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把自己的健康交给医院?学会养生,你一样可以健康长寿
第一部分
21世纪健康新标准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
当我们真正学会并懂得更好地照顾自己的健康,使身体这部机器总是处于正常、良好的运转状态之中,那么,你就是自己最好的医生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照顾自己的健康呢?
健康的钥匙在自己手中
有病上医院,有病看大夫,把自己健康的希望寄托在医生身上,大错特错。
我们现在有个大误区,什么误区呢?有病上医院,有病看大夫,把自己健康的希望寄托在医生身上,大错特错。医生有用吗?有用,可以帮助你,不过很有限,只占8%左右。美国一个心脏病专家说得好,一个病人,当你得病来找医生的时候,医生能给你的帮助很有限,而且任何医生的帮助都不能使病人恢复到得病以前的状态。因此好的医生是让人不得病的医生。
如果60岁以前一身是病,糖尿病、冠心病、半身不遂、癌症,那你一辈子就会痛苦。最近美国有个研究,发现善于养生的人,基本上没有各种病,也没有什么致病因素,这个人老年以后发病的医药费用是不善于养生的人的1/4、1/3。所谓不善于养生,就是经常讲的亚健康啊、脂肪肝啊、高血脂啊这些。实际上一个人要想百岁健康,核心是60岁以前没有病。
人们常说:“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別没钱。”“不怕挣得少,就怕走得早。”说的都是一个意思: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健康是幸福第一法宝。
健康不是医学问题,是人文问题,社会问题。
治病不如不病
我们做医生的不能让人不死,但可以让人不早死,自然凋亡。
20世纪,医学更多地关注医疗,21世纪,将更多地关注预防;20世纪,人们更多地追求治病,21世纪,人们更多地追求健康。因为治病是下游,健康是上游。从下游走向上游,是当今时代的呼唤,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
医学的第一目的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
我们做医生的不能让人不死,但可以让人不早死,让人自然凋亡。
美国一个专家讲得好,任何高科技都不能使人恢复到得病前的状态。有人患脑溢血,高科技开颅,打开一个洞,加上激光吸血,人倒救活了,你还是半身不遂。有人得心肌梗死,行,溶栓药打一针,O.1克1.5万,放支架花了20万,活是活了,心肌还是坏死,还不如不得病。所以美国专家讲得好,好的医生是让人不得病的医生。
健康需要教育
北京仅对其中9700多名高血压患者的教育管理,一年就节约医疗费100多万元,使其治疗率提高到90%,血压控制良好率达58%。
在这里重要的问题是教育。教育人们掌握健康生活方式的意义和作用极大。如上海市对一组250例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进行了两年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指导,使心脑血管疾病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下降了20%与18%。
北京曾实施了一个健康促进项目,对7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进行干预,对居民的行为危险因素进行逐月监测和教育,包括吸烟、酗酒、不合理膳食、久坐、缺乏体育锻炼和身体超重等,范围达2284个居委会、330万人口。仅对其中9700多名高血压患者的教育管理,一年就节约医疗费100多万元,使其治疗率提高到90%,血压控制良好率达58%。如果全市200万高血压患者都能受到这种教育指导,预计每年可减少医疗费支出2亿多元。
俄罗斯在这方面的重视程度可以借鉴。俄教育部长弗拉基米尔.菲利波尔称,为了加强素质教育,俄教育部最近制定了《在俄教育体系中加强德育的计划》,作为加强德育的重要措施之一,将在俄罗斯学校中开展“健康生活方式”教育。俄罗斯的调查认为,一个人的生活只有15%取决于医学和药物,85%取决于人的生活方式。近30年来,俄罗斯普通学校负担过重,学生身体素质下降,中学毕业生只有15%是健康的,85%患有各种慢性病。由于负担过重和体质下降,中小学教育的水平也有所下降。为配合开展健康生活方式教育,俄罗斯将中小学每周两小时体育课增加到每天一小时,而且周六和周曰不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进行锻炼或者其他娱乐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