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内陆文化与海洋文化
思想者札记——关于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期望与大家思想碰撞、心灵互动。每周一、三、五晚上20点发布三篇原创文章,欢迎投稿,敬请阅读、分享
世界上不同的文化体系中,最具典型意义、最具有影响力的应该是发源于亚欧大陆两端的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
西方文化源于希伯来、希腊和罗马,历经中世纪基督教的千年熏染,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基本定型,到启蒙运动和工业化时代发展成熟。
它以人文主义为出发点,以理性和科学为核心,重视个人发展,重视“物我二分”,重视民主法制,具有冒险进取精神、个人奋斗、扩展征服、功利价值和金钱崇拜等特点。
中国文化则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几千年发展不间断的文化。它以人伦为出发点,以礼仪为核心,重视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强调人际伦理,重视“天人合一”,强调人与大自然和平相处,具有中庸和谐、宽厚容纳、顺乎天然、集体主义、天下大同等特点。
有人说,中华文化是内陆文化,西方文化是海洋文化,不无道理。因为中西方文化产生的根源在于中国和欧洲不同的地理和生存环境。
中国大陆结构完整,广袤多态的地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连成片,适宜农业的气候土壤,形成了中国以家族为单位的农耕文化,整个家族生活在一起,在一个家庭中长辈最该受尊重,似乎是不言而喻的事情,宗法制导致祖先崇拜。
被高山与大海围成的相对封闭的内陆,给中国人带来了相对稳定的生存环境,这使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把农业文明发展到一定的高度。
而欧洲、尤其是西欧地理结构破碎,有众多半岛和岛屿,阿尔卑斯山还把欧洲南北分隔开。
就拿西方文化源头之一的古希腊来说,几面临海,与其他国家和地区隔海相望。由于这种地理状况,使古希腊海上交通发展很快,水上交通的便利促进了商业文明的发展和人口的迁徙、流动,同时古希腊的城邦制使民主政治应运而生并逐渐发展起来。
欧洲人生存环境恶劣,土地贫瘠,为了生存,就必须征服大海,征服自然。这造成了西方文化航海、经商的特点最为突出,同时具有殖民以及海盗的传统。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主要是环地中海,以后扩展到大西洋沿岸、环大西洋,16世纪后殖民地几乎遍布全球。
欧洲的地理环境、气候促成的流动性的文化,促使西方人的家庭观念相对薄弱,促使他们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价值观念发展得非常的充分。这种自由主义得力于也有利于商业的发展,这也就是西方商业之所以很发达的一个原因之一。
欧洲的地理结构的支离破碎必然导致人口分散、权力分散、多中心,并形成多个中小国家,其航海经商及殖民文化特点突出则易于导致权力及政治结构不稳定。
而中国的地理结构完整易于导致人口集中,人口集中又易于导致权力集中,内陆文化易于导致中央集权制高度稳定和长期延续,平原面积大必然会形成大国。
中国相对稳定的内陆环境,形成了以中庸和谐的儒家为主、兼有诸子百家各学派的文化。这种传统文化的特点之一是强调整体的定性思维方式,这与西方文化强调个体局部的实证思维方式大不一样。
儒家哲学体系里强调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先是修身第一位,也就是讲究道德文化;而欧洲不稳定的环境,导致西方的哲学思想的物我二分,就分别形成了中西文化侧重整体思维或个体思维的差异。
中国人的行为受“性善论”的“正向思维”的引导,产生的是“礼制”;西方人的行为受“性恶论”的“负向思维”的引导,产生的是“法制”。
西方基督教传统浓厚,基督教的势力强大,在中世纪教权和皇权并列,基督教有原罪观念,人生而有罪,要向上帝赎罪才能进入天堂,而中国自古没有这种罪,但不敬祖先和犯上作乱在中国则是罪。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内陆与海洋,不同的地理和生存环境孕育出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