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丨飞花令——残

今天我们来认识【残 cán】这个字。

【字形演变】

“戔”是“殘”的本字。戔,甲骨文

(戈,战争武器)

(戈,战争武器),表示武力相向,残酷拼杀。篆文

将甲骨文字形中的

写成

。当“戔”成为单纯字件后,篆文

再加“歹”

(死)另造“殘”代替:

(歹,“死”)

(戔,双戈相撕杀),表示武力拼杀,置对方于死地。

【书法名家】

【字词释义】

〈动〉

  1. (形声。从歹( è),戋( jiān)声。从“歹”表示与死亡有关。本义:伤害)

    昔智伯瑶残 范中行。——《战国策·秦策》。注:“灭也。”

    废为残贼。——《诗·大雅·民劳》

    则汝残矣。——《战国策·齐策》。注:“坏也。”

  2. 毁坏;破坏

    家室立残,亲戚不免于刑戮。——《荀子·荣辱》

  3. 凋谢

    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形〉

  1. 凶恶;狠毒

    故不疑为吏,严而不残。——《汉书·隽不疑传》

  2. 残缺,残废

    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忧。——司马迁《报任安书》

  3. 剩余;残余,残存

    故纯朴不残,孰为牺尊?——《庄子·马蹄》

【字的故事】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译文
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柔和地铺在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看上去好似鲜红色的,而绿波却又在红色上面滚动。九月初三这个夜晚多么可爱啊,岸边草茎树叶上的露珠像稀少的珍珠一样,而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张精巧的弯弓。
解读
此诗大约是长庆二年(822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作者离开朝廷后心情轻松畅快,因作此诗。
诗人选取了红日西沉到新月东升这一段时间里的两组景物进行描写,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飞花令的由来

“飞花令”究竟是什么?

飞花令,原本是古人行酒令时的一个文字游戏,源自古人的诗词之趣,得名于唐代诗人韩翃《寒食》中的名句'春城无处不飞花'。行飞花令时可选用诗词曲中的句子,但选择的句子一般不超过七个字。

酒令是中华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筵席上是助兴取乐的饮酒游戏,萌生于儒家的'礼',最早诞生于周。饮酒行令既是古人好客传统的表现,又是他们饮酒艺术与聪明才智的结晶。

现代版“飞花令”,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说出含有规定关键字的诗句即可。无论古今,“飞花令”不仅需要反应力,还需要强大的记忆力和诗词储备作支撑。

重新认识你熟悉不过的字,定会有新的感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