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猫原创】傅雷再记
我很少为一个不相干的人掉眼泪,还常常冷眼嘲笑那些看起来动人的情感,可为了傅雷一生的坎坷,不知怎么,尽掉了这许多眼泪……
初次感受傅雷是他著名的《傅雷家书》,读后动容不已,心潮翻涌,和《曾国藩家书》里儒家克制隐忍的风格不同,傅雷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其子傅聪深厚而绵密细腻的情感,是其精神导师,是朋友,是肺腑至亲!以至于我常常渴望,渴望生活里也有这样一位精神上的父亲!让我时常彷徨的心安定而有所依持。
第二部是他的译作《约翰.克里斯多夫》,小说行文如此流畅,仿佛翻译家的身体精神俱长在里面,是原著者和小说里主人公的另一个化生,让我产生一种几乎不真实的联想,仿佛傅雷就是约翰克里斯多夫本人,那么热烈真挚的情感喷涌而出,贯穿始终,并对书中的精神——人,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困境,任何不幸,任何状态里都保有一种崇高的,理想化的追求,人一生的情感都应该丰沛,厚重,激昂而心潮激荡。第三部是我最近夜班碎片化睡眠的听本《贝姨》,依旧是傅雷翻译的,是巴尔扎克晚年比较成熟的作品,一如既往的傅雷式翻译风格,讲述世态风情,人性弱点和光辉并存。
我相信一个人的行文分格就是他全部的三观,我从文字里认识傅雷,敬爱他,一个有高尚人格和赤子之心的人才可能翻译出这么伟大的作品,因为那凝聚了他毕生的对人生的认知和态度。
未必一个单纯执拗不讲人情,不知变通的人就不知这世上的世故人心,而是一眼就看穿却仍旧执拗地孤独前行,走自己不为别人理解的路。傅雷就是这样一个铮铮铁骨的知识分子,我从骨子里钦佩赞叹他!故而再看他的生平,我怎能不掉眼泪……
这几个月认识一个新朋友,不嫌弃我孤陋寡闻,和我闲谈翻译的至高境界,今天看到下面这段关于傅雷对翻译的认识也许也能表达我的一点想法,人就是这样和另一个同类项相逢于某个世界吧!摘录一段傅雷的学术思想也许就是对他最好的认同,崇敬和爱戴!——
傅雷关于翻译——
1951年,傅雷在《高老头》的重译本序言中,开宗明义指出:“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各种文学各有特色,各有无可模仿的优点,各有无法补救的缺陷,同时又各有不能侵犯的戒律。像英、法,英、德那样接近的语言,尚且有许多难以互译的地方;中西文字的扦格远过于此,要求传神达意,铢两悉称,自非死抓字典,按照原文句法拼凑堆砌所能济事。”从此,“重神似不重形似”的翻译主张,便引起了翻译学者们的高度重视,深深影响了翻译理论的发展,并在我国文学翻译领域中成为核心理念。
依照傅雷,达到传神的第一步应该是认真仔细领会原文。他指出“任何作品不精读四五遍,决不动手,是为译事基本法门。第一要求将原作连同思想、感情、气氛、情调等化为我有,方能谈到移译”。
谨以小文献给我精神上的父亲——傅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