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脉的循行规律

(一)走向规律

十二经脉的走向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手三阴经均起于胸中,从胸走向手,在手指端各与其互为表里的手三阳经相交会;手三阳经均起于手指端,从手走向头,在头面部与其同名的足三阳经相交会;足三阳经均起于头面部,从头走向足,在足趾部各与其互为表里的足三阴经相交会;足三阴经均起于足趾,从足走向腹腔,再上行入胸,与手三阴经相交会。手足三阳经都会聚于头面部,故称头面为"诸阳之会";。

(二)交接规律

1. 互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

互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共六对,均在四肢末端交接。其中,手太阴肺经在食指端与手阳明大肠经交接,手少阴心经在小指端与手太阳小肠经交接,手厥阴心包经在无名指端与手少阳三焦经交接;足阳明胃经在足大趾与足太阴脾经交接,足太阳膀胱经在足小趾与足少阴肾经交接,足少阳胆经在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与足厥阴肝经交接。

2.同名的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同名的手足阳经有三对,均在头面部交接。其中,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交接于鼻翼旁,手太阳小肠经和足太阳膀胱经交接于目内眦,手少阳三焦经和足少阳胆经交接于目外眦。

3.手足阴经在胸部交接

手足阴经有三对,均在胸部内脏交接,其中,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于心中,足少阴肾经与手厥阴心包经交接于胸中,足厥阴肝经与手太阴肺经交接于肺中。

(三)分布规律

十二经脉在全身的分布,可分为体内和体表两个方面

1.十二经脉在体内的分布

十二经脉在体内的分布基本上是纵行的,但是每一条经脉在体内的循行,都有或多或少的迂回曲折、交错出入之处。因此,在十二经脉之间以及十二经脉与经别、奇经、络脉之间多有交叉和交会。除个别特殊情况外,交叉一般都是在交会之后走向对侧;交会则多在相交之后,仍按原来的走向循行。这样,就使机体各部分形成了复杂多样的联系,并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思想。

2.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

1 、头面部分布规律

  头面部的经脉看起来是相互交错难以分辨,在图谱、模型上也不易识别,但仔细分析,只有手三阳经和足三阳经在头面部,而手三阴经是从胸走手,足三阴经是从足到腹胸部,均不到头面部(指体表有穴之经而言)。那么手、足三阳经在头面部分布的规律,从经脉循行路线可知,手阳明经在唇上人中穴处与督脉相交叉,足阳明经在唇下承浆穴处与任脉象交叉,皆在面“前”部;手少阳经绕耳轮内圈,足少阳经绕耳轮内圈,曲折循行,均在面“侧”部;足太阳经循行在头的“后”部,唯有手太阳经无规律可寻。总之,手、足三阳经在头部循行的规律是:阳明经在“前”,少阳经在“侧”,太阳经在“后”。

  2、颈部分布规律

  颈项部的经脉和头面部经脉一样,也只有手三阳经和足三阳经共六条经脉通过。从颈前正中线(任脉)向后数,其中第一条线为足阳明经,第三条线为足少阳经,第六条线为足太阳经,这三条足阳经在颈部排列的次序相对之下是:足阳明经在“前”,足少阳经在“中”,足太阳经在“后”。第二条线为手阳明经,第四条线为手少阳经,第五条线为手太阳经,这三条手阳经在颈项部排列的次序相对之下是:手阳明经在“前”,手少阳经在“中”,手太阳经在“后”。由此可知,手、足共六条阳经在颈项部循行分布的规律是:阳明经在“前”,少阳经在“中”,太阳经在“后”。

  3 、四肢部分布规律

  手三阳经在上肢的循环分布是:手阳明经起于食指末端,沿上肢外侧前缘循行上肩部。手太阳经起于手小指外侧端,沿着上肢外侧后缘循行上肩部。手少阳经起于手无名指外侧末端,沿着上肢外侧手阳明、手太阳之间循行上肩部。从手三阳经在上肢外侧的循行分布可看到,手阳明经在“前”,手少阳经在“中”,手太阳经在“后”。足三阳经在下肢循环分布是:足阳明经沿下肢外侧前缘下行,抵达足第二趾外侧端。足少阳经沿下肢外侧正中下行,抵达足第四趾外侧端。足太阳经沿下肢后面下行,抵达足小趾外侧端。从足三阳经在下肢外侧的循行分布可知道,足阳明经在“前”,足少阳经在“中”(侧),足太阳经在“后”。手三阳经在上肢的循行分布是:手太阴经沿上肢内侧前缘,入拇指内侧端。手厥阴经沿上肢内侧正中入中指端。手少阴经沿上肢内侧后缘,入小指内侧端。从手三阴经在上肢的循行分布可知道,手太阴经在“前”,手厥阴经在“中”,手少阴经在“后”。足三阴经在下肢的循行分布是:足太阴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端,沿下肢内侧前缘进入腹部。足厥阴经起于足大趾上毫毛部,沿下肢内侧正中上达小腹。足少阴经起于足小趾下,斜走足心,沿下肢内侧后缘,通向脊柱。从足三阴经在下肢内侧的循行分布可知道,足太阴经在“前”,足厥阴经在“中”,足少阴经在“后”。

  总之,十二经脉在四肢部的循行分布规律是:手、足阳明经、太阴经在“前”,手、足少阳经、厥阴经在“中”(侧),手、足太阳经、少阴经在“后”。

  4 、躯干部分布规律

  分布在躯干部的经脉,比较繁多,有起有止。足阳经均是从头走向足部,经过胸、腹、背部。手三阴经起于胸部而走向手部。但手三阴经在胸部仅有极短的体表经脉线。手三阳经是从手到头面,不到躯干部。所以,在躯干部的经脉,主要是足三阳经足三阴经,共六条经脉。从胸、腹正中线(任脉)向身侧面及背部方向依次排列的是:第一条经脉线是足少阴经,位于腹部前正中线旁开5分之处,位于胸前正中线旁开2寸之处。第二条经脉是足阳明经,位于腹部前正中线旁开2寸之处,位于胸部前正中线旁开4寸之处。第三条经脉线是足太阴经,位于腹部前正中线旁开4寸之处,位于胸部前正中线旁开6寸之处。在胸、腹部的侧面,可见两条弯曲循行的经脉线,那是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阳胆经。肝为阴脏,胆为阳腑。根据阴阳学说,外为阳,内为阴,故足少阳胆经循行于足厥阴肝经之外侧方。足太阳经循行于背部。若单从足三阳经来看,足阳明经在“前”,足少阳经在在足阳明经之外侧,相当于腹、胸部的“侧”面,足太阳经在背部,即“后”面。符合阳明经在“前”,少阳经在“中“(侧),太阳经在“后”的循行分布规律。足三阴经在躯干部的循行路线,可看作是足少阴经在“内”,相对之下,足太阴经在“外”,足厥阴经在“中”。也可认为是足太阴经、足厥阴经、足少阴经,其经脉循行从足走腹、胸是“前”、“中”、“后”的延续。

十二经脉在胸腹、背、头面及四肢的循行,均是左右对称地分布于人体的两侧,共计二十四条。

(四)表里络属规律

互为表里的两条经脉,都在四肢末端交接,分别循行于四肢内外两个侧面的相对位置。十二经脉各与其本经脏腑直接相连,称之为"属";;十二经脉各与其互为表里的脏腑相联系,称之为"络";。阴经皆属脏络腑,阳经皆属腑络脏。如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手阳明大肠经属大肠络肺。

互为表里的两条经脉,还通过络脉互相联系,它们的经别除了共同通过所络属的脏腑外,六阴经的经别从体内走出体表之后,又合入互为表里的六阳经的经别。这样,进一步加强了互为表里的两条经脉之间的联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