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医,得认这个

学中医最早是看《思考中医》,后面学人背《伤寒》、背《内经》。

后面有机缘看徐灵胎《医学源流论》(徐灵胎是奇人,书也写得视野广阔,没有科班的迂腐,其路数独辟蹊径,直上唐宋,避开了宋金元的大坑)。

再后面什么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陆懋修、近代名家曹甫颖、张锡纯、胡希恕、刘渡舟、刘亦人、李克绍、姜建国、江苏姚派、钦安扶阳、看寒温一统各名家;

网上JT叔叔,倪海厦(倪没过逝时书卖得贵到天上,不像现在烂大街),什么圆运动等等;

天津吴氏讲肿瘤扫过书影,什么三七生也听别人吹嘘过;

跟师学习有扶阳的老师、学院国医堂出诊的专家、还有现在某经方抗癌专家、外面疗效不错的野生医师…

。。。草草记得这些。。。

上一个阶段在看许家栋老师的病机解伤寒资料,就是由此结识《硬核伤寒论》,才得以跳出中医这个大坑。

学中医,得先了解医学史,了解内核的演变,而不是都出了些啥人,有啥轶事。

不然你就挨人家骗,骗得你团团转,空耗光阴,到头来骗己骗人。

中医到宋是一大变,宋前期没有问题,到宋微宗强推《黄帝内经》,导致中医临床效果急剧下降,金元反动,诸家蜂起,聚讼纷纷,明清民国温病学杀出,遗毒至今。中医如今的风雨漂泊,就是对《黄帝内经》的打脸。

伤于寒、伤于热,本是人体最基本的反应。体温下降,人体要升温;体温过热,人体就要降温。一体两面。

水分津液是载体。体温低,内部产热升温;体温高,排泄汗液带走热量。两个过程都需要液体去承载。《伤寒论》是调节体液的集成之作,没有之一。

《伤寒卒病论》(伤寒杂病论)宋之前没有这个名字。伤寒曾经被用来泛指疾病的这段历史当代中医人少有知道。这个被忆忘老师考据出来,反复论证。

伤寒论是中医内治法的集成。学中医,还得认这个。

(0)

相关推荐

  • 说疾解病:寒与伤寒

    与暑热一样,寒冷是远古人类最常遭遇到的气候变化之一,中国古人通过"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思维方式,将寒冷的气候与人体的怕冷感觉联系在一起,并由此演绎出一套独特的中医学"伤 ...

  • 平时一动弹就是大汗淋漓,按中医理论应该是怎么回事?

    平时一动弹就是大汗淋漓,按中医的理论讲:越是身体体质好的人,越怕越热,相对来讲不怕冷. 平时一做事.一动弹就是大汗淋漓,体内血液里藏有营养丰富的矿物质水份,通过体肤毛孔分泌大量往外倾泄,干活时间一长, ...

  • 为什么人体的正常体温是三十七摄氏度

    为什么人体的正常体温是三十七摄氏度左右呢?现代医学认为,人体存在体温调节中枢,因而能保持体温相对恒定.这种看法只是一种理论,未必正确. 有些动物的体温要比人的体温高,譬如说,鸡的体温是四十一摄氏度左右 ...

  • 这两个字,是中医判断一个人是否健康的标准之一

    用「寒热」带大家了解生命的基本机制,以及「寒热」在中医上的应用,以期帮助中医爱好者.想学经典的朋友入门<伤寒论>. 寒热是生机的重要指标 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生机? 生机简单来说其实是我们生命 ...

  • 陈小芳:我的中医人生一周年记​

    (一)感恩相遇 2016年08月起,我第一次踏上钦州的土地,来到钦州市中医医院,作为一名基层医院委培的全科医师,以及刚刚大学毕业的大学生,来到这陌生的城市多少有些不适应.应工作的需求,我选了" ...

  • 中风急救——真庆幸我在学中医,一根缝衣针救回了父亲

    正值隆冬寒风凛冽气温骤降,心脑血管病也迎来了井喷高发期,痛惜一位朋友的父亲年纪轻轻就突发脑溢血,落下半身不遂肢体不灵便,若是平时大家都能学习点中医急救常识,发作时处理得当,或可免半身不遂偏瘫的苦痛.文 ...

  • 半夏厚朴汤该如何取效? 学中医的...

    半夏厚朴汤该如何取效? 学中医的人似乎都知道,"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但临床用此方真的有效吗?看过很多文献说的貌似很有效,实际上,临床效验并不高. 刘渡舟刘老亦认为梅 ...

  • 零基础学中医:汗证的10大辨证治疗,中医...

    零基础学中医:汗证的10大辨证治疗,中医爱好者别划走 1.有汗发热--营卫不和--桂枝汤--调和营卫 2.无汗发热--外感风寒--麻黄汤--发汗解表 3.白天出汗--肺卫不固--玉屏风散--益气固表 ...

  • 【学中医,先要辨寒热】学中医入门第一课就...

    [学中医,先要辨寒热]学中医入门第一课就是要学会辨寒热,如果你把寒热搞懂了,那么中医就学会了一半.为什么呢?寒热在中医里面讲就是阴阳,那么阴阳是什么?<黄帝内经>记载:"万物之纲 ...

  • 每天学中医——察五官辩五脏疾病

    每天学中医--察五官辩五脏疾病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曾提出: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肺开窍于鼻.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这就表明,五官的功能直接反映了五脏的健康状况,它们的一些异常变化也代 ...

  • 全民学中医——中药化湿药

    细目一 概述 一.性能特点:气味芳香,性偏温燥,主入脾.胃经. 二.功效:促进脾胃运化,消除湿浊. 三.适应范围:湿浊内阻,脾为湿困,运化失常. 四.使用注意: 1.入汤剂宜后下,且不应久煎.2.本类 ...

  • 口腔溃疡原来是因为身体出了大事儿!【跟己安先生学中医】

    导读 小道经方粉丝"荷",学习优酷视频<小道经方>大半年,终于迈出亲自去实践经方的这一步,并且取得了好的效果! 实践经方 五天前,突然发觉自己的舌头非常鲜红,舌上已没有 ...

  • 学中医的22字真言(值得细看)

    学中医的22字真言(值得细看)

  • 全民学中医–中药化湿药

    细目一 概述 一.性能特点:气味芳香,性偏温燥,主入脾.胃经. 二.功效:促进脾胃运化,消除湿浊. 三.适应范围:湿浊内阻,脾为湿困,运化失常. 四.使用注意: 1.入汤剂宜后下,且不应久煎.2.本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