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出现自汗、盗汗、多汗,是身体发出警报!5个方法对症下药

小卢今年45岁,经常患伤风感冒,一感冒就是一周多。

每次小卢到医院看感冒时,经常主动跟医生说要输液,认为输了液感冒就能好得更快,这一次因为季节更替,小卢又因为感冒来看医生了。

小卢在输液时觉得自己头脑晕眩,冷汗直冒,输完液下来摸一下背部全是湿漉漉的冷汗。几天后感冒已经痊愈,但是小卢却出现了盗汗的现象,每晚醒来全身是汗,衣服经常被汗湿,半夜要起床换一次衣服。

正常人全身皮肤都会出汗,但出汗过多就会形成多汗症。那小卢的这个盗汗是什么汗呢?在中医看来,出汗除了盗汗以外,还分好几种,待妙姐跟大家一一说清楚。

中医认为,出汗和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出汗可以排毒,又能调节体温,适当出汗对身体是有好处的。但是,如果经常大量出汗,说明身体有异常,应该引起重视。因此,根据不同的情况,中医将出汗分为了以下几种类型:

1、自汗。不管冬天还是夏天,不管在室内还是室外,不管运动还是静止,都是汗流不止,主要与外感风寒、肺气不足和气虚有关。

2、盗汗。晚上睡觉醒来,满头大汗,甚至衣服也被汗水浸湿了,说明身体阴虚内热或气血亏虚。

3、黄汗。有的人流的汗是无色透明的,在衣服上干了之后不会留下痕迹。有的人却会流黄汗,当穿白色衣服的时候,会留下一道道黄色的印记。一般来说,经常流黄汗的人多属湿热体质,肝不好,导致胆汁淤堵,随汗液排出体外。

4、战汗。具体表现为全身大汗淋漓,好像洗了个冷水澡一样,同时伴随着发热、口渴、心烦、战栗等症状,多数是正胜邪却导致的,即急性热病。

5、多汗。出汗量异于常人,经常动不动就满头大汗,有的人还出现低热或怕风的症状。大部分多汗是由于植物神经紊乱导致的,常见于肥胖、甲亢、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

汗多也要学会分清再调理

所以,流汗多不能一股脑地认为是盗汗,要根据不同的症状,分清出汗的类型和原因,再进行调理。

对于自汗的人来说,需要益气固表、清里泄热,常用玉屏风颗粒、柏子养心丸等中成药或黄芪、淮山、五味子等中药治疗。平时还要适度运动,运动强度不宜过大,进行太极拳、瑜伽、散步等可以达到微微出汗目的的运动即可。

对于盗汗的人来说,应该滋阴清热,同时补益养血敛汗,可以选用当归六黄汤、麦味地黄丸等药方,也可以尝试银耳红枣汤、参苓粥等药膳方,甚至可以按摩三阴交穴、血海穴等穴位。

对于黄汗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解决湿热的问题,治疗一般以清肝利胆、清热祛湿为目的,常用的有茵陈五苓散、芪芍桂酒汤、桂枝加黄芪汤,也可以用夏枯草煲水饮用。

对于战汗的人来说,宜益气回阳、固脱敛汗,因此可以选用参附龙牡汤,如果还伴随有口渴难耐、舌苔发红等症状,可以与生脉散合用。

对于多汗的人来说,发病机制主要是交感神经异常兴奋所引起的,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比如,调整饮食结构,注意营养搭配,温阳固本;规律作息,早睡早起,不要熬夜;加强锻炼,强身健体。

这些部位异常出汗要注意!

除了要注意不同类型的全身性出汗,还要注意,有时候只是身体的某个部位出汗比较多,同样也暗示了身体的健康状况。

头部:大吃大喝之后满头大汗,而且腹胀、口渴,多数是积食引起,需要减少食量,多吃清淡的食物。

手心:手心多汗、发热,口干舌燥、心烦意乱,多是阴虚热引起的,应该多吃一些滋阴食物。

胸口:胸口多汗,常见于脑力工作者,经常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导致思虑过度,从而引起食欲不振、失眠多梦、精神倦怠等症状,导致心脾虚损。

出汗是人体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适当出汗对身体有益。当出汗异常时,我们也要提高警惕,及时调理,避免疾病侵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