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组优秀文章荐读】张若男:写作,是一场热爱

写作,是一场热爱

中山市五桂山学校/张若男

伴随着三年写作时光的结束,写作于我早已有了不同的意义。第一年,写作于我是懵懂,自己在身边大神环绕的惶恐不安下迷茫无措,常陷于无法完成任务的惴惴之中。第二年,写作于我是成长,在身边小伙伴的鼓励和帮助下渐渐掌握写作的路径,慢慢使内心收获更加坚定的力量。第三年,写作于我是思考,在写作瓶颈忽然而至的纠结中反思论文的方向,在愈行愈远的道路上静心探问。第四年,写作于我是沉淀,在三年的磕绊之下深思写作之于自己的意义。在几经回顾的今天,心底终于浮现一句话——写作,是一场热爱。

写作,不敢言爱。教研写作不同于随心所欲的心意之谈,理论的渗透让许多人在写作之初不敢轻言热爱,于我亦然。我还记得三年之前自己写作的第一篇教学设计,内容是道德与法治学科“国家好,大家才会好”一课。犹记得论文内容应该属于中规中矩,仿照的是教学参考书的设计模式。当时写作的时候根本没有想过发表,研磨论文的时候也是抱着被批评修改的心态参与其中。当然,当时的我更不敢告诉同组的老师这其实是我第一次参加教学比赛时候的一篇教学设计,因为写的真的缺乏新意。回顾过去,才发现那时候的自己一定不会想到热爱写作,因为那时候的写作于我更像是读书时期老师布置的作业,惶惶不安的完成期待不要受到老师的批评就已经很满足了。所以,胆小的我很感激第一年遇到的你们,还记得晓洁老师在路上给我发送的几页论文修改意见,还记得我们那个多学科混合的研磨小组充满了活力,还记得郭老师鼓励我们勇敢的投稿,都让我在第一年收获了数不清的动力,让我这个缺乏自信的人有了踏出第一步的勇气。现在回想起来,仍会涌起无数的感激。

写作,慢慢学爱。当勇敢的走出第一步,后面的每一步似乎都显得理所当然;当投出第一篇论文,后面的发表,拒稿,改稿都已经让人把写作开始当作一种习惯。发表第一篇论文的喜悦现在似乎还在心间,平淡的邮件内容却能够让人有一种从心底欢呼的感觉。那时候,我想自己对于写作也并未热爱,而是感激。感激写作让过去的努力成为见证,感激写作让自己的教研开始有了更多方向,写作也在慢慢让自己的教学更加的丰富多彩。我也开始喜欢写作,喜欢投稿,这时候的写作于我是教育生命中成长的重要见证。对初为人师的我而言,心底希望在教育之路上展开的教研理想终于在这时候点亮了一丝灯火。虽然很微小,但也足以让我的内心收获一丝认同。

写作,勇敢说爱。显然,写作的路并非都是坦途,瓶颈期忽然而至。第三年,伴随着毕业班,班主任工作和教学比赛的多重压力,论文写作开始让我明显感觉到写作思维的停滞,而也正是在这样不平坦的坚持中,我发现了写作于我的意义。因为在过去三年的回顾中,我发现过去一年所有的教学教研活动中都离不开论文写作的身影。写作关于大概念教学的论文让我的中考复习有了别样的精彩更感受到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写作课例类论文让自己在学科教学比赛的活动设计更加具有逻辑性和新颖性,写作教材解读类论文让我开始不断实现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并不断提升教学效率,写作教育随笔让心中的教育故事得以被记录,让常规化的课堂也不断有着新的思考。正是在与论文日益密切的关系建构中,我发现论文写作之初是任务,之后成为习惯,而现在更越来越成为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热爱。

写作,延伸热爱。当明白写作的意义,便要为写作的教育寻找无限可能。这些可能或许来自于那些艰涩难懂的理论书籍;亦或是捕捉前沿的每月杂志;也会是忽然而至的课堂生成;更可能产生于师生之间的对话搭建。新的一年,期待论文写作能够发现新的方向,学会读书学会读懂书,以课例写作影响自己的课堂,展示课堂别样的色彩;以阅读理论充实自己的论文,沉淀论文深刻的内涵,也让自己能够在写作的道路上,不断地坚持,不断地热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