“大夫第”,希望子孙后代走上仕宦之途。如今熊北泉有九旬多,往事念及尤自伤感。老人生于1928年,解放前念过四年丰城简易师范,1947年毕业,可算是当时唯一的先生。在蕉坑那边也教过几年书,后因家庭成份及运动,身遭无妄之灾,解放后便在乡间隐然度日,于今耳背重听,依然对墙上对联倒背如流,上联:玉路能由君子风和常入室;下联:泰山甚广长庚星朗照光明。此乃嵌名联,爷爷熊碧臣字玉泰,“秀才云林胡子写的。”老人拄拐行动不便,记忆却格外清晰。

他的哥哥熊镇泉鸿声中学高中毕业,后随村人熊辕培一起到赣州去。熊辕培生于1919年,与蒋经国是同学,其时为赣州地区专员,蒋经国入台后,他留在南康为副县长。民国二十七年三月(1938年4月),改联保制为乡、保、甲制。石滩乡首任乡长熊飞亦是南湖人,所以说民国时期南湖可算风物鼎胜。

当然,南湖村传说最多的话题是民国总理熊希龄。熊希龄,字秉三,生于1870年7月23日。21岁中举人,24岁中进士。称为“凤凰神童”,凤凰有其故居。他的父亲在沱江,祖父在沅江,三代从戎,与南湖的渊源是祖籍所在。南湖有敬房、祥房、义房、诚房等四房,熊希龄属敬房后裔。南湖村西南方向与礼家堂靠背山中间,有座骆驼蔸磨山,早先山上孤茔上百年无人祭祀,但口耳相传都说是他家祖上的,因为远徏湖南无人照管。1968年开荒后墓毁,种上油菜、花生,而今薯叶青青谁念及?人生不过百年光景,百驹过隙,斯人远矣。

村中老人说,南湖村真正与熊希龄会过面的两人是国民党时期石滩乡首任乡长熊飞,与后任丰城县党部秘书的熊翰,时间大约是1937年,只是熊希龄诸事繁多,托与女儿联系,其后不久积劳成疾去逝,女儿转去香港便失去音讯。风雨沧桑时代瞬息万变,但南京国民政府对他作了高度评价,去逝举于国葬之礼。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和慈善家,也是杰出爱国主义者。尤其是晚年,致力于慈善和教育事业。1920年,创办香山慈幼院,曾担任过世界红十字会中华总会会长。倾尽一生积蓄,为慈幼教育“裸捐”,可谓是近代中国历史“裸捐”第一人。先生早年名言:“此君一出天下暖”,当是政治抱负表白,更是献身慈善的人生写照。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美丽的南湖从村前到村后,民居时代感泾渭分明,徐兆泰曾赋诗:“龙山钟秀异,洒落在南湖。处处皆潮拱,森森悉翠扶……”一方水土一方人,谁不爱这生养的故土,即便它遭受异族蹂躏时,人们也毫不妥协。1944年日本鬼子窜扰时,一班人经过西南山,中有一人背着机枪大摇大摆径入村落,村民熊生胜体格剽悍,见状箍住小鬼子,熊家田缴下其枪将其击毙。不料枪声惊动日本人,遭来疯狂报复,一下烧掉村中后边四十多座民房……虽说创痛早已过去,但忘记历史等于背叛,勤劳的南湖人们无论走向何方,都铭记而自强不息,坚韧顽强!

资料参考:《熊氏重修族谱一南湖诚房支》

感谢熊国云、熊旭军等先生帮助指导

(0)

相关推荐

  • 普宁村名大全

    作为时下中国人口最多的县市,普宁拥有以下几个中国之最. 中国最大的陈姓同宗聚集地--桥柱地域 中国最大的方姓同宗聚集地域--洪阳(东.南.西门及水龙寨四管区) 中国人口最多的村庄--大长陇 中国十个人 ...

  • 晓风寒 || 石滩礼堂村:崇教尚贤礼乐村

    一自休官下禁台,儿孙笑迓白头回. 老从林下惟安分,懒向林前叹可哀. 得一日闲闲一日,遇三杯饮饮三杯. 几番漫把酒怀遣,独立梅边待月来. 诸君读罢这首<偶咏>归园田居诗,作者是熊念菴,南宋时 ...

  • 晓风寒 || 石滩大塘毛家:宪台风烈毛青天

    国庆小长假出南门,沿丰抚路经过石滩镇,约摸二十来分钟路程,到凉山坝一带右拐进大塘毛家.叫人惊异的是不过几百米之遥,喧嚣与宁静就奇妙间隔,古意与现代昂然相对.村前菜地上兀然一座高架桥铺起昌宁高速路,无数 ...

  • 晓风寒 || 石滩社里史家:名宦乡贤世家

    与其他村落相比,社里史家只是赣抚平原上一个普普通通的江南小村,但是石滩乡间有句俗话:"大塘毛家毛青天,社里史家死要钱",很是令人寻味."毛青天"是指石滩大塘毛家 ...

  • 晓风寒 || 石滩蛟塘东岗湾:莱芜遗风传忠孝

    夏至已过,进入溽暑,来到石滩蛟塘村东岗湾,但见阡陌交通,绿野明净.人家屋旁晒着几坛艾草,阳光下艾香隐隐飘散. 村子曾姓,有六百多年历史,迁居祖为曾涓,是丰城始祖曾忄奭 的十一世孙,从张巷邹坊迁来.曾忄 ...

  • 晓风寒 || 石滩港塘朱家:名理统宗延后绪

    白露已过,天高地迥.从石滩镇金廓罗家牌楼向东沿着清丰河顺流而下三四里,河景敞开,碧水倒映青天,间或长桥卧波,鸥鹭翩然,沙洲起起落落,黄牛悠然摆尾,偶尔渔人出没.河堤线外绿野已渐渐染黄着金,秋风拂过,稻 ...

  • 文旅文苑 | 晓风寒:丽村曲

    鼻翼飘香.恍惚之间,不知道是眼前景象如梦,还是思绪真的迷失.脚步高高低低,一步三摇,觥筹交错中.1170年的风尘古道上,朱熹一袭长袍仆仆行来.山川有幸,牵动他的诗情:"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 ...

  • 晓风寒 || 淘沙邓家村:武略将军传忠义

    小暑在即,车子疾行在丘陵地带中,纵是满目绿意,窗外的风也平添一份热气.正是稻粒灌浆饱黄,稻穗逐日翻黄时,大地沉浸在隐秘的喜悦和等待中,而勤劳的山里人是舍不得荒芜任何一块庄稼的,一份汗水就是一份希冀一份 ...

  • 晓风寒 || 淘沙儒源村:在那遥远的小山村

    阳光下天空醉蓝,白云飘荡,丘陵微微,连绵逶迤,山路若飘带一样在一波一浪绿色中迂回,叫人疑心春姑娘从未曾离去,反而夏日愈发丰姿秀盈.耳畔似乎传来悠远歌声:在那遥远的小山村,小呀小山村,我那亲爱的妈妈已白 ...

  • 晓风寒 || 秀市雷坊村:工部尚书雷礼

    秀市是个山镇,自然景观秀美,人文底蕴深厚,可谓文献名区,人才渊薮.源远流长的秀水河养育了两岸人民,含英咀华.丰城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县令雷焕(约241-303),致仕后隐居秀市境内始丰山下仙人观,指点后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