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功明旨:太极八法与圆劲
掤(bing)、捋、挤、按、采、挒(lie)、肘、靠是太极拳的八种不同劲别,包含上下前后、左右各方。初练时,可以通过走架慢慢体会不同劲路的味道。如挤劲向前,捋劲朝后,掤劲向上,按劲往下,挒肘为左右劲。一招一式架正劲明,体会动作的劲力方向,大小及长短,目的是提高习练者的用劲准确程度,增加劲的粘沉、均整的份量。
练习一段时间之后,习练者就应自觉地增加换劲的内容。换劲,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弃本能的用力方式,换成攻防、技击要求的劲路。
换劲的首要就是放松,很多老师要求学生走架时松下来,原因即在于此。在练习拳架时,注意放松,消除动作时肌肉强直收缩的僵力。在动作的松紧变化过程中,该主动收缩的肌肉随意识收缩,不该收缩的肌肉则相对放松,久而久之,意识便能支配气息吐纳和每一部份的肌肉舒缩,十分贴合在动作的全过程中。这样日子一久,换劲的效果会逐渐明显起来。
不少人认为太极拳八法的八种劲路各有其用,这是带有片面性认识。开始分开单练要纯正,是对的;但随着习练者水平的提高、功夫的进步、换劲的变化,太极八法的八种劲就该集于一身、一个架式、一个动作之中,这样习练者身上才可以说有了圆劲。
例如要向前挤时,同时也存在向后、向上、向左右的劲力。各项劲力合而为一,浑圆均整,就成为人们常说的浑圆力。一个人如果有了浑圆力,或讲这个人的劲练圆了,那他就跨进了功夫的门槛,为以后内劲的增长和施用带来了可能。
此后,愈练愈精,慢慢懂劲、用劲,反过来再练习拳架,大动变小动,起伏趋平稳,内劲充实浑厚,意念贯穿始终,一切变无序而有序。一旦自己的力量涌出去,就会圆满沉稳,排山倒海,浑然不绝。
我认为,圆劲是太极八法的内在集合,但并不是只有练太极拳才可以获得。站桩也可以,甚至更优于练拳。拳谚曰:“百练不如一站。”拳架套路既多又长,每一式变化复杂,练习者不易体察。而站桩不重外形,对内动体会反而细致精到,实为事半功倍之举。(吕方军)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