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三章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明太祖注:草庐(指元代学者吴澄)已注尽矣,吾再益之。老子之意深焉,夫尚贤之国病多,贵难得之物,民患盗矣。夫多病者,比国有淳良之臣,天下措安,君尤尚贤,人诈,贤可习矣。既能仿之,若他日亲近,则淳良之臣非祸则去之。故老子云:“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大概使民不知贤贵,不知货财之难得,天下安。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上有所好,下必投其所好。这似乎是一个无法改变的社会规律。所以,帝王如果崇尚贤能,人们就会以诈伪手段仿效或练习出贤能的样子,来投帝王之所好。这样的“贤”,是假“贤”,帝王若不能识别而亲近之,其恶劣后果就是使离淳良之臣离去。这当然是明太祖之类的皇帝所不欢迎的,老子揭明的这个道理,对皇帝们来说,真是一副清凉剂。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果不尚贤,又如何发现真正的贤材呢?帝王们最大的心病是天下的争盗之乱,他们希望天下安定,统治稳固,这当然对老百姓也有好处,因为太平日子总比战乱好。但问题是,让人民不见可欲的事物,他们就能不争不盗了吗?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明太祖注:是以圣人常自清薄,不丰其身,使民富乃实腹也,民富则国之大本固矣。然更不恃民富而国壮,他生事焉。是为实腹弱志强骨也。“使民无知无欲”,即前文“不尚贤”“不贵难得之物”,致民不见而不贪是也。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矣。

明太祖注:既知国之不尚,虽知可慕亦不敢为是也。诸事先有勤劳,而合理尽为之矣。既已措安,乃无为矣。

相对而言,明太祖总是更注重实际的,他所说的“圣人”,当然也是指如他之流的皇帝,但他能对帝王提出“常自清薄,不丰其身”,就比单纯要求民众无知无欲的好。其次,他还懂得“使民富乃实腹也,民富则国之大本固矣。”这也不是什么使民无知无欲。再者,在民富国壮的情况下,他还知道不要“他生事焉”。如上三条,无不体现明太祖注重实际的精神。而不尚贤和不贵难得之货,都是不“他生事焉”的具体表现,这就是明太祖所理解的“措安”之后的“无为”之治。

(0)

相关推荐

  • 第4章老子有哪些先进思想

    老子说的"道",就是现代人说的思想,<道德经>中一些先进思想观点至今仍然不落后,值得我们传承.弘扬.发展. <道德经>中有哪些先进思想? 老子提出"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道是唯一的,所以又称之为一.得一就是得道.天地神谷万物之类,它们如何得道?这是无法回答的问题.人可以通过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化. 道的精神就是清静无为,道的无为是对万物不加干涉,让万物各按自己的活动规律进行活动.这就是道对万物的作用.老子所说的无为,就是这个意思.道与万物的关系是如此,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 以大道治天下,从老子的思想看,是因为天下万物的本性都在道的主宰之下,都统一于道的精神之下,所以执大道治天下,就能获得天下往的效果.天下万物都顺从于道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不名有. 道在万物之中,这就是它的广泛性.这种在不是物质形态的在,而是理念性的在.万物不论有如何的差异,都不能超出道的原则,这就是道对万物的在.所以说万物恃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智者知人而不自知,所以不如明者的无所不照.知人所以能胜人,而自知的明者,则能自胜,这比胜人者更强.自胜,就是自我控制,这比控制别人更难.对付别人,只需用勇气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不敢臣.侯王者若能守,万物将自宾. 万物是极端多样化的,而道则不管物有多少变化,都能一以贯之,使多样性的物不脱离道的根本原则.这就是道的应物.得道之人,也能自如地应物,因为他能按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三十一章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人各有其志,有的人爱好道德典坟,进德修业,要做一个君子或圣人.唐玄宗大概就是这种人.但有的人却不爱好这些,而喜好兵谋韬略,愿从事攻战杀伐,立功疆场之上,如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六章

    第六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久. 明太祖注:天地不自生者,人本不知,天地自生不生,但见风雨霜露益於世人,亘古至今不息,未见天有自生者,故设词以训後人. 天地是自生的,万物在天 ...

  • 细读《老子》明太祖注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德是道之用,然而德也有的上下高低之分,并非德都是道的体现.看历史上各个时代的政治状况,就能分出德的优劣.按唐玄宗所说,则有有德,有无德,有淳德,有上德,有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