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的指纹-揭示《山海经》的真实世界

转载 2018-06-23 17:49:28

【山在何处】

一般来说,包含着诸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等大量上古神话的《山海经》给人的印象是本神话书,虽然很少有人会刻意去读它。

可是如果真的打开这本书读起来,你就会发现占其中最大的篇幅的《五藏山经》却更象是一本标准的地理书!《五藏山经》一共记录了东山、南山、西山、北山和中山五大山系,含二十六座山脉。《五藏山经》的作者据说是跟随上古大禹治水的伯益,他对其中约500座山都极其认真地记录下名字,方位,里程,水文、矿产,动植物以及传说。最后还以大禹的名义作了总结:天下名山,经五千三百七十山,六万四千五十六里...出铜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铁之山三千六百九十。

《山海经》所描述的“天下”是在哪里呢?粗看答案仿佛很简单,那肯定是我们中国嘛。的确,书中有许多山的名字是我们熟悉的,比如华山、泰山、昆仑山、太行山、会稽山等等。可是如果你真的按着《山海经》的描述去找,却总是无法把它们和今天华夏大地那些同名的山对上号,而且书中的河流又流向东南西北各个方向的海中,这也和中国的地理不合。这真的是一件很奇怪的事,历来困扰了许多人,想不通为什么会这样、有些疑古派学者干脆认为《山海经》描述的只是上古人们想象中的地理。这样虽然回避了问题,但得出这样的结论多少有些无奈吧。

然而人的好奇心是很强的,尤其是在网络时代,神秘的《山海经》更是激发了许多人在更大的空间范围来探求它的奥秘。如果你去网上搜索,就可以找到关于《山海经》地理范围不下十来种说法。其中有小到在我国的某些省之内,大到覆盖整个亚洲大陆,甚至说是就是整个世界:比如西山经是非洲,东山经是美洲,北山经是欧洲,而南山经则是澳洲。

那么究竟只是想象,还是某处真实的地理呢?由于某种机缘巧合,我也加入了研究《山海经》的行列,而且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竟然得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一个新结论。下面就把我的发现分享给大家。

【昆仑山·不周山·石门·西次三山】

我的探索从西山山系的第三座山脉即西次三山中的昆仑山开始。之所以选择昆仑山作为第一个破译点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昆仑山特征比较明显,在《山海经》中有多处描述。二是昆仑山号称万山之祖,具有巨大的文化影响力,寻找昆仑山本身就是一件意思重大的事情。

研究表明《山海经》中的昆仑山、确切地说叫昆仑之丘,就是如今非洲东非高原西部、刚果民主共和国境内的维龙加山脉(VirungaMountains)。为什么那么确信昆仑山就是万里之外的这么一座大多数中国人都不熟悉的山脉呢?首先《山海经》中有“南望昆仑,其光熊熊,其气魂魂”的描述,显然昆仑之丘一带有非常活跃的活火山。而维龙加山脉由八座火山组成、其中两座是至今尚十分活跃的活火山,并因之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山海经》又载“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的特征,所以这还不是一般的活火山、必须是火山口可以接近又有熔岩湖的那种。这样的火山熔岩湖其实是非常罕见的,全世界只发现六处,其中三处在太平洋岛屿上、一处在南极大陆、一处在埃塞俄比亚,最后一处,或许也是最著名的一处就是维龙加山脉八座火山之一,位于其外侧的尼亚贡戈火山。当然还有其他特征,比如该山脉是包括尼罗河和刚果河在内四条河流的发源地,有基伍湖这样几百米深的所谓“弱水之渊”等都是有力的佐证,具体在我的博客“《山海经》中的惊天秘密”一文中有详细的描述。

维龙加山脉的最高峰海拔高度4500米,较周边的相对高度则有惊人的3300米(对比我国泰山相对高度为1300米)。火山喷出的气体仿佛是可以通天的天柱,火山口内又有永不凝结的赤热熔岩,四条大河在此发源、山下又是东非大裂谷形成的数百米深的大湖,这么一座神奇的山作为昆仑神山应该是当之无愧的。

维龙加山脉不仅和《山海经》的一致记载,我找到了又一个关键的证据,发现它和另一本千古奇书《穆天子传》中的周穆王远游所至的昆仑之丘也完全一致。《穆天子传》中的昆仑之丘,还有一些《山海经》中没有提到的特征如珠泽、悬圃,舂山等也能在附近一带找到,具体可参见我的博客“为千年奇书《穆天子传》正名”。自《穆天子传》随《竹书纪年》一起在汲冢出土,一千多年来人们因为不知道这昆仑之丘究竟在何处,对周穆王昆仑之丘一事将信将疑,差不多将《穆天子传》这本书归入小说一类了,但现在看来应该也是基本真实可靠的。

定位了昆仑之丘后,向东根据书中记载的里程可以定位另一座名山,非常神秘的不周之山,有共工怒触不周山的神话故事。周,就是全、遍。什么样的山是不“周”的呢?一开始我非常认同一种观点,即不周山应该是一座火山口残破的火山,并且在著名的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附近找到了梅鲁火山作为不周山(当然也有网友认为乞力马扎罗山是不周山)。但这两者距昆仑山的里程和《山海经》的描述都有不少误差,而《山海经》的里程数据大多是非常精确的,不大可能在描述这么重要的山时发生偏差。

最终我发现不周山其实另有奥秘。这一带地处东非高原,而东非高原的整个外形呈卵形,这就是一个“周”。这个“周”虽近乎完美,却也有一处缺陷使其“不周”。就在东非高原的东北角,可以清晰地看到,高原的山体被有着“地球最深的伤疤”之称的东非大裂谷撕开了一条深深的口子。而不周山就是在这个切口处一座标志性的山、即位于乌干达和肯尼亚交界处海拔4300米埃尔贡山,肯尼亚第二高峰,其相对高度更是超过3000米。

再从昆仑之丘向西定位另一处神秘的景观:积石山的石门。石门当然不可能真的是一个门,从“河水冒以西南流”的描述来看,应该就是一处瀑布。从昆仑之丘依《山海经》向西经山行1200里(约480公里)处,那里真有一处瀑布。而且这可不是一般的瀑布,它是位于刚果河(即书中的黑水)著名的基桑加尼瀑布,绵延近百公里,号称世界最长的瀑布群。刚果河是仅次于亚马逊河的世界流量第二大河,在石门刚果河上游河水化为瀑布跌落高原,也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极其壮观。

定位了昆仑之丘、不周山和石门三处地标后,可以在图上画出西次三山大致范围。它是西山经中最长的一列山系,从崇吾之山到翼望之山,共二十三山,六千七百四十四里,大约是2800公里。

【北次三山·碣石山·孟门·太行山·王屋山】

西山经的山在非洲,那么北山经里的山会不会也在非洲呢?接下来破解的北次三山是北山经里最长的山脉,而且包含了我们中国人熟悉的太行山和王屋山。

虽然叫北山,北次三山的走向却十分特别,是先北,再南、再东、再北,其中还有一些是水路。真的一下子让人猜不出这会是哪里的山。

但从西次三山我们知道尼罗河发源于昆仑山,而尼罗河就是从南往北流的。那么北次三山中由南向北的水路会不会是尼罗河呢?

顺着这个思路,我终于找到的第一个参考点:碣石山,就是埃及古都卢克索尼罗河对岸的Theban山,也就是著名的帝王谷所在地。这座山整体如同一块巨大的平卧着的墓碑石(碣石)挡在尼罗河北上的路上,让尼罗河在此转了一个180度“几”字型的的大弯。按《山海经》,从此处往北水行900里(约380公里)应是一个大湖(泰泽)。实际情况怎么样呢?顺尼罗河而下将近400公里不到一点的地方就是一个连通着尼罗河的大湖。这个湖就是开罗附近自古就出名的美丽斯湖(LakeMoeris),目前有200平方公里,而在古代曾有近2000平方公里。

确定相关的河就是尼罗河后,又可以定位第二个参考点:孟门之山。“门”前面说过就是瀑布,孟是首的意思,那孟门就是尼罗河上游维多利亚湖出口的第一个瀑布(千万不要和如今从下游算起的尼罗河第一瀑布搞混了)。有了这两个参考点整条太行山就基本定位出来了。我发现王屋山就是大裂谷西支阿尔伯特湖西岸如今称为蓝山的山脉,其东面陡坡直落湖畔有1400米的落差,确实可以称得上“高万仭”。后面还经过有“冬夏有雪”的空桑之山,应该在尼罗河的另一个源头埃塞俄比亚高原。

北次三山也是整个《山海经》里最长的山脉,共四十六山,一万二千三百五十里,大约是5200公里,推测是大禹从昆仑之丘附近出发巡查尼罗河各源头后再北上到达入海口的行程。此行程庞大,故称“太行”,但从地理上不完全属于一个山脉。

【东次三山·水路·流沙·】

《山海经》最令人困惑的就是这东山中的东次三山,六千九百里约近3000公里。大禹在东次三山的行程非常有特色,先是二千里由北向南的水路,然后再是由西向东一千里的水路、最后又是二千多里由北向南的水路,整个行程呈半个H形。中间和末尾还有八百里的流沙,而这流沙古今中外无一例外被认为是沙漠。虽然非洲有的是大河和沙漠,但东次三山经描述的地理场景实在难找。据说曾有美国学者考证东山经是在美洲,再加上《山海经》里有动物的描述和美洲犰狳比较接近,所以东山经在美洲差不多在网上成定论了。

我也一度脱离非洲,去临近非洲的沙特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平原寻找东三次山,但也未果。后来我想大禹所行的天下应该是个整体,其行程不大可能在各大洲之间跳来跳去,同时也考虑到古人出行的能力,我还是坚持在非洲一个地方寻找,首先关注前面介绍过的呈半个H形的水路,然后再解决流沙。

通过仔细观察非洲的水系,终于某一天发现以前光注意河流是一个重大的误区。著名的坦噶尼喀湖(世界第六大湖)其实也是由北向南的水路,同样狭长的非洲第三大湖的马拉维湖一直到赞比西河入海也是一段由北向南的水路,这两段水路都很长,前者的东南端和后者的西北端还东西相望,中间隔着一个鲁夸湖,但这三个湖都不相连。我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三个湖都在大裂谷上,会不会在几千年前是相连的呢?查了一下鲁夸湖网上的资料,发现这个内陆大湖其实不是我们地图看到的那样有固定的大小,而是随着流入水量的大小而变化,在历史上确实连通过坦噶尼喀湖和马拉维湖!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假定,在大禹治水那个洪水泛滥的时代,这三个湖一定是相通的。基于这个假设,从基伍湖附近测量一下到赞比西河入海口附近的水路,一路的走向和里程竟然完全符合东次三经!

那么流沙又是什么呢?顾名思义是流动的沙子,所有的《山海经》的研究都说是沙漠,但东非大裂谷一带又不可能有沙漠。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大裂谷中两侧高山受雨水雪水冲刷下来的沙石堆积在峡谷中形成大面积的沙质河床,而这些河床常年随水流而动,飘乎不定,是为流沙。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刚果和卢旺达之间沿着大裂谷的界河,经常因为沙质河岸变化而改变,令两国政府头痛不已。原来这才是流沙的真相!《山海经》又云“流沙出钟山”,钟山就是西三次山中的钟山,离昆仑之丘不太远,为什么流沙会首先出现在那里呢?这个现在也可以解释得通了,回过头去看西次三山经,发现钟山就在大裂谷西支开始的地方。

【南次二山·会稽山】

已经知道西山、东山和北山的位置后,这南山的大体位置并不难猜到,应该就里非洲最南端南非一带。我选择首先破解其中最长的南次二山,七千二百里,有我们熟悉的具区(即太湖)和会稽山(相传是大禹所葬之地)。但关于具区只知道在浮云山的北面、会稽山只知道“山四方”,没有更多特征描写,所以南次二山也出人意料的难解。好在会稽山以西500里有一座更有特征的山叫成山,这座成山“四方而三坛”。三坛,应该是有三座形如酒坛的山峰吗?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南非找到一处叫“三姐妹山”(Threesisters)的景点就有这样三个象酒坛的山峰(见下图),在N1N2高速公路交汇处,位置正好和预想中成山的位置一致。在其东边大约200公里(500里)处则有一座底部呈长方形,如同金字塔般的山峰,这是雄伟的Sneeuberge山的四座主峰这一,应该就是会稽山了。从成山往西,也确有一处上千平方公里的大型季节性湖泊叫Verneukpan,以鸟类聚集著名,那应该是具区(“有鸥”)了吧。

定位了成山和会稽山后,再据《山海经》的里程和方向,不难发现这南二次山实际上就是蔓延整个非洲南部标志性的大陡坡山脉(GreatEscarpment)。

【大地的指纹】

从历史记载分析,最初《山海经》不仅有文字,而且有图叫《山海图》。最早给《山海经》写注的晋朝名士郭璞应该见过山海图,他说:'图亦作牛形’,又说'亦在畏兽画中’,意思是山海图看上去是牛的形状,又象是畏兽的样子。畏兽是传说中的神兽,好像也不只一种兽,但据《山海经》中的描述,好些都是独角兽。

估计很少有研究者能理解这两句话背后隐藏着的重要信息。让我们来看非洲地图。当我们的目光投向在长长的赤道以南的下半部时,看起来象一头牛的脸;而当目光投向东部突出的所谓“非洲之角”时,看起来又好像是头独角兽。郭璞所言非虚!遗憾的是后来《山海图》失传了,如果真的有幸能见到,现代人一定能一眼看出,这不就是非洲嘛!

当我们把上面四列山脉标记在同一张非洲地图上,还会有惊奇地发现:西次三山、北次三山以及东次三山相交于大地中心昆仑山的附近;而在南北方向,从北次三山到东次三山,再到南次二山,更是首尾相连,从地中海岸边贯穿整个非洲大陆直达最南的印度洋海岸。这些山脉就是大地的指纹,千百年来一直隐匿着《山海经》的秘密。

在《五藏山经》的结尾,大禹说“天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这一直很是令人困惑,大禹是怎么知道这天下有多大的呢?当我试着从北往南把北三次山、东三次山和南二次山的里程相加,不可思议的事情出现了。这三条纵贯非洲山脉的总长度竟然是26450里,和大禹所说的26000里极为接近。如果要追求完美,可以去掉图中最后往上翘的“小尾巴”,即南次二山一开始从柜山到长右之山的450里,那是西北往东南走向的,确实可以不算在南北的里数中,这样算下来就正好是26000里!我想当年禹在走遍天下后,应该也是看着类似的这样一张地图才可能得出天下南北之里数(不过遗憾的是大禹如果知道东西里数尚不清楚,也许需要破解更多的山脉)。

至此,关于《山海经》描述的地理究竟在哪里,基本上可以下这么一个判断:它既非虚构的世界,也不是散布在世界各地,而是实实在在集中在古代非洲。相信今后对书中更多的山脉的破解会不断完善并支撑这个结论。当然我们也可以进一步追问为什么大禹所知的天下竟然不是别处而是非洲呢,这里应该还藏有上古的更多秘密。

海色清澄(微信号femtoyang )

2018年六月二十三日于海上九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