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经历让我“强壮”
冬歌文苑
经历让我“强壮”
文||夏海银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读完这两句《论语》后,结合自身在工作中的所见所闻,人际交往中的所遇所思,不禁苦笑地摇摇头。回想起二十出头时的毛头小子不知人、不识人所带来的碰壁与哀伤,让人痛彻心扉。再次重读《论语》和回忆那段过往的惨淡经历,不禁让我思绪繁杂,感慨万千。借此写一段感悟,聊表心意。
“不患人之不已知”与“人不知而不愠”相呼应,修身养性的根本目的在于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净化和自我提高。对任何人而言都是一样,别人不了解自己,对自己来说只是少了一个“朋友”,或者是“知己”,损失不大。而“不知人”却严重很多,后果甚至可以用可怕来形容。
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是想告诉我们,不了解他人是正直还是邪恶,不明善恶美丑,不知是非曲直,后果是十分严重和可怕的。
“不知人”并不是不认识某人,而是对人的道德品质、爱好志趣、性格见识等了解得不够准确,对其人格、性格、情感、才能了解不够全面。也可以说,认识是片面和肤浅的,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出现了错误的判断。倘若如此,要是把重要的事情托给他,不但难以达到预期目标,还可能会适得其反,满盘皆输。孔明挥泪斩马谡是典型之一,而综观历史上的知名人物,深受此害者比比皆是。
人是群居动物,终究离不开同类。人生在世,与人交往必不可少,而知人是与人相处、交往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一门极为繁琐复杂、高深莫测的大学问。孔子认为,不论是为人还是处事,知人是首当其冲,极其重要的。
人之初,性本善,也可以说性本恶。性本善是指人出生便自带的灵性良心;性本恶也是人自带的,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教育熏陶,“恶”的一面逐渐被灵性良心所取代,取代的大小,决定了人是为善,还是作恶。
人是极为复杂的情感动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要想做到真正知人,孔子便提出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载?人焉廋哉?”
思想决定人的行为。“视其所以”是了解一个人的先提条件,看他的行为表现,是乐于行善,还是为非作恶,行善即君子,作恶是小人。对照这个标准,对人的品行道德可以有个初步的判断。
俗话说“日久见人心”,要想真正了解别人,观察对方的行事动机和方法尤为重要。“观其所由”是从长远的角度去观察别人,观察“小人”,看他是被逼无奈还是灵性良心缺乏,灵性良心缺乏就会为一己私利而坑蒙、拐骗、偷抢,甚至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体察君子,要看他是真心向善的无私奉献,还是虚情假意的沽名钓誉。
“察其所安”告诉我们,只有真正了解别人内心的善恶以及志趣所在,才能了解他人的价值取向和安于什么心。
现实生活中,口蜜腹剑、包藏祸心之人大有所在,真正做到表里如一,不欺暗室的人,少之又少。孔子的知人智慧,由小见大,见微知著,从日常生活的细枝未节全面深入,由外向内陆观察。运用此法即使别人的城府极深,极力想将自己的真实想法掩藏起来,只要我们细心观察,一样能让其露出“狐狸尾巴”。
语言是最表面的东西,最不靠谱。思考与感悟了这些,让我明白了自己在与人交往时,所产生的误与犯下的错。我识人能力不足,很难在较短的时间把握其价值观和志趣,做不到“察其所安”,有时甚至连“观其所由”都无法很好的保证,只是肤浅地通过对方的言行举止,对其有个初步的判断和认识。等过段时间了解了他的做事动机和处事方式,自己多半已经上当了。如此说来,在成长过程招的“苍蝇”,碰的壁,是必然的结果了。
社会是所“大熔炉”,语言是个“大染缸”,感悟是罐“除锈剂”。在美好世间走一趟,感谢熔炉里磨练,语言上熏染,感悟中净化,这些经历让我更加“强壮”,懂得了留有余地和讳莫如深的道理。而独处守住心,众处守住嘴,对每个来说都尤为重要。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夏海银,安徽庐江人,90后,爱好读书,音乐和文学写作,多篇文章刊发于网络文学频道。
长|按|二|维|码|关|注
以爱与青春为名,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公众号 hyd19671125
微信号 hyd196711
邮箱183074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