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又见余秋雨
又见余秋雨
——《中国文脉》读后
张守权||黑龙江
按照遥远的文字指引,构成最豪迈的想象,最深邃的思考;最入微的观察,最用心的倾听;最精细的梳理,最洒脱的超越。余秋雨是也。
与高山共俯仰,与沧海同呼吸,与白云同翻卷,与日月同阴阳。中国文脉也。
《中国文脉》一书,在秋雨先生出神入化的妙笔下,在遨游时空的穿梭中,让中国历史的一条条涓流,汇聚成泱泱大泽;让几千年的文化绿洲,绽放出万紫千红;让创造文化的一代代先人,如基因复制,神奇再现。看,他们一个个从远古走来,从四面八方汇拢而来。盘膝而坐,侃侃交谈,对酒当歌,潇洒自如。他们时而开怀大笑,时而仰天长叹,时而悲悯掩泣,时而挥毫展卷。就这样,中国文脉通络了,五千年前的文化,在笔墨间欢快地流淌开了。
五千年前,黄帝,也就是目前发现中华初始文字(甲骨文)的一千四、五百年前,猜测中的华夏文明始创。再经历尧、舜、禹等一代代明君的延续和“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等一个个神话传说,来到了焕然一新的文明时代,既殷商文字的出现。书中阐述:“十九世纪末,列强兴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文化像水,而领土像盘,当一个盘子被一块块分裂,水怎么盛得住”?此时的中华文明,大有“濒临灭亡”之势。也恰在此时,“甲骨”文横空出世。
“我想,一定是华夏先人强烈地感知到了,他们的后代正面临着可能导致万劫不复的危难”“他们显然有点生气,掷出甲骨提醒后代:这是多少年的家业了,怎么会让外人糟蹋成这样”“他们甚至愤怒了”!随之,二十世纪初,在中华大地一片浑浊中,出现了一串研究甲骨文的名字,他们中由王懿荣牵头,后面接续的有刘鹗、罗振玉、王国维、蔡元培......正是这一群前仆后继的文化学者,对华夏文字的发掘、保护,整理、编译,方奠定了中华文化根植中华、自成一脉的基座,并由此窥见了中华文化的灿烂、绚丽!
继而,有了“诸子百家”, 有了《诗经》,有了《史记》,有了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有了长长的一串“千古风流人物”,有了排列整齐的一餐餐文化盛宴,留给后人品评、咂舌。
不得不说,余秋雨先生在编写故事时,不免要揣摩书中人物的心理动态,添加一些自己的理解和描写。我感觉这正是他以此让笔下人物鲜活起来的灵动之情,并不抹煞历史的真实面目,亦非画蛇添足。请看:“那一次在郑国的新郑吧,孔子与学生走散了,独个恓恓惶惶地站在城门口。有人告诉还在寻找他的学生:‘有一个高个儿老头气喘吁吁的像一条丧家犬,站在东门外。’学生找到他后告诉他,他高兴地说:‘说我像一条丧家犬?真像!真像!’”这样的描述,让你忍俊的同时,一个活脱脱、可爱、迷人、受人尊敬的孔老头呈现于读者面前。
任何负责任的学者,在涉足历史题材的写作时都会有种芥蒂,担心对古人评头品足会有失尊重或难免偏颇。这就首先要求写作的人阅读大量的史料,从浩瀚的史料中获取案例,充实自己的笔端。尽管如此,在动笔刻画某一历史人物、描述某一事件时,也难免会枯燥乏味。那是因为你笔下的留痕不过是别人嚼过的馍,而被你再嚼过一遍而已。
那么,秋雨老师笔下的历史人物是靠什么有滋有味、活灵活现的呢?
本来,他已经在烟波浩瀚的书海里与笔下人物多次相遇,有过交流、沟通,但又觉彼此间总是缺失一种心灵上的感应,亦或缺少亲近感。原因何在?他在反复思考、斟酌并痛定思痛后,毅然于事业巅峰时做出抉择。放弃官职,摆脱尘埃,走进荒野,走进废墟,走到古人面前。即便“大漠孤烟直”“万径人踪灭”,他也要走,也要去。正如老师自己所讲:“考察废墟,更有意思的是连接废墟的路。”于是乎,在黄沙扑面的莫高窟,在冰冻三尺的黑龙江,在“千里江陵”的白帝城,在漠北沙丘的月牙泉,在急流浩荡的都江堰,在西南大山的苗族寨......徜徉着,仰望着,凝视着,思索着,交流着。他感觉到了,触摸到了,领悟到了:那些看似神秘、颓败的废墟,当你真正走进它们,与它们对视的时候,一切遥远都在瞬间拉近,一切模糊都在瞬间清晰,紧接着一个个人物鲜活了起来,相互的交流顺畅了起来。
这又是什么?是文化。
是文化,为陌生驱走羞涩,为路途厘清障碍,让偏颇迈入详实,让遥远走进眼前。
这就是余秋雨先生的《中国文脉》。
最后,还要啰嗦一句:诸位,如果你也想捋一捋中国文脉,那就拿起这本书,亲身感受伟大中华——璀璨辉煌的文化吧!
图片/网络
作者简介
张守权,退休,现居哈尔滨。军旅十八载,战友之情甚笃。如今:年过花甲,闲赋于家;时尔润笔,未显章华。百聊之余,漫步天涯;随心题记,权且涂鸦。无心栽柳,初露萌芽;偶见于报,网刊也发。国运祥通,恩泽华夏;生活美妙,尽显余暇。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主 编:冬 歌
执行主编:蔡泗明
责任编辑:吴秀明
邮箱183074113@qq.com
征 稿
征稿要求:散文、杂文、小说、诗歌等,一般在四千字以内。必须原创,必须首发,欢迎自带插图和配乐,15天内未收到用稿信息的可转投其它自媒体。文责自负。
稿件请用word附件形式发至:183074113@qq.com,并注明姓名、笔名、微信号、作者简介及照片。从即日起,给作者发放稿酬,文章刊出一周后通过微信发放,请加主编微信hyd196711。稿费全部来自赞赏,20元以上(含)的80%发给作者本人,其余留为平台维护。七天内阅读量超过一千的,另奖励20元;超过两千的奖励50元。
原创作品在本公众号刊发后,视为作者自动授权,本公众号有权择优稿件汇集公开出版。其他网络平台转载本公众号作品,需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