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锋》:穷极一生的理想追求,鞭辟入里的人性思考

“剃刀锋刃,越之为难。智者有云,得道弥艰。”这是毛姆为《刀锋》书写的引言,也是全书的主题。

《刀锋》是毛姆最著名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之一,也是他创作生涯晚期最重要的文学成就。何谓刀锋?即是剃刀的边缘。

这部小说讲述了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美国青年飞行员拉里·达雷尔,因为战争的变故而对人生产生了迷惘的思考,于是他放下爱情、财富,甚至将死生置之度外,去寻求生命的意义。

在这部小说中,毛姆笔下的每个人都如行走在剃刀边缘之上,稍有不慎行差踏错就会粉身碎骨。毛姆究其一生都在思考人性的真谛,而在这本书中,毛姆探讨了对人性的思考,对生活与未来的探讨,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这些关于人生的思考间接地反映了他的一生,故而有人将《刀锋》称作他的集大成之作。

刀锋之刃: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对抗

《刀锋》是毛姆的一部长篇代表作品,足足有二十七万字之多,刨去细如发梢的细节,这本书的情节并不复杂。它讲述了一站退役飞行员拉里,在经历战争的变故之后,对生命的真谛发出深思,开始追寻生活与人性的本真。在此过程中,拉里历经艰险,体验不同种生活,终于在印度找到了他所认为的真实。

《刀锋》的人物形象素来为人称道,无论是单薄聪慧的拉里,还是庸俗虚荣的伊莎贝尔;无论是社交场上的红人艾略特,还是靠出卖身体为生的苏珊;无论是辛勤工作兢兢业业的格雷,还是放弃生活一心求死的索菲……一个个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他们身上的一分一毫,无一不展示出毛姆笔力深厚,将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

而在刻画这些人物的时候,毛姆运用的最重要的艺术手法就是对比。对比是什么,就是将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使善者更善,恶者更恶,将事物的特征表现得更为鲜明突出,只要寥寥几句,便可勾画出人与物的精魂。

毛姆在书写《刀锋》的过程中大量使用了对比这一手法。在大的格局上,他书中的人物分别代表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淡泊求真的拉里、追求艺术的苏珊、放浪形骸的理想主义者索菲,他们是毛姆书写的理想主义的代表,他们都活在自己的理想当中,而世俗的名与利,反使他们鄙夷。世俗虚荣的伊莎贝尔、追名逐利的艾略特、只求物质上的幸福而不求其他的格雷,人与人之间就已经形成了鲜明对比。他们在书中攀谈交际,简直如同一部莎翁的四幕戏,爱恨情仇全都在其中。

小说中却不止这两个派别的人物进行对比,更是在人与人形成更直接的、更鲜明的矛盾与冲突,以此来刻画人物身上的特征。正如小说中,拉里和伊莎贝尔取消婚约时,两人的对话如下。

“你假如爱我,就不应该使我这样不快乐。”

“我的确爱你。不幸的是,一个人想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却免不了要使别人不快乐。”

伊莎贝尔以为爱情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而拉里更注重自己的追求与理想,这是两人分离的表面原因,看似偶然,实则必然。因为两人的根本追求并不相同。

毛姆在小说中大量使用对比手法,将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为我们展现了人性的复杂。

刀锋之辨:物质与精神上的探索

毛姆究其一生都在探索人性的问题,这一点在他的无数作品,如《月亮与六便士》《人性的枷锁》《面纱》中都有提及。

而《刀锋》是他晚年的最后一部作品,也是他的集大成之作,在这部作品中,年轻的退役飞行员拉里历经数十年,完成了他对生命对真实的不断求索,毛姆在塑造他的过程中,也完成了自己对生命对人性的思考。

毛姆对长篇小说的驾驭一直稍显不足,但在书写《刀锋》的过程中,他利用了类似于交响乐的文章结构,每一章都由几个小章节组成,小章节中又叙述不同的故事,几个主题相近的故事拼装在一起,给人一种循环往复如交响乐一般没有尽头的感觉。

在这本书中,毛姆探讨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而在论述这种微妙的关系之时,他一反传统小说的写法,在小说的前部就写拉里与伊莎贝尔因道不同,故而不相为谋。而十年之后,拉里与伊莎贝尔重逢,伊莎贝尔对拉里旧情复燃,而拉里却只将两人先前的感情当做是孩子之间的无稽游戏。后来拉里决定与索菲结婚,伊莎贝尔竭尽全力阻止他们,后来索菲又遭暴徒杀害,剧情不可谓不是险象迭生,扣人心弦。

文似看山不喜平,毛姆的小说正是如此。他在小说中并不使用过多的技巧和华词丽藻进行修饰,而是将小说的重心放置在剧情之上,通过戏剧的冲突来描绘人物形象,传达故事主旨。

毛姆在这部作品中以他自己的身份出场,以第一人称的旁观者身份讲述了拉里和伊莎贝尔一众人等之间的纠葛。在叙述过程之中,毛姆看似平淡,对所有人与物持有同种平等对待的态度,但却只用文中的“毛姆先生”寥寥几句,我们便知他对物质与精神求索的态度——他赞同拉里,向往“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市”的哲学态度,赞同拉里所言的“平静、节制地生活”。

毛姆对于精神和物质的探索其实一直存在于他的写作历程之中,正如他创作的《月亮与六便士》,“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这即是一种追求精神上的富足而远离铜臭纷扰的意愿。

《月亮与六便士》以画家高更为原型,初步表达了毛姆对精神与物质的思考,而这部小说中拉里无疑是毛姆本身精神的代表,他在小说中向“毛姆先生”叙述自己作为飞行员时的场景:“当我在白云的上方飞行时,俯视脚下的白云,像一大群白羊,我感到我在无限的太空中十分安适。”所谓飞行员生活,处在高空之上,即就是精神上的富足,毛姆以借代的手法将他的哲思表现得淋漓尽致。

刀锋之思:毛姆作品中表达的艺术思想

作为一个亲中作家,毛姆对中国的文化抱有极大兴趣,这其中就包括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而道家对毛姆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毛姆的作品中时时可见老庄哲学的影子。譬如小说中曾经记载毛姆先生与拉里的一次冗长的对话,拉里就向毛姆提及了他的思想,世间万物的好与坏并非绝对,而是可以相互转化。这不正是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思想吗?

而在《刀锋》中,毛姆假借拉里之口,引出印度哲学中的“梵”,而“梵”的真正内涵就是我们所在的这个世界并非绝对的真实,小到芥子尘埃,大到宇宙星河,全都是空全都是无,拉里由自己在印度的经历得出结论:人的得救之道正是心灵的自我完善,即就是“无我”。

毛姆在《刀锋》中否定了碌碌生活的本质,将生命的真正意义寄托于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之中,只有打破有限,无欲无求才能达到生命的最高境界。

而毛姆为了使自己的思考更有说服力,使用了第一人称的写作手法,他将自己写进书中,以“毛姆先生”的身份向读者讲述这一故事,使得故事的真实性极度增强。

而他在一开始就刻意说明,他在讲述的,是一件真实发生的故事,一个真实的人的传记。他将故事情节安排得如同行云流水,正如他所讲述的生活,一切都是顺水之舟,只需轻轻一推,一切都顺理成章。艾略特、拉里、伊莎贝尔等一切人物的出现,与其说是为了剧情需要而故意安排,倒不如说是他们乘着生活的小舟到来,这种流畅性又大大增强了《刀锋》的真实性,使得掩卷之后,读者每每想起拉里,总觉得他仿佛就生活在这世界的某个角落,禁欲、克制,冷静清醒地生活。

在这种真实之中,生发出来的哲思似乎更令人信服,正如毛姆在小说的序章中讲到的:“故事是几乎没有可述的,结局既不是死,也不是结婚。死是一切的了结,所以是一个故事的总收场。但是,用结婚来结束也很合适;那些世俗的所谓大团圆,自命风雅的人也犯不着加以鄙弃。

普通人有一种本能,总相信这么一来,一切该交代的都交代了。男的女的,不论经过怎样的悲欢离合,终于被撮合在一起,两性的生物功能已经完成,兴趣也就转移到未来的一代上去。”写作这本书的目的已然清清楚楚,并非讲述剧情,而是阐述毛姆对生活的深思:唯有心灵的自我完善,才能拯救自己。

毛姆从战后退役的飞行员拉里着墨,继而引发出他对人性的思考,而毛姆深厚的写作功底,又为这部小说增色不少,使得它无论是写作技巧还是思想艺术上都达到一定的高度,甚至得到了历来有着严峻之名的评论家伍尔芙的称赞。

回到小说的开头:“剃刀锋刃,越之为难。智者有云,得道弥艰。”这正是毛姆想要表达的哲思——得道弥艰。毛姆以他特有的诙谐幽默的文风,书写出一部关于人性的大戏,在人与人的光影陆离之间,生命的真谛水落石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