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读懂曹操,不足以谈人生。
曹操是谁?是“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的纯臣,还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奸雄?是感慨“生民百遗一”的仁人志士,还是“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的冷血屠夫?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浪漫诗人,还是“用法峻急,有犯必戮”的无情政客?以上都是。
曹操最大的魅力就是他足够丰富、复杂、矛盾的人生经历和谜之操作,不读懂曹操,不足以谈人生。
滚烫青春热血,快意仗剑天涯
早期的曹操,是“任侠放荡,不治行业”的街溜子,是不安现状的理想青年,滚烫的热血充斥肺腑,纯真的理想支配大脑。宦官的权势束缚不了追求,士林的排斥磨灭不掉渴望,曹操要手持青春热血浇灌的剑,斩破这乱世的迷障藩篱。
我的青春我做主,与宦官贵戚割裂。曹操放荡不羁到什么程度?年少时为了继续肆意玩耍,就用假中风的手段欺骗叔父,削弱叔父在父亲那里的信任度。
二十岁刚当上洛阳北部尉,就诛杀夜行的蹇硕叔父,要是知道蹇硕可是宦官大佬,而且曹家本来就是宦官之家,且不论此举背后的政治动机,单其勇气和果敢就值得赞扬和认同。
而且,这只是个开始,曹操转任议郎后很快上书灵帝“陈武等正直而见陷害,奸邪盈朝,善人壅塞”、“说三公所举奏专回避贵戚之意”,转任济南相后又用雷霆手腕整治了依附贵戚、贪污腐败的长吏。
至此,曹操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已然明了,因为这种态度和立场已经通达于东汉末年的最高权力中心:我,曹操,反感宦官,不惧贵戚!
在笔者看来,早期的曹操更像是一个理想的热血青年,不拘礼法,藐视世俗,言直行果,朝气盎然。为了还政天子和天下太平,曹操不计后果,敢于向东汉末年宦官和外戚两大顶级权势群体亮剑,无愧青春,不负热血。
而且,在笔者看来,这种热血和浪漫深刻影响了曹操的一生,否则怎会写出《气出唱》和《观沧海》。各位读者朋友,这像不像年轻时候的我们?不服从家长老师的管教,不屑于按部就班的刻板人生,总是梦想着有一天能用我们的激情去改变世界。
心向光明,脚踏黑暗,曹操何去何从
曹操在屡屡碰壁后还是不是曾经那个少年,有没有一丝改变?是坚定的心向光明,拥抱理想,还是脚踏黑暗,同化成世俗的军阀?
东汉末年权力体系分为三大块:外戚、宦官、地方士族,背离宦官外戚后,拥抱地方士族似乎成为曹操的唯一选择。然而外戚和宦官的权利又都与皇权密不可分,拥抱地方士族与拥护皇权存在某种逻辑上的对立,这种对立是终曹操一生都解不开的难题。
黄巾起义和董卓废帝是曹操与士族携手的基础前提。
黄巾起义
黄巾起义后中央集权的解除党禁和废史立牧政策强化了地方士族的实力和权力,让地方士族成为一个个的割据势力,并有着左右天下大势的巨大能量。董卓废帝突破了绝大多数人的底线和游戏规则,成为地方士族和曹操的公敌。
对于热血曹操来讲,干掉董卓迎回天子以定朝局是当下第一要务。所以他回到陈留散尽家财,招募了五千士兵与袁绍等地方士族开始了讨卓大业。
董卓
然而地方士族各怀心思,都不肯真打,“日置酒高会,不图进取”,曹操一番慷慨陈词也没发挥出什么效果,那就自己打,热血曹操不是白叫的,于是“士卒死伤甚多、为流矢所中、得夜遁去”、“士卒多叛”。
自己的家底打光了,借的家底跑光了,凄惨不凄惨?彼时袁绍等人又搞了一个“立虞为帝”,恶心不恶心?曹操抛家舍业的来,玩命的打,苦苦的劝,到头来发现这群礼仪朝纲的士族压根儿就没把皇帝当回事,废立只看需要,不管规矩,曹操的人生理想彻底破灭了。
袁绍
宦官乱政,外戚无能,士林虚伪,试问天下谁能与我曹操共襄大业?既然理想无用,道义不堪,那咱们就利益为先。至此,曹操把丰满理想剁成骨感现实的肥料,养成实用至上为所欲为的权谋大树。
这像不像在现实中屡屡碰壁的我们?当走上实践理想之路起,我们就开始踩坑,踩完工作踩生活,踩完生活踩未来,我们无力的发现一个事实:应对世界的变化已然如此艰难,况论去改变世界。
总有一些绝望人在历经伤心事后痛定思痛,收起幻想和矜持,务实得去迎接一切吧,让我们在红尘世界愉快的一起玩耍。
浪漫情怀与实用至上的纠结反复
曹操本就是个不屑世俗的人,在对东汉末年几大顶级权势群体集体失望后,他开始了利益至上、实用为王的人生旅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曹操一些不时的反常操作总能暴露出他的浪漫情怀。
曹操可以狭隘冷血至极。为报父仇而屠戮多城,以至于“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但为了至上的利益,曹操也可以宽容忍耐。
张绣降而后叛,杀其子侄爱将,但在其叛而复降时,曹操可以不咎过往,与其结成儿女亲家。官渡之战,众多手下与袁绍暗通曲款,曹操可以直接烧掉往来信件。张邈叛变时,曹操让毕谌自行离去,后来再次抓获毕谌仍然委以要职。
在笔者看来,以上均是曹操出于政治利益最大化而采取的措施,是彻头彻尾的政治手段。然而有时候,曹操的手段很难说是出于纯粹的政治目的。
比如放走煮酒论英雄的刘备,放走阵斩颜良的关羽,比如“公临祀绍墓,哭之流涕;慰劳绍妻,还其家人宝物,赐杂缯絮,廪食之”,对故友宿敌袁绍的感怀等等。
无论是《三国志》、《后汉书》类的正史、《裴注三国志》中收录的野史,还是《三国演义》类的小说,对曹操或褒或贬,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肯定曹操的浪漫情怀和豪放气度。
在现实生活中,朋友们是否也常常纠结着面对一次次的人生抉择?得失只在一念之间,风雨之后未必会见彩虹。有时为自己的私心而愧疚,有时为自己的公心而不值。漫漫长路,又有几人不是独行客?
不吹不黑,唯物论史
笔者无意陷于曹操的评价之争,吹也好,黑也罢,又有多少评价是毫无私心的?想必大都融入了自身实践出来的固有感观。以史为镜,可证衣冠。如果镜子放斜了,照出来的衣冠未必公正。
曹操的功过都有,而且色彩鲜明,但不可因功掩过,也不能因过废功。真希望大家能够以公允客观的眼光,唯物辩证的方法去读一下曹操,那是有益的。
因为曹操复杂而矛盾又极其出彩的一生是一个巨大的宝库,能给我们以指引,给我们以警醒,能让我们跨越时空长河去谈心对话,去寻找得意时的缰绳,去寻找失意后的慰藉。不读懂曹操,不足以谈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