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穴:脊中
脊中为经穴名(Jǐzhōng GV6)。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神宗、脊俞。属督脉。脊即脊柱,中即中间,脊柱古作二十一椎,穴在第十一椎下,正当其中,故名脊中。脊中穴主要用于脾胃及腰脊疾患:如急性胃肠炎,腹胀,腹泻,呕吐,胃溃疡,胃神经痛,小儿痢下赤白,黄疸,肝炎,腰脊强痛,小儿疳积,风痫癫邪,精神分裂症,泄泻,癫痫,脱肛,腰脊强痛,胃痛,不嗜食,反胃,吐血,痢疾,便血,痔疮,不得俯仰,腹满,感冒,增生性脊椎炎,胃肠功能紊乱等。
脊中穴的别名
神宗(《太平圣惠方》)、脊俞(《太平圣惠方》)。
出处
《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折使榆臂齐肘正灸脊中。
穴名解
脊即脊柱,中即中间,脊柱古作二十一椎,穴在第十一椎下,正当其中,故名脊中。
脊为椎骨,《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注:“脊骨者,脊膂骨也,俗名脊梁骨。”中,中央之义。脊柱共有21椎,本穴在11椎之下,适当其中,故名之。
所属部位
胸椎
脊中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脊中穴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1胸椎棘下凹陷中。
脊中穴位于脊柱区,当后正中线上,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伏卧取穴。
脊中穴位于背部第十一、十二胸椎棘突之间。
脊中穴的取法
俯伏或俯卧,于后正中线,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凹陷处取穴。
脊中穴位于脊柱区,当后正中线上,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伏卧取穴。
俯伏坐位或俯卧位,先取约与两肩胛骨下角平齐的第7胸椎棘突,再向下摸4个胸椎棘突下方凹陷中取穴。
快速取穴:两侧肩胛下角连线与后正中线相交处向下推4个椎体,其下缘凹陷处即是脊中穴。
脊中穴穴位解剖
脊中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浅层主要布有第十一胸神经后支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棘突间的椎外(后)静脉丛,第十一胸神经后支的分支和第十一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深层有胸神经后支和肋间后动脉背侧支分布。
布有第十一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第十一肋间动脉后支。
脊中穴的功效与作用
脊中穴具有健脾利湿、宁神镇静的功效。
脊中穴有健脾利湿、解痉固脱作用。
脊中穴有温补脾肾之功,主治泄泻腹满,不嗜食,痔疾便血,小儿脱肛,黄疸,癫疾,痫证,腰脊强痛。脊中穴与悬枢功用略同。
脊中穴主治病证
脊中穴主要用于脾胃及腰脊疾患:如急性胃肠炎,腹胀,腹泻,呕吐,胃溃疡,胃神经痛,小儿痢下赤白,黄疸,肝炎,腰脊强痛,小儿疳积,风痫癫邪,精神分裂症,泄泻,癫痫,脱肛,腰脊强痛,胃痛,不嗜食,反胃,吐血,痢疾,便血,痔疮,不得俯仰,腹满,感冒,增生性脊椎炎,胃肠功能紊乱等。
腰脊强痛,腹满,不嗜食,小儿疳积,黄疸,脱肛,癫痫,感冒,增生性脊椎炎,胃肠功能紊乱,肝炎。
刺灸法
刺法
斜刺0.5~1寸,局部有酸胀感,深刺时有触电感向两下肢放散。
灸法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言禁灸,灸之令人怄偻。因其处肌肤薄浅,易于深灼。髓灼则偻矣。
脊中穴的配伍
脊中穴配中枢、足三里、悬枢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脊中穴配涌泉治癫痫。
脊中配肾俞、命门、中膂俞、腰俞,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主治腰闪挫疼痛。
脊中配足三里,有补益气血的作用,主治眼暗,头昏。
按摩
用拇指指腹常按揉脊中穴,可治腹胀、腹泻、痔疮、脱肛、便血等肠腑病症。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腹满不能食,刺脊中。黄疸,刺脊中。腰脊强,不得俯仰,刺脊中。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风痫癫邪,温病,积聚下利。
《针灸大成》:主风痫,癫邪,黄疸,腹满,不嗜食,五痔便血,温病积聚,下利,小儿脱肛。
《类经图翼》:小儿痢下赤白,秋末脱肛,每厕肛痛不可忍者,灸之亦无妨。
《针灸聚英》:素问刺中髓为伛,行针宜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