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特辑】马立新:破解基层卫生健康发展瓶颈难题

马立新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

县域是我国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近年来,山东省将县域卫生健康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坚持标准引领、县域一体,大力破解基层卫生健康发展瓶颈难题,努力推进基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 马立新

聚焦问题 确立发展原则

山东省基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现状与全国基本一致,总体服务能力偏弱,优质医疗资源不足,面临公益性保障不到位、积极性调动不充分、体制机制僵化等瓶颈问题,难以适应新时代群众健康需求。特别是乡村两级,是短板和弱项最为集中的地方。山东省聚焦问题短板,确立基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原则。

一是坚持功能回归。立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功能定位,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以及部分疾病的康复、护理服务,向医院转诊超出自身服务能力的患者,并接收医院向下转诊的患者。

二是坚持标准引领。标准引领,主要是立足于需求导向,明确基层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方向,提升基层卫生健康资源品质,满足新时代健康需求。标准引领,不是单一、单向的引领,而是全方位、立体化的全域引领。微观看,包括基础设施、设备配备、人才队伍、科室设置、服务内容等多方面的达标;宏观看,包括资源标准、服务标准、工作标准、评价标准等各领域的标准化;立体看,包括基本标准、推荐标准等不同层级的达标。通过标准引领,可以逐步优化供给质量,从低水平供给,到有效供给,直至高质量供给;可以逐步实现机构提档升级,服务提质增效,人才提能扩量。

山东省坚持以国家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推荐标准”为引领,按照既量力而行、又适度超前的原则,创新提出界于“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之间的“省提升标准”,因地制宜、分级引领、统筹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档升级,努力在追求高标准中创造更多优质供给。

三是坚持县域一体。县域一体,主要是针对基层散、乱、弱、小等问题,紧紧围绕县域这个治国理政基本单元,以县域为单位重塑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构建上下联动、医防融合的县域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其中,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是重要抓手。纵向层面,要推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统一管理,化解碎片化、不协同,实现上下联、信息通;横向层面,要促进医保、财政、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增加财政投入,深化医保基金倾斜支持、支付方式改革,调整服务价格。

重点推进 实现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山东省坚持标准引领、县域一体,接续实施两轮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年提升工程”,助推基层卫生健康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一,在“强”字上下功夫,构建县域整合型服务体系。

县级:发挥县级机构龙头作用,强化特色科室和骨干人才的培养培训。发挥医共体牵头作用,建立完善县域内开放共享的影像、心电和医学检验等中心,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建立县级质控中心,进一步提升县域医疗服务和管理的同质化水平。

乡级: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规划期满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达到基本标准,70%达到省提升标准,20%达到国家推荐标准。在涉农县(市、区),支持200所乡镇卫生院将服务能力提升到二级医院标准,打造成为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在城区,全面推进社区医院建设,以县为单位实现全覆盖。

村级:以2.5公里服务半径为宜,建成以中心村卫生室为主体、一般村卫生室和村卫生室服务点为补充的,公益特色鲜明的村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形成15分钟健康服务圈。

经过一系列的改造升级,山东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服务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二,在“稳”字上出实招,建立保活并重的运行保障机制。

保到位:大力推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一类财政供给、公益二类绩效管理”经验做法。推动落实政府办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和经常性收支差额补助。推动落实医保总额控制指标向基层机构适当倾斜等政策。积极推进基层机构诊疗、手术、护理等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调整,提高医疗服务收入占比。

活起来:按照“两个允许”要求,合理确定绩效工资总量和水平,推动基层机构人员收入逐步达到县级医院同职级人员水平。推动实施“县管乡用”“乡管村用”人才机制,推动落实基层卫生人才公开招聘、岗位设置、职称评聘、收入分配等优惠政策。制定“业务院长”选派长效机制,培育选树齐鲁基层名医。设立基层首席公共卫生医师,每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1至2名专兼职公共卫生医师。

“十三五”时期,山东省基层卫生发展经费累计投入615.5亿元,同比翻了近一番。每千人口基层卫生人员数达3.52人,乡镇卫生院医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提高10个百分点,村医执业(助理)医师化率达38.7%,基层卫生职称单独评审、高级岗比例预期达到20%。

第三,在“合”字上做文章,优化基层机构基本功能定位。

机构整合,提升县域服务水平:在深化改革上,坚持保公益与增活力相统一,完善人事管理、资源配置、财政投入、医保支付、价格调整和薪酬分配等机制,形成政策合力。在资源配置上,错位集约发展,推动县域医疗卫生服务整体绩效提升。在服务提供上,以居民健康为中心,以慢性病为主线,着力打造预防、治疗、康复、护理服务链条。在管理模式上,坚持统分结合,提升县级机构管理水平,实现紧密型医共体内同质化服务和管理。在监测评价上,按照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评判标准和监测指标体系,定期监测评估。

医防融合,优化服务模式:体系融,由医联体发展到紧密型医共体,再到健共体;管理融,医院、疾控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融合发展;队伍融,家庭医生团队(医 护 公卫)、基层公共卫生医师、高血压和糖尿病医师培养相融合;阵地融,家庭医生工作室(门诊)、服务点、健康驿站、基地和中心建设相融合;服务融,临床、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全流程融合;绩效融,实行团队绩效、效果导向;信息融,推动数据联通共享、互相印证、综合评价。

信息聚合,提高服务效能:完善县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形成融合公共卫生、电子病历等数据的电子健康档案。远程医疗覆盖全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中心村卫生室,推动基层检查、上级诊断。

当前,山东省医共体建设已实现县(市)全覆盖,全省基层卫生诊疗量始终保持在60%左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评价名次始终居于全国前列。

下一步,山东省将紧紧围绕群众健康需求,继续坚持标准引领、统筹县域,切实把健康“守门人”制度建立起来,加快实现“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

整理  本刊记者 宁艳阳

审核  孔令敏  张士国

制作  中小卫2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