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帝陵---庄陵
春秋晚期开始诸侯国君的墓已明确开始称为“陵”,并规定,“民不得称陵”。那么作为当时最高领导人的皇帝陵墓其历史文化价值,就远不止于地下部分。它的地面部分,包括:陵址的位置风水、陵墓与环境的关系、陵园的平面布局和各种附属建筑物及下宫神道,石像生的雕刻摆放以及装饰等等,无不出自当时的能工巨匠、大师等顶尖人物之手,无不达到当时最完美的境界,可以说都是当时代最伟大的作品。
唐朝在历史上开建以山为陵的先河,建设规模宏大,而整个陵园建设又是仿照唐长安城规模建造,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帝陵都是一样的那?经过一千多年的历史,所有地表建筑全部毁坏,极少数陵墙现在还有保存,能够保留到现在的石刻还不到一半,其中不乏精品之作,现在还有多少能够看见,今天我开始系统的对唐陵做以总结,本文所记载的情况基本都是我自己以眼睛看见为准,埋入地下的石刻不在记录之内,至于地下本分,我一个普通人也是没有办法知道的。只能等待考古部门发布。
唐敬宗李湛这个倒霉蛋一辈子没有做好事,当了2年的皇帝,被宦官勒死也才18岁,刚明白事情就死翘翘了,死后葬庄陵,是唐朝第13位皇帝,按理说当时虽然唐朝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但是也还没有穷的修不起个墓吧,他的前任皇帝和后任皇帝都是山陵,就他给修了个封土陵,应该还是在位时间短,根基浅,就这样草草的埋了。目前的庄陵在陕西几座唐朝封土墓帝wang陵中算是保存比较好的一个了。
南门(朱雀)
鹊台;庄陵鹊台目前仅存东鹊台,保存完好,高在5米以上,夯土明显,西鹊台以平,原遗址上盖有简易房屋。在鹊台前原应该还有其他建筑。目前鹊台下50米的地方有明显的夯土台基。
乳台;东乳台现在还存有1米多一个小土堆,小的可怜,西乳台早平,现原址上立1号界桩。
神道及石刻;神道早变耕地,两侧共有石刻,构件合计10件。(待考?)
阙门;双阙均平。
番臣石刻;据考古报告说在西侧挖出番臣6尊。(待考?)
门狮;双狮保存完好。
石碑;毕沅碑一方,文保碑,界桩多方。
下宫;下宫位置在五泉西村以西。因为平整土地,遗物,砖瓦不多,下宫位置和鹊台位置基本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现在在下宫遗址还有几个石制构件,扔于草丛之中,当地村妇见我观看,问我收购不收购,看样子并没有登记在册,文管部门应该早点下手,进行保护或者埋于地下为要。
玄宫;未开挖,具体情况待考?
北门(玄武)
阙台;东阙台保存较好,高在5米以上,西阙台以平。
仗马;全部被毁(待考)?
门狮;东狮被毁,西狮保存完好,并且雕刻技法,石刻大小较南门为过。
西门(白虎)
阙门;双阙以平。
门狮;双狮均存,庄陵西门南狮保存完整,北狮狮嘴被砸,狮底座因为挖地,已经形成一个大坑,坑边沿上面的狮子已经岌岌可危的站在半个坑的边沿,随时都会掉下去。
东门(青龙)
阙门;双阙保存完整,都在耕地之中,估计承包土地的家伙不爱劳动,总算保存至今,高在2米以上。
门狮;双狮均存,其中南狮大部埋入地下,北狮一大半存入地面。保存基本良好。
角阙
东南角阙,今存,破坏严重,已经高不过1米多,修在路边。
西南角阙,以平,就在村子街道边,目前立有3号界桩。
东北角阙,保存相当完整,是我目前看见外形形状最完整的一个,90度转角明显,是研究唐陵角阙难得的珍贵资料。
西北角阙,以平,在角阙西边不远处有大量的石制构件埋在路边的土里或者地里,
陵墙;庄陵陵墙基本全部破坏,目前就在东南角以西保存有大概50米长一点,保存还算完整,上面有大量的酸枣树,是保护该陵墙的主要功臣。
其他;庄陵早期在下宫以东附近有庙宇,目前就一小庙。小庙就建在下宫夯土台基之上,台基夯土明显,砖瓦片地,但是在庙后有大树一颗,树龄应该在千年左右时间了。大树因时间久远已空心,弯腰驼背,难得一见,树身需要三人方可合围,树龄应该就是修陵时期种下的树木。刊称大唐陵墓第一树。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