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耙红薯的记忆

耙红薯的记忆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红薯是我们那一代农民的主要粮食。记忆里,老家的农民主要种植红薯和玉米,而红薯又是农民度过冬、春两季的“救命稻草”,没有红薯,真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

霜降时节,农田渐失生机。那些经不住霜打的其他农作物早已入了粮仓,只有红薯依然孤独地留守在地里,继续着它的生长。一场秋霜过后,原来墨绿色的红薯叶都被染成了黑褐色,红薯似乎一夜间失去了生命的色泽。但在农民眼里,蜷缩着的红薯叶落在垄沟里也是宝贝,人们手拿笤帚把薯叶扫得一干二净,这可是喂猪的好饲料啊!

红薯半年粮。我三叔是多年的生产队长,对农事是行家里手,还总是亲自带领社员下地干活,事必躬亲。在社员的心目中,我三叔很有威信。三叔一声令下,看看吧,生产队的红薯地里挤满了男女老少。年纪稍大些的用镰刀割红薯藤,年轻的劳力用大锄挖,他们配合的相当默契。挖红薯是一种精细活儿,会挖的一锄或两锄挖下去,一个个红彤彤的红薯就被整个兜出来,不散不伤,煞是好看。不会挖的,两锄三锄挖下去,不净不说,而且挖出的红薯尽是伤口,齐齐的创面向外渗着乳白色的汁液,让人深感遗憾和惋惜。如果有人接二连三的把一块块好端端的红薯切成几瓣,人们就发笑,笑声活跃了气氛,冲淡了人们劳作的疲劳和生活苦涩。当然,那时最高兴,最无忧无虑的还是我们这些十来岁的孩子。我们头上戴着用红薯蔓编成的帽圈儿,嘴里嚼着用衣服角或红薯蔓擦去泥土的红薯,在地里跑来跑去,常常为谁的父母挖出的红薯块头大而喋喋不休。有的干脆顺着父母挖出的红薯垄到前面去找蘑菇大的地方,猜想下边的红薯到底有多大,盼望着能拿到第一名,好在小伙伴们面前炫耀显摆。现在想来,挖红薯之所以能引起我们那么大的兴趣,全在于它的块根深埋在地下,这一部分的大小又可以在地上显现出一点半隐半现的迹象,引起了我们极强的好奇心,不像落花生,把果实全部隐藏起来,让人看不出一点端倪,也就少了我们猜测的兴趣;也不像玉米、谷子,把果实全部展示出来,让人一览无余。

红薯挖完之后,生产队长便按一家一户的人头、工分来分红薯。红薯分到各家,人们就挑选好的红薯放入地窖,有镐伤的红薯就擦成白薯片晾干或蒸熟后再切成片在房瓦上晾晒,这时你看吧,每家房顶上简直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也成了麻雀们每天的大餐。

我常忆起耙红薯的那段童年时光,红薯是我们那个年代的特殊符号。其实,耙红薯是拾荒的一种。每每想到“拾荒”这个词,我脑海中就浮现出苍茫,空旷的田野和孩子们在田间地头弯腰低头、细心搜寻红薯的样子,就暗暗地佩服起先发明这个词的人。那个年代,我们什么都拾,譬如拾柴火,拾麦穗,拾玉米等。而拾红薯对我们来说有一种别样的吸引力。放了学,把书包往家里一扔,扒着水缸喝上几口凉水,小伙伴们便三五成群,争先恐后地跑到翻挖过的红薯地里去了,一锨接一锨地挖起来,一锨下去,总盼着能翻出一个惊喜,一个欢笑。尽管已是深秋,天气已凉,小伙伴们却个个干得满头大汗,把褂子脱下来,架在自己的编织筐上,甩开膀子挥锨猛掘,直到天黑得再也看不见了,才比比看谁挖得多,嘴里还嚼着红薯奔回家去。直到地上霜冻的时候。队里的红薯地几乎被我们翻了遍。

说到耙红薯,有一件小事,我至今不忘。那年我刚十来岁,一天下午,到生产队的一块红薯地耙红薯。那块地显然已被人翻过,红薯少得可怜,连小拇指大的红薯毛毛都少见。天快黑了,才拾到几块红薯。我们回家的路上,走到生产队场院旁边,有个年龄大点的小伙伴看了看旁边的红薯窖,说出了一个让我现在想来都惶恐不安的办法。我的任务是负责放哨,空荡荡的场院静得可怕,我提心吊胆的东张西望着。不一会儿,半筐半筐的红薯被提了上来。那个带头下地窖的小伙伴,按人数把红薯平均分成几堆,临装筐,他还和小伙伴们互相拉了勾,发誓谁也不能把秘密泄露出去。那一次比我以往耙的红薯多了好几倍,背起来沉沉的,压的我直不起腰来。回到家,母亲问我红薯在哪块地耙的,咋这么多?我脸红红的,支吾着说了生产队另一块地的名字。好在母亲并没有注意我的神色,也没深究,只是叹口气,说:“有的社员拿着队里的东西太不当回事,丢下这么多,多可惜!"当时我不敢正视母亲的目光,心里像压了重重的秤砣。这是我一生都不会忘记的让我愧疚的事。

今天,红薯作为农民主食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耙红薯的场景却让我终生难忘。

插图/网络

作 者 简 介

郭怀福,北京密云人,自去年7月至今先后在《作家荟》《邺城文学》《文斋堂》《今日作家》等文学平台发表散文、诗歌、小小说、杂文、随笔共60余篇。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何爱红  孔秋莉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0)

相关推荐

  • 挖红芋

    "红芋"是陕西省关中地区,咸阳市北塬人对"红薯"的习惯叫法,无论是"红芋""红薯""红苕"" ...

  • 【灵璧记忆】生产队里的记工员

    记工员 文/乡村农夫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不在是地主.富民的私有,农村成立了大队(村).生产队,农民聚在一起,集体劳动,每年到年终才分红,这么长的时间段,谁出勤了,谁缺勤了,队长也记不清 ...

  • 散文| 滑头三爷最有名

    燕山诗文 滑头,意指藏奸耍滑,属贬义词.滑头有区别,有人说话办事为人滑,有人干活滑.滑,有人滑的深藏不露,有人滑的表面肤浅. 三爷姓王,在家行三.三爷滑,是干活滑,且滑在众目睽睽之下.三爷高高的个子, ...

  • 看《平凡的世界》才理解,我妈的小伙伴为什么被饿死了

    小时候,我妈经常给我讲她小时候的事情,讲的最多的是没粮食吃饿死人,上海知青在她们大队插队的一些事情. 01 那时,我都把这些当成故事听,印象最深的是我妈的小伙伴小九,我妈说我应该叫她九姨. 九姨和我妈 ...

  • 你经历过或者听老人讲过生产队的故事吗?(乙说)

    在头条中,我发现总有那么一些人对那个时候的人民公社及生产队的集体化进行恶毒攻击漫骂,用大锅饭,养懒汉,社员出工不出力,天天搞学习搞阶级斗争,还有甚至说土地和一切生产资料属于公社干部所有,社员交的口粮款 ...

  • 回忆昔日生产队 (散文)

    文香花开 感恩一路同行! [文香花开]平台是一个旨在为文学.朗诵爱好者提供展示才华的纯文学有声平台,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大力倡导正能量作品,文香花开,花开有声!愿你在这里找到心灵的归宿-- 回忆昔日生产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想起那些年出工的日子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想起那些年出工的日子   山东  张新岭   "出工"这个词,在我们胶东姜山大洼一带,具有特定涵 ...

  • 【潘鸣散文】农 事 启 蒙

    农 事 启 蒙 文/潘鸣 那个年代,城乡泾渭分明,差异深如鸿沟. 而我和我们家却偏巧处于两者之间的"模糊地带"此话怎讲?这样描述就清楚了:我父母是公办教师,我们一家六口人(含四兄妹)的身份因 ...

  • ​【西散原创】夏永军作品 | 月娥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母亲说月娥嫁到夏家湾时,还好好的,一点 ...

  • 【散文】阎锦文/知青屋的那些记忆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微信版 阎锦文 1969年,几个十七八岁的镇江知青,先后下放到姊妹桥插队落户. 刚到乡下,我们被分散在小队干部家里搭伙.安云和建生姐弟俩,住在贫协组长开 ...

  • 名家名作:零三一四

    零三一四 姚增华 这是一个极其平常的日子,我早早来到了我的办公室,日常性地抹桌.扫地.夹报纸后,端起茶杯正要开始工作时,快递员送来了一份快件.我接过快递件不慌不忙地把它打开,只见里面装着一份发黄的&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