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苏散非治燥剂 —— 外感病因辨析系列(三)
肖老师说:
现有的外感病的病因理论有“六淫”和“杂气(疫疠之气、疫气、疠气)”学说。
但是,
“六淫”之中,“火”不可能有外感,“暑”的本质是“热”;
“风”多是泛指外邪,不是具体的病因;
“杂气”学说不能指导外感病的临床治疗。
外感病的病因可简化成寒、热、燥、湿四种。
现行的中医教材《方剂学》将杏苏散列为“治燥剂”,而在《温病学》秋燥章中却未收入该方,显然对该方是否治燥已有异疑。
杏苏散首见于《温病条辨》,用于治疗“燥伤本脏,头微痛,恶寒,咳嗽稀痰,鼻塞,嗌塞,脉弦,无汗,杏苏散主之”。
本方由苏叶、半夏、茯苓、前胡、苦桔梗、枳壳、甘草、生姜、大枣、陈皮、杏仁组成,乃吴鞠通为治秋燥病而设,然综观全方其又非治燥剂。
从组成看
参见《中药学》及《方剂学》所述:
苏叶,发表散邪,宣发肺气;杏仁,降利肺气,润燥止咳;前胡,疏风散邪,降气化痰;桔梗、枳壳一升一降,助杏仁、苏叶理肺化痰;半夏、橘皮,燥湿化痰,理气行滞;茯苓,渗湿健脾以杜生痰之源;生姜、大枣,调和营卫以利解表;甘草调和诸药,合桔梗宣肺利咽。
这11味药中性味辛温者3,辛苦平、辛苦温、辛苦温酸者各1,苦温、甘温者各1,苦辛者1,甘平、甘淡平者各1,总计具有辛味者7,且都性温,苦味者5。
其中半夏、陈皮、茯苓为燥湿化痰之药,尤其是半夏为燥湿伤阴之品,其条下注:“阴虚燥咳、血证、热痰、燥痰应慎用”。
辛味药能散能行,多治表证,苦味药能泄能燥,含有泄火燥湿之意。
本方唯有杏仁苦温而润,虽有润性但非是能益阴生津滋燥之品;在方中又处在大剂辛苦燥剂之中,其“润”的作用不能发挥。
故杏苏散非治燥剂,乃为解表剂。
从病机看
吴鞠通自己对杏苏散之问题已作了相应回答,如他在《温病条辨·上焦篇·风温门》中言:“今世佥用杏苏散通治四时咳嗽,不知杏苏散辛温,只宜风寒,不宜风温,且有不分表里之弊。”
在“燥伤本脏……杏苏散主之”一条自注中说:“本脏者,肺胃也。经有嗌塞而咳之明文,故上焦之病自此始。燥伤皮毛,故头微痛恶寒也,微痛者,不似伤寒之痛甚也。阳明之脉,上行头角,故头亦痛也。
咳嗽稀痰者,肺恶寒……肺为燥气所搏,不能通调水道,故寒饮停而咳也。鼻塞者,鼻为肺窍。嗌塞者,嗌为肺系也。脉弦者,寒兼饮也。无汗者,凉搏皮毛也。按杏苏散,减小青龙一等。”
可见杏苏散是小青龙汤的轻剂,其病机为寒邪外束,水饮内停,与小青龙汤之机相同。
杏苏散所主治之凉燥证就是小青龙汤的轻症。
因为凉燥的所有症状都可用这个病机来解释,而治法及处方用药也符合小青龙汤的方义。
所以《温病条辨》中所论之凉燥不存在,乃小青龙汤证,即杏苏散与小青龙同类,其证亦是外寒兼痰湿咳嗽证,而非燥咳证。
从治法看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补秋燥胜气论》杏苏散条文的自注中有:“若伤燥凉之咳,治以苦温,佐以甘辛,正为合拍”,在杏苏散的方论中亦曰:“此苦温甘辛法也”。
于是后人便以此为理论根据,引经据典,提出用辛润之法治疗凉燥的理论,这是对经典条文和辛润之法的误解。
辛以润燥的理论最早见于《内经》。
《素问·藏气法时论》中曰:“……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素问·至真要大论》亦曰:“……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以苦下之。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以咸泻之,以辛润之,以苦坚之。”
从原文可以看出,辛以润燥的治法在《内经》中是运用于肾燥而不是肺燥,这是由肾与肺的生理特性决定的。
《素问·逆调论》曰:“肾者水也,而生于骨”、“肾者水脏主津液”,肾主水液功能主要是通过肾中阳气的蒸化作用。
肾阳蒸化水液,使水能气化,又能使气聚而为水,以利于水液在体内的升降出入、布散排泄,从而使水液代谢维持正常。若肾之阳气不足,蒸津化液、运气布津的功能受损,就会出现“肾苦燥”的情况。
而辛之所以能润肾燥,是因其具备“开腠理,致津液,通气”的作用,正如张景岳在《类经》中写道:“肾为水脏,藏精者也,阴病者苦燥,故宜食辛以润之。盖其能开腠理,致津液者,以辛能通气也。水中有真气,唯辛能达之,气至水亦至,故可以润肾之燥”。
皆说明了辛能润肾燥的效果是通过其行散作用而产生的治疗效应,非直接生津以润,即通过“辛走气”,“辛散”的作用,使津液在气的推动下,得以正常的输布、排泄,从而达到了“燥者润之”的目的,而非辛味药本身质润所致。
《素问·五脏生成》:“诸气者,皆属于肺”,以及《素问·六节藏象论》:“肺者,气之本”。说明肺主一身之气,其生理特点与肾脏大不相同,并无“水津”,这样辛味药不能起到“润”的作用。
所以,后世医家提出辛润之法治疗凉燥的理论是不正确的,因为该法是用来治疗肾燥而不是治疗肺燥的。
因此苦温甘辛之杏苏散也不是治疗凉燥的代表方,更不是治燥剂。
综上所述,杏苏散非治燥剂,而是治疗外感寒邪,内有痰饮之解表方。
并且,还需要指出的是,不仅杏苏散不是治燥的方子,“凉燥”的概念也是不存在的。有燥的特征,同时有恶寒等外感寒邪的表现者,本质是燥兼寒,并不是所谓的“凉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