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温胆汤治杂病的一些体会

温胆汤治疗内科杂病之我见

温胆汤最早见于《千金方》,该书曰:“虚烦不得眠,温胆汤主之”,但时至今日,医家早已突破治失眠一证的记载。而是以该方为基础,加减运用治疗多种疾病,并且均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爱中医订阅号

传统医学经典传承,国医名家资料领取,秘方偏方临床绝活、道家养生智慧分享。
公众号

方名探源

在期刊杂志上,有些医家对温胆汤方名发生质疑,名为温胆,但查阅其中药物、温药不多,凉药不少,统观全方还应说:平和中偏于凉意,实为凉胆。也有人认为温胆汤就是温胆,重用生姜即可。

本人以为此处温字,不应以寒热温凉之温来认识,而是应以“温故知新”的含意理解。也就是应理解为恢复,温胆,即是恢复胆的功能,服用温胆汤,使胆气壮,能决断,不虚烦惊扰而易入眠,所以叫温胆汤。根据何在呢?我们从原书作者孙思邈的学术思想中不难看出端倪。

千金方学术思想探源

温胆汤出自《千金方》作者孙思邈之手。孙氏系道家,崇尚阴阳八卦五行,又是中药鼻祖,被后人誉为药王。中药运用的指导思想不外四气五味,升降浮沉与归经,《内经》云:“胆者中正之官”。要想维持胆的中正功能,就必须阴阳平衡、升降有序,人得了病就破坏了阴阳的平衡,升降的秩序,医生要想治好病人,就必须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使升降有序,正复邪消,恢复胆的功能,就能使胆之中正功能发挥作用。

病案四则

病例一、冯××,男,17岁,609厂工人。

该患者系新工人,因违反操作规程,受到不适当的严厉批评,思想不通,因而精神时常神智错乱,语无伦次,烦躁易怒,头痛闷胀,少寐或寐易惊醒,以致打人毁物,必须专人陪伴护理,观其面红,目起眼眵,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大便数日未解。

此乃痰气郁结化火,上扰心神,以致神识逆乱而发狂之证,当以泻火除痰通便之法,选温胆汤合大承气汤加味:

云茯苓12g,化橘红10g,清半夏10g,炒枳实10g,川厚朴10g,元明粉10g,青礞石12g,粉甘草3g,节菖蒲10g,胆南星10g。

三剂水煎服,三剂后,便通神清,随以原方进退,旬余而愈。

病例二、刘×,女,59岁,家庭妇女。

该患者系病例一之家长,体质肥胖,平素患有高血压病,因孩子精神失常而急恼,孩子病后三日,夜间突然神志昏迷,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失语,面红身热,气粗口臭,痰声漉漉,躁扰不宁,舌苔黄腻,脉弦滑数,大便两日未解。

此人平素体丰痰偏盛而患眩晕,今遇急恼之事,气逆火升挟痰上扰清宫,以致内闭中风昏迷,治法当清热,降逆豁痰开窍,投以温胆汤合大承气汤加味:

云茯苓12g,化橘红10g,清半夏10g,炒枳实10g,淡竹茹10g,生川军15g,川厚朴10g,元明粉9g,粉甘草3g,节菖蒲12g,胆南星10g,郁金12g,双钩藤15g(后下),竹沥水15ml(兑入)。

水煎鼻饲,每日一剂,二剂便通,神清,痰少,仅剩舌强,肢体活动障碍。按中风后遗症治疗。

病例三、陈××,女,38岁,干部。

脑力劳动颇费神思,随至头重,胸闷、不思饮食,初未介意,渐渐头晕目眩,心烦口苦,失眠,次日更觉精神恍惚,舌苔黄腻,脉滑数,小便短赤,脏气不畅。

此思虑过度,致使脾失健运,生痰化热,蒙蔽清窍,上扰心神,以致心烦头晕、失眠,精神恍惚而成不寐证,仍当化痰清热,安神降逆法,选温胆汤合小承气汤加减:

云茯苓15g,化橘红10g,清半夏10g,生甘草3g,炒枳实6g,淡竹茄10g,淡竹叶6g,川厚朴6g,生川军6g(后下),朱远志12g,川黄连6g,血琥珀15g(冲)。

水煎三剂后便通、溲畅,心烦减,而小能入眠。原方进退十余剂后,诸证悉除,睡眠正常。

您的专属导师已上线!无论是解答困惑、疑症咨询、学习中医、领取资料,都可以添加导师微信13922304446,快来找老师聊聊吧!

病例四、张××,女,34岁,干部。

平素心胸狭窄,多疑善嫉,渐次胸闷不舒,引胁作痛,每遇精神刺激而增剧,周身不知所苦,记忆力差,频吐粘痰,大便多日不解,舌质略红,苔黄腻,脉沉弦略滑。

此乃痰气郁结于内,久而化热,障碍气机之郁证,当疏郁化痰,清热安神法,用温胆汤合小承气汤加减:

云茯苓12g,青陈皮各10g,清半夏10g,粉甘草3g,炒枳实6g,川厚朴6g,生川军5g(后下),天竺黄10g,胆南星10g,黄郁金12g,远志10g,制香附10g。

水煎服,服药三剂后胸闷渐舒,大便通畅,原方去川朴,枳实,加养肝疏郁之品白芍、柴胡,再投十剂,兼以语言劝解,郁症渐平。

温胆汤治疗多种疾病机制探讨

以上四则病例,从中医分证,病例一为狂证,病例二为中风,病例三为不寐,病例四为郁证。从现代医学认识它们分属于精神病、脑血管病、神经衰弱与癔病的范围,不论从中医或西医的分析,四个病例均属不同的病证,但是从中医辨证分型认识,又都具备痰气郁结、腑实热盛,造成升降失常上扰心神的病变现象。

所以虽是异病,但因其病因病理相同,故而仍应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以除痰、和胃、安神的温胆汤加清热降逆药为基础方,进行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临床效果。这是对温胆汤加味治疗多种疾病的验证。

人之患病病理过程大致有三种:一曰邪正消长;一曰阴阳失调;一曰升降失常。

以上四则病例,其基本病理以痰火上扰,升降失常为主要病机,阳明腑实也是升降失常的一个现象。我们用清降腑实,即为调整升降失序开路之法,投承气汤一逼一降,升降之机开始调整,随予温胆汤除痰和胃,使人体气化、升降之机转为正常,痰火得降,心神得复,病即向愈。从理论上说,上下升降是人体气化功能的基本形式,因升降失常所致的各种疾病,均可采用异病同治、调整升降失常的方法进行治疗。

有人认为,采用温胆汤,是从痰论治。我个人认为:从痰论治应用温胆汤只是其中一个方面,从温胆汤方药分析,其中包含调整脾胃升降功能的作用,方中半夏,降逆止呕、燥湿祛痰,使气顺痰降;佐以茯苓,健脾利湿;甘草和中健脾;加枳实下气通痞;竹茹清热开郁;大枣补脾;生姜和胃。该方调整脾胃升降功能之效果,昭然若揭,实堪发挥,非仅为虚烦不得眠而设也。

人体脏腑之升降功能,心火下降,肾水蒸腾,心肾相交,水火既济;肝主升发,肺主肃降;脾主升,胃主降。此三对脏腑之升降是人体气化功能的基础,其中以中焦脾胃的升降为枢纽(轴心)。

我们认为,调整升降运动的失常,当然以调整枢纽的升降运动最为简便和有效。因为上下升降是人体气化功能的基本运动形式。所以调理脾胃十分重要,关于此点李东垣早有卓见,著《脾胃论》,此处不再赘述。

李东垣之方“补中益气汤”益气升阳调理脾胃之升降功能,今说温胆汤调理脾胃升降功能,是否另起异端?我想补中益气汤调理脾胃升降之机意在以补、以升、以治脾为主,温胆汤调理脾胃以清、以降、以治胃为主,二者对比符合欲升先降,欲降先升之经旨。

补中益气汤治虚弱、气陷,为补脾而设,温胆汤治痰热,降逆气和胃,为治胃之法,此正合《内经》“谨守病机,各司其属”之意。

本文摘自《当代中医内科学新论—31名著名中医专家临床心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主编/吴幼卿,本文作者/包信。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