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帏
山川载不动太多悲哀
岁月禁不起太长的等待
春花最爱向风中摇摆
黄沙偏要将痴和怨掩埋
一世的聪明情愿糊涂
一身的遭遇向谁诉
爱到不能爱聚到终须散
繁华过后成一梦啊
海水永不干天也望不穿
红尘一笑和你共徘徊
秦始皇陵是因为1974年发现兵马俑而闻名于世,但其实在建国后,考古人员就开始对始皇陵进行勘探,当时主要是为了配合当地的城市建设,要确定秦始皇陵的大致范围,最终确定了56平方公里的陵区,并对以封土为中心的陵园进行了初步的保护,国务院以此将秦始皇陵列入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过此后相当长时间内,秦始皇陵并没引起考古部门的重视。直到1974年,在陵园范围以外的数量众多、制作精美和保存大量秦代历史信息的兵马俑被发现,人们才意识到秦始皇陵的考古价值,在发掘兵马俑的同时,逐渐开展了对始皇陵区的考古工作。此后,一个又一个重大考古发现展现在世人面前。
在2009年时,为纪念兵马俑发现35周年和兵马俑博物馆建立30周年,在兵马俑博物馆的文物陈列厅,设立了秦始皇帝陵出土文物精品展,详细介绍了建国后对秦始皇陵的考古工作。不过2016年再去兵马俑里的文物陈列馆时,这个展览已经撤展了,有几件百戏俑和文官俑被放回始皇陵园内建设好的陪葬坑展厅里,但更多宝贵的文物暂时不对外展出了。看来2010年来两回西安看兵马俑还正是时候。
秦始皇陵位于骊山和渭河之间,骊山在古时也称丽山,因此秦始皇陵也被称为丽山园,秦始皇陵出土文物精品展就以“丽山遗珍”为名。展览的文物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体现秦代军事的兵马俑精品陶俑,另一部分是体现秦代官署和宫廷生活的文物。这几件骑兵俑、高级军吏俑和中级军吏俑,保存的很完整,不像很多俑那样残缺不全,而且也不像一号坑中的很多俑那样低头皱眉神态阴郁,他们的面部雕塑很传神,目光明亮,精神饱满,气宇轩昂,反映出他们应该都属于秦军中的精锐部队,是最有激情和最渴望战斗的秦军士兵。这几件兵俑从写实和艺术角度都堪称兵马俑中的精品,只是可惜没有色彩了。
兵马俑刚建成时是有多重色彩的,大红大绿非常鲜艳,其中一种叫做中国紫的色彩非常神秘,因为自然界中不存在这种颜色,是在古代中国人工合成的,到汉代后就失传了,现在也不知道古人使用了什么样的化工手段。而且这种中国紫的化学成分与古埃及的一种叫埃及蓝的颜色成分一致,只是含量不同表现出的色差不同。这也引起了对东西方交流的联想,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中国与西方的联系要远远早于张骞通西域,但这种交流是否能达到科技与文化的沟通就如中国紫一样神秘而不可知了。
兵马俑在烧制好后要先涂一到两层漆,然后在漆面上再上色。经过秦末的大火和历史上的多次洪水冲刷,这咱漆已经非常脆弱,一旦离开泥土在空气中暴露几分钟,漆面就会卷曲脱落,沾附在上面的颜色也会成为粉末。1974年后开挖一号坑时,对兵马俑的颜色还不清楚,因此没做任何保护,甚至为了尽快去掉兵能俑身上的泥土,还往上面浇开水,结果大面积开挖出来的彩色大军很快变成灰灰的样子。而且因为一号坑又因为是长期露天考古,直到1979年才建好大棚式的展示大厅,雨水和潮湿使多数兵马俑生长了霉菌。可以说,上世纪七十年代对兵马俑的考古既是一次伟大的发现也是一次空前的破坏。看来在那十几年间中国考古界还没有记住定陵惨案的教训。
吸取了一号坑的惨痛教训,此后的二号坑的发掘就非常小心,直到1994年后才开始发掘,不过直到与德国开展考古科技交流合作后,秦俑的色彩保护才得到基本解决,1998年以后在二号坑出土的一些色彩保存较好的跪射俑的颜色都得到了保护,现在能看到有大面种彩绘的兵马俑了。
这个绿脸俑是目前已经发现的兵马俑中保存最完整,色彩保存最多和最神秘的,作为秦军最精锐的部队一员,他白色的眼珠和黑色的瞳孔非常传神,有颜色的头发和胡须更显出英气。不过目前发现其他面部存留有颜色的兵俑的脸都是肉粉色的,而这个绿脸俑却是全绿的,而且这不是颜色变化的结果,最初他就是绿脸的。有人说这个俑来自胡人,因此用绿脸标明他的不同。也有人说这个绿脸俑是隐藏在山林中作战,因此把脸涂成灌木的绿色,就像现在的特种兵迷彩色。其实古人的时代和我们现在一样复杂,而且会有很多我们已经见不到的情况,考古学家真是最可怜的人,他们干了一辈子也许还说不清这辈子做的究竟是什么。
小学时的历史课非常简略,对秦始皇功绩有最简单也最精彩的概括,就是统一中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短短三句话,其实就是秦始皇所开创的大一统思想和中央集权政治结构的最好体现,丽山园中就出土了很多与新帝国相关的文物。
秦始皇用小篆统一天下的文字,使广阔疆域有了可能沟通的共同语言,又统一了度量衡,通过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各地区的沟通和融合,这是后世几千年中国能始终保持大一统思想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件从陵园出土的差不多半斤重的铜权就代表了秦帝国一统天下的权威,用它来标准重量,上面还有用小篆刻写的秦始皇和秦二世的诏书,记述了秦始皇二十六年和二世元年统一度量衡的历史。
始皇诏:“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着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二世诏:“元年制诏丞相斯、去疾,法度量,尽始皇帝为之,皆有刻辞焉。今袭号,而刻辞不称始皇帝,其於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刻此诏故刻左,使勿疑。”
秦始皇按照咸阳城规模和样式设计了自己的陵区,按居住的咸阳宫来修建死后灵魂所居的陵园。凡是人间有的,在他的陵区里也都要有,地上有的都要搬到地下,因此陵园实际上是他身后的另一个王国。楚人的大火烧掉了地面的一切,不过在此之后秦始皇的陵区一直被作为农田,人类活动对陵原遗址的破坏很小,地下的遗存很幸运地没受到过多扰动,使得我们现在可以通过对遗址复原和研究发掘出的文物,来尽量收集大秦帝国宫廷的信息,让我们能略微知道秦始皇在后宫是怎么生活和享乐的。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前就建有宏大的咸阳宫,以后每灭掉一国就按那个国家的风格修一座宫殿,从规模和豪华上只有后世的圆明园能比,说来也巧,这两个中国史上最庞大的皇家建筑都是被一把火烧掉的。通过精美的云纹瓦当还可以让我们想象秦朝宫殿的样子。
面对这些圆的方的和五边形的下水管道,可以知道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宫廷已经使用了多种类的下水管道,虽然是陶的。陵区里还出土了大量的秦砖,除了兵马俑坑中成堆的方砖,竟然还有空心砖,别看空心,但看着就很结实。在众多文物光辉下秦砖不起眼,但据说一块完整的秦砖能卖到50万,背回去20块就能在北京买房了。
秦始皇陵园里有庞大的宫殿,有供秦始皇灵魂居住的寝宫和供他享乐的便殿,里面的摆设想来应该跟王宫一样,这件铜雁足灯残件应该是当年大殿内的一件光彩夺目的华灯,无数座华灯燃烧着从大海中获得的人鱼膏,把高大的殿堂白天黑夜都照如白昼。
陵园中还有一个主管国家礼仪和帝王享乐的机构,就是乐府。乐府是古代专门的音乐机构,集合了中央音乐学院、音乐艺术研究所和国家乐团的功能。过去认为乐府起于汉朝,著名的乐府诗即来源于此。但在秦陵中出土了一件不大的编钟,上面有“乐府”两个字,表明这时是陵园中设有音乐机构,还表明乐府在秦代就已经有了。这是始皇陵文物又一次改变了今人对历史的认识。不过现在就是看花了眼在钟上也找不到乐府两个字了,很遗憾,这件乐府钟在上世纪80年代曾被盗,后来从香港追回,但最有文物价值的“乐府”两字已经被文物贩子为便于出手而磨去了。
这件编钟经过现代著名音乐家测试属于C调,音质清脆悦耳音调准确,应该是一整套编钟中的一件小钟,大概因为小,所以在战乱中很幸运地跌落进泥土而保存下来。秦乐府钟非常精美,而且是银质的,上面还错着金,为皇帝服务的乐器当然得是最豪华的,说不定乐府的指挥也是个中将呢。
秦始皇庞大的陵墓和宫殿需要大量的人员来服侍,1976年4月,在始皇陵园北侧内外城垣之间的一处建筑遗址内出土了一枚多圆面的石球,叫石博茕,应该算是最古老的骰子了,不过它有十四个面,有十二个面上标有数字,就像现在骰子上刻的点数,另两面刻“骄”与“畏妻”二字。这只石博茕应该是当年负责陵园某项事务的官吏或仆人,在闲余时游戏时所使用的博具。现在已经无法知道当时是如何用这个石博茕游戏了,但这一定是他们难得的娱乐了,也许只有在游戏的这段时间里,他们才能暂时忘却压抑的气氛和对亲人的思念。
不过与守陵官员们的麻木生活相比,修陵人的命运才是悲惨世界。秦始皇陵是秦朝持续时间最长的工程,秦始皇在统一天下后,才开始大规模修建长城和全国的高速交通网,而陵园却是在他10来岁刚登基后就开始建设,直到他死后仍未完工,所耗费的财力无法计量,所用的人力也难以想象,司马迁在《史记》中简略的谈到,秦统一天下后征用了七十万民夫修建陵园和阿房宫,想来两千年前的骊山脚下,应该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用工最多的工地了。修陵的几十万人中,除了少数技术人员和匠师外,绝大多数都是苦力,在丽山园里出土了很多当年劳工们生活和生产的用具,从这个庞大的陶水瓮,就可以想象当年有多少劳工在同时劳作。
陵区还出土了很多刑具,这些包满铁锈的镣铐和枷锁,当年都戴在刑徒身上。从对秦陵考古发现,秦统一前修陵的主要是秦国关中本地人,统一后则由全国输送劳力,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刑徒。秦国有非常严厉的法律,稍有不慎就会犯法,如果没钱赎罪就要变成刑徒,用劳动改造来赎罪。
不过这些被派往骊山和长城的刑徒们永远也不会等到改造好的那天,因此更多的刑徒和劳力纷纷在前往骊山的途中逃亡,连累一名负责押送任务的叫刘季的亭长也不得不逃亡,最后干脆造反了,而且竟然造反成功了,使得秦始皇苦心营造的陵园在刚刚修好后就被焚毁了,秦始皇给自己修建坟墓的同时,也是在给大秦帝国挖好了坟墓。
秦始皇把象征国家权力的官署全套地复制到了陵园,当然还要有全套的公务员,死后他也要把这些为他服务的机构和人员用陶俑的形式都带到地下。皇帝一言九鼎,身边总要有记录最高指示的文吏,在秦陵陪葬坑里,出土了很多文吏俑。
这些文吏俑随时都要在竹简上记下皇帝的旨意,匆忙间难免写个错字,因此随身都带着小刻刀,如果写错立即会用小刀把错字刮掉重写。
文吏俑的标准姿势都是双手抱袖直立,一幅恭恭敬敬的样子,随时听候差遣。但他们脑袋里在想什么,是在默记皇帝的指示,还要在想刚才赵丞相牵来的到底是匹马还是一只鹿。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沿渭河建造了宏大绵长的宫殿群,里面有不计其数的奴仆。秦陵的陪葬的马厩和珍禽异兽墓中埋了很多跽坐俑,象征皇宫中服务的奴仆们。
这些全心全意为皇帝陛下服务的没有自由的奴仆,只梳着发束没带帽子,还必须挺直上身两膝着地的长跪,这个姿势叫“跽”,是秦后宫中奴仆标准的坐姿,只有皇帝才能想躺就躺想坐就坐。
明代后陆续有跽坐俑出土,因为这些俑非常清秀,还梳着大大的发髻,因此曾认为是女性俑,被迷信的人们当作瓦神娘娘,后来被认为是秦代的公主像。建国后对秦陵考古中,发现了与马或动物同穴而葬的跽坐俑,才知道他们的身份是看马和照顾宠物的圉人,也就是饲养员。而且仔细清理掉陶俑身上的黄土后,发现有的俑的嘴唇上有髭须,说明这些仍然是男俑。
这些跽坐俑大概是秦陵陶俑中地位最低下的,因此个个低眉顺眼,温顺的面相中还带有惶恐的神情,也许他们是入宫时就看到很多方士和儒生被活埋入土中,也许他们刚刚看到秦始皇的公子公主们在秦二世面前被一一处死,也许他们害怕一不留神犯错而被发配到骊山的工地。
总之,沉默是他们最好的表情,只是不知道历史中的他们是在沉默中死亡,还是终于在沉默中爆发。
秦始皇出行的仪仗非常宏大,光马车就有81辆,因此秦宫中有规模庞大的养马的厩苑,每匹马都配有一个圉人负责饲养。为了让秦始皇在地下也享受生前的生活,秦陵里完全COPY了厩苑,用皇帝生前心爱的真马来殉葬,还制作了真实的马厩和养马的圉人俑来继续照顾马的灵魂。这个养马人就在地下的小屋子里跽坐了两千年,目不转睛地看着皇帝的御马,身前还放着油灯,提醒他每天晚上仍然要在油灯的照明下,用陶盆陶罐来给马喂夜草夜水。
这个养马人俑非常清秀,嘴角上只有少许髭须,应该是一个boy。包括印度总理莫迪在内的很多人都曾问过,为什么秦陵出土的俑中没有女性。兵马俑很好理解,古代军队中一般没有女性。而秦陵中的陪葬坑中没有女性俑,这大概是跟秦陵陪葬坑的布局有关。秦陵是按咸阳城和皇宫设计的,封土之内才是秦始皇的内宫,封土之外是官署和为宫廷服务的机构,因此如果有女性俑的话,应该都在封土之内的地宫中,封土之外的陪葬坑作为秦代宫廷的外围机构,主要都是男仆人了。
秦后宫中还有一个很大的动物园,称作苑囿,里面有各种珍禽异兽,它们在陪伴始皇帝升仙后,也进入地下继续陪伴始皇帝开始另一个世界的享受。这些驯服的动物们被杀死后放入石棺中,与陶制的俑人一起埋入地下,为了让它们能尽快适应另一个世界的生活,把它们生前吃饭喝水的用具也一并放入。
在石棺中还发现了一个金属环,这应该是当年系在动物脖子上的绳圈,想来这一定是皇帝非常喜爱的动物,不知道是不是就是当年赵高牵来的那只鹿。
秦陵中陪葬了许多马车,也放置了许多驾车的陶俑。他们也穿着兵俑的长袍,只是没穿铠甲。秦朝兵民不分,只要是满十五岁的男子,随时都会被征调走,到了军队里给他身铠甲再发件武器就成兵了。
这个驾车俑浓眉大眼,显得非常憨厚,也许在危机四伏的后宫,只有装傻才能活的长些。但要想在无情的帝王跟前苟且偷生,光低三下四也不行,还得有一手让主子满意的手艺。这个驾车俑粗大的双手,显出了长年累月的辛劳,还有驾驶技术的精湛。
这个看马小官的职务叫圉师,就是西游记里的弼马温,那些养马人都归他管。身为最下级的官吏,从事着最繁重也最不好干的工作。皇帝整天要坐马车,哪匹马没弄好就是欺君之罪啊。
歪着脑袋双眼无神,一幅没精打彩的样子。也难怪,要钱没钱要官没官,工作压力还山大,要是现在早就跳槽不看御马改卖宝马了,可两千年前德国巴伐利亚那边还是一片黑森林哪。
在陵园的最北边发现了一个水禽坑,这是离秦始皇陵寝最远的一个陪葬坑,坑里模仿了一个溪流的场景,小河两旁有各种青铜制的水禽,还有十几个做演奏姿势的伶人俑。有人说这是模仿秦宫中的动物园,这些受过训练的飞禽可以随着音乐起舞。还有人说,这里仿制了一个仙乐飘飘的仙境,体现了秦始皇对长生与成仙的追求。
不管历史真实如何,这几个俑是中国最早的音乐人的形象了,现在已经不可能知道他们是在用什么乐器做表演来取悦皇帝了,不过他们的姿态和眼神都告诉我们,他是很认真的,但恐怕不是因为敬业的原因吧。
陪葬坑,被做成水塘的样子,里面摆满了各种铜制的水禽,让这些吉祥的鸟们让皇帝在地下的生活仍然多姿多彩。从很早起,能飞上青天又能展翅高歌的鹤就被中国人视为仙鸟,而且被称作仙鹤。
在追求长生不老的年代,仙鹤更被赋予了更高的意义。因此工匠们用青铜为皇帝在地下营造出了一个快乐永存的仙境。
欧洲童话中经常有天鹅的故事,但中国古代天鹅的形象并不多见,难得水禽坑中也安放了很多天鹅,曲颈的神态非常传神,不过历经千年,不再是白毛浮绿水了,全都绿了。
坑中还有鸿雁,大雁是古代贵族射猎的主要猎物。在那个有名的成语里,技艺最高的射手只用弓不用箭就能射下天上的飞雁。这批青铜的水禽,让现代人再次见识了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高超水准,也再次惊叹秦始皇的地下王国。
史书上记载秦汉宫中都有表演杂技的百戏,感谢秦始皇把这些百戏艺人也做成俑带入了地下,从这些赤裸上身光脚一身短打扮的杂耍艺人身上,我们能看到最早的中国杂技是什么样子。
这些百戏俑也是目前发现的秦代俑中最精致的,兵马俑和文官俑还有那些侍人俑因为穿着厚厚的袍服,只是脸部显出肌肉结构,但这些百戏俑却基本裸露,因此我们能看到他们结实胸膛和孔武有力的手臂。这种具有人体美感的雕塑以前只在古希腊和古罗马雕塑中能看到,其实中国先秦古代也有,只是后世的中国雕塑再也没有这么生动和写实的了。
这个瘦瘦的俑举着手,他不会是干力气活的,应该是技巧方面的,也许他手里拿着一个长杆,要给皇帝表演撑杆跳一类的高空动作吧。
这个有强健胸肌、精壮手臂和一个大大的肚子的俑,是已发现的百戏俑中身量最大的。秦人很讲究角力,也就是两个人比试力气,但跟古罗马血腥的角斗士不同,大概相当于现的相扑或是掰腕子,这个百戏俑应该就是秦朝的角力士,专门为皇帝表演摔跤。
而这个双手交叉的俑是干什么的,恐怕就已经无法知道了。
这些百戏俑也是目前发现的秦代俑中最精致的,兵马俑和文官俑还有那些侍人俑因为穿着厚厚的袍服,只是脸部显出肌肉结构,但这些百戏俑却基本裸露,因此我们能看到他们结实胸膛和孔武有力的手臂。这种具有人体美感的雕塑以前只在古希腊和古罗马雕塑中能看到,其实中国先秦古代也有,只是后世的中国雕塑再也没有这么生动和写实的了。
这个大鼎是秦陵中出土的唯一一个鼎器,也是少有的秦代鼎类文物,鼎在商周时最兴盛,到秦时已用的不多,主要是供奉在宗庙里,因此这个秦陵第一鼎更是难得的珍贵。关于这个鼎也存在分歧,有人认为它是与表演举重的百戏俑配套的真实道具,也有人说是秦末战乱中被隐藏到坑中的,看来这又是秦始皇陵无数个秘密中的一个了。
每天有这么多好吃好玩好看的,难怪帝二代帝三代们不愿意好好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了,不过绚丽多彩的后宫生活只属于政治上的胜利者,在秦末的一个冬天里,秦始皇的众多皇子和公主们突然被命令自杀,不愿服从命令的被乱箭射死。在此之前,他们的长兄已经在遥远的长城边自尽了。这些被屠杀的金枝玉叶们被匆匆埋葬,因此几千年后还能从他们的尸骨上看出那一刻的惊恐与悲愤。这枚精美的带钩和随同不幸的主人被埋入地下,见证了秦末那段血腥的宫廷生活。
在权力的世界里,上至帝王下到奴隶,其实每个人都是恐惧的,有权者用杀人来摆脱恐惧,无权者恐惧被杀,就要用杀人来获得权力。因此,胡亥杀扶苏,赵高杀胡亥,子婴杀赵高,短短三年时间里大秦更换了四位最高统治者,而这三年正是大秦万世王朝土崩瓦解的三年。古人虽然没学过思想政治,但比我们更精通辩证法,《六国论》和《过秦论》写的很好,“灭六国者乃六国也,族秦者乃秦人也。”秦始皇按天圆地方思想精心设计的半两钱,本想沿用万代,却在宫廷内斗中被带入了坟墓,一同被带入的还有大秦的精气和辉煌。
寻秦至此暂告一段落,下面继续去寻哪呢,秦时明月汉时关,那就去寻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