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星象学揭秘 56
行星
前面说了古代要认识天空星宿,首先是认识恒星,即三垣二十八宿,现在来说古人对于行星的认识。中国古代只知道有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由于古人缺乏先进的观测工具,只能靠眼睛目测,故他们关于五星的认识,不能与现代天文学的知识相比。但我们却不能用现代天文学的知识去要求和代替古人的认识,这样才能不超越历史界限,了解古代星象学关于五大行星的认识之真相。
五大行星是夜空中最为明亮之星,其中金星、木星、火星比最亮的恒星天狼星还亮,水星和土星虽亮度比不上天狼星,但比别的一等星都亮。加上五星在天空中的相对位置常常发生变化,有一定的周期和路线,因此对于用肉眼观察星空的古人来说,五星是十分引人注目的。
古人为五星的命名是:岁星(木星)、荧惑(火星)、太白(金星)、镇星(又叫填星,即土星)、辰星(水星)。
其命名皆有含意,岁星自西向东在黄道恒星间移行,十二年运行一周天,当时人们把一周天分为十二段,叫十二次,而岁星正好一年运行一次,古人便据岁星所在段次,用来纪岁,故名为岁星。岁星在一年中可以看到的时间特别长久,故首先被人们认识而加以注意。
古人称火星为荧惑,是因为它荧荧象火,且光亮度常有变化,运行的情形也很复杂,令人迷惑,故称为荧惑。
土星二十八年运行一周天,正好一年行二十八宿的一宿,就象每年坐镇或填充一宿一样,故称为镇星或填星。
金星光色银白,光耀夺目,为众星中最亮最白之星,故叫太白。
水星距离太阳最近,在地球上看去,仿佛总是在太阳两边摆动,但总不超过30度。古人把周天分为十二辰,一辰30度,故把水星称为辰星。
关于五星的其他情况,后面还有介绍。
汉代帛书《五星占》即关于五大行星的星占方法
上图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汉代织锦护臂,国家一级文物,1995年10月,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在新疆和田民丰县尼雅遗址古墓中发现。收藏于新疆博物馆。该织锦用“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为面料,白绢镶边,两个长边上各缝缀3条长约21厘米宽1.5厘米的白色绢带,其中3条残断。织有八个篆体汉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除文字外,还有用鲜艳的白、赤、黄、绿四色在青地上织出汉式图案:云气纹、鸟兽、辟邪和代表日月的红白圆形纹。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八字,出自《史记·天官书》:“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五星皆从辰星而聚于一舍,其所舍之国可以法致天下。”天地回转,日月流逝,五星难以聚合。然而汉元年十月五星聚于东井,这在《天宫书》、《汉书》均有记载。
与“五星”织锦同时还出土了“讨南羌”织锦残片,是从与“五星”锦相同的锦料上裁剪下来的一部分,根据对具体史实的研究和图案的缀合分析显示,织文可以连续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讨南羌……”。见下图。
这是汉王朝为了祈祷政治上军事上顺利和成功,将星象占辞与讨南羌结合起来。《汉书·赵充国传》记载西汉王朝讨伐西羌,汉宣帝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星占术语用在诏书里,可见天文星占对军国大事决策巨大作用。
五星出东方指五颗行星在一时期内同时出现于东方天空,即五星连珠或五星聚会;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即五星共见东方,于中国军国大事有利。五星聚合一处出现的概率甚少,自然具有了非常重要的星占学意义:将五星视为五行之精,天之五佐,佐天行德;现实关怀的是——战争胜负、王位安危、年成丰歉、水旱灾害等政治、军国大事,因此,《史记·天官书》说:“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外国用兵者利”。
经科学家测算,下一次五星聚会奇观在2040年9月9日出现。
天上绝大多数星星相对位置保持不变,称恒星。但有五颗亮星在众星间穿行,称为行星。肉眼能辨识的行星,只有金木水火土五颗。天王星和海王星太暗淡,肉眼看不到,直到两三百年前才被发现。
行星在众星间穿行,只在某一晚上看,是看不出来的。假设一颗行星整夜出现,从天黑到天亮一直盯着它看,只会看到它与众星一同旋转,东升西落。行星在天幕上穿行,是在更大的时间尺度上。每天晚上或每隔几夜的同一时间观察这颗行星,再比较周围恒星的位置,才会发现它在移动。
确认行星运动轨迹需要长期观测,但偶尔仰望星空,某些行星也不是特别难认。因为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通常比大多数恒星亮!虽然行星亮度会随着与太阳、地球的距离、角度不断变化,有的明暗变化还相当大,但通常都是显眼的明星。因为行星在太阳系内,距离地球要近得多。若非如此,古人也不容易认识它们。
汉代阴阳五行学家把五大行星配上五行:金、水、木、火、土。以太阳为中心,行星的排列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汉代之前,五大行星不叫金、水、木、火、土星。金星最亮,名为太白星。水星最靠近太阳,运行速度最快。数时辰内,水星会移转位置,被叫做辰星。火星位置较难预测,亮度不稳定,名为荧惑星。木星较大,易观测。古代用木星周期纪年,故称岁星。土星周期较长,大致是29.48地球年。古代中国天文有二十八星宿。土星每年经过一个星宿。星宿好像一个村镇,土星被称为镇星(又写成填星)。这种命名的意义,在汉代就已形成了。
在中国古代,五行金、水、木、火、土各有其特定的颜色:白、黑、绿、红、黄。古代观测太白呈白黄色,故称金星。辰星呈深灰色,故称水星。荧惑星呈红褐色,故称火星。镇星呈黄棕色,故称土星。汉代岁 星有橙、白、青等不同颜色云雾带,被称木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