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诗第32讲

体物·密跗

高2第2讲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明志和神情,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体物和密跗。先请大家查几个字:

打开韵典,输入一个“体”字,得到的答案是:体 拼音:tǐ  韵部:荠

體(体),会意。从人,从本。古代“体、軆”是两个字,“体”是“劣”,又指粗笨。身体本是“軆”,形声。从骨,豊(lǐ)声。今简化为“体”。本义:身体。

体和礼这两个字,其右边形状和笔画在繁体字、小篆等文字中,是完全一样的。不同的是左边部分,礼为示字,体为骨+豊、身+豊,分别写作“軆、體”。而我们今天看到的体字,实际读作bèn ,同“笨”,粗壮的意思。简化字以后,这三个字,都写作“体”。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个体物的体=體,从骨从身。大家看截图:

大家注意看这个字,骨头旁边的那个字是什么呢?是豊,豊=曲+豆。

曲,《说文》象器受物之形。

豆,象形。甲骨文字形,形似高脚盘,或有盖。汉字部首之一,从“豆”的字或与食器有关。或与豆类有关。本义: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皿。

输入豊,得到礼,会意。从示,从豊(lǐ)。“豊”是行礼之器,在字中也兼表字音。本义:举行仪礼,祭神求福。其实,从这个字形我们就可以开出来,后面的那个豊,从字形上来看就是一个高脚盘的器物上放着祭祀用的东西,那个“曲”字上面的两竖就很像香烟在那里飘。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曲”有曲折的意思的来由。香烟,左边多了就会自动到右边来,飘来飘去的,总不会离开那个中心太远,这就是曲。

下面我们正式开始今天的内容:体物和密跗。

体物和密跗这两个炼字的章法是从东汉就开始的,到东晋的时候就开始流行了。然后,到南北朝的时候,宫体诗,齐梁体,永明体诗,就表现得非常明显,唐诗当然就继承了这点。所以说体物和密跗并不是唐朝才有的。

密跗是指起承转合四个步骤实际完成之后,每个步骤,能从不同的角度,强烈的冲击读者,这种冲击是褒义的冲击,非负面意义上的冲击。目的是倡导一种大众皆认可的价值观,而要实现这样的结果,就必须体物。

体物具体有两点要求:

(1)超越风景之上

律诗创作,不能只是写作简单的风景,还必须有超越风景之上的礼。所谓简单的风景,意思就是只有风景,而无其他超越风景之上的深层次的内容,这个内容就是“礼”。无礼的作品不能算是很成功的作品。直到现在我们现代汉语里还有“休得无礼”等用法,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看看那个“体”字,骨头旁边那个字是什么呢?对了,就是礼。右边加个骨头的“骨”表示要从骨子里开始,就要符合“礼”。軆=身+豊,是指身体里外都要符合豊,軆、體表示从里到外都符合礼的要求。

那么,什么叫礼呢?举例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法规规定,为了保证法庭的特有气氛和特殊秩序,开庭之前应由书记员当庭宣读法庭纪律。这些纪律包括:不准大声喧哗,未经审判长许可不准提问,未经法庭许可不准摄影、录像;公园里会“禁止践踏花草”;公共场合禁止吸烟、禁止随地吐痰等等,这些就是“礼”。礼,是社会交往中,人们也必须遵守一定的规矩和准则,是为了体现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有风范,这样是为了保证文明社会得以正常维系和发展。从狭义上讲,礼,指的是一个时代的典章制度;从广义上讲,礼,指的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由于受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时代潮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既为人们所认同,又为人们所遵守,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各种符合礼的精神、要求的行为准则或规范的总和。礼的发展史就是中华文明的发展史。

体物,就是要求律诗中所选之物,也必须符合礼。就是说,所选之物,要体现一种特有的风范,遵守一定的规矩和准则,目的是能呈现一种和谐,套用我们现在比较流行的一句话来说,就是要传播正能量。

体物一词,不是要对物进行大肆渲染和修饰,大肆渲染和修饰是初学者的一大顽疾。很多人误以为作品少了修饰,读者就会读不懂,就不能体现自己的水平,而实际上,这样做是不可取的。正确的方法是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 直接呈现物象的本来面目,而不是轻易地下结论,所有主观的修饰,渲染和结论性的东西,都是属于小辨,小辨不如见端,见端不如见本分,小辨而察,见端而明,本分而理。相信大家都知道应该如何取舍。

诗词作品,以体物为上,这是魏晋以来未曾改变的共识。唐朝诗人们在这一点上继承得非常不错,我们来看例诗:

沿溯非便习,风波厌苦辛。

忽闻迁谷鸟,来报五陵春。

岭北回征棹,巴东问故人。

桃源何处是,游子正迷津。

例1

云海泛瓯闽,风潮泊岛滨。

何知岁除夜,得见故乡亲。

余是乘槎客,君为失路人。

平生复能几,一别十余春。

例2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例3

我们在讲明理的时候我们说过,这些诗中的物象,除了它们的表面意思以外,还有更深层次的本分方面的内容。沿溯,除了是水的意思之外,还有顺流逆流的意思,《水经注》中有“沿溯九渡”之说。云海呢?除了是云,还有高、远、空等含义;至于例3中的“鸡黍”,除了表面招待客人的饭菜的意思外,更是有更加深层次的汉语,《后汉书·独行传·范式》就有关于它的典故。后以“鸡黍约”为友谊深长、聚会守信之典。结合我们自己实际写诗填词来讲,只知道用这样那样的字去修饰物,而不懂得“体物”,不懂得物之礼,就是浮于表面。当然,我们并不反对自然的修饰,但修饰一定要从属于自然、服从自然,一定要能体现一种物的本来面目。这就是章法,这就是炼字。

(2)进入草木之内

写风景,是一个相对较大的范围和视野,写草木,相对是较小的范围。写草木需要进入到草木里面去,具体做法就是去感受草木,去了解草木之“本性”。俗话说,人之初,性本善。写律诗的时候,我们要深入草木内部,去挖掘草木的内在的本性。例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草木之枯之荣,就是草木内在的自然,写诗填词的时候,要走进这个自然之中。

举例:孔子《孔子家语·在厄》:芷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这里,孔子没有直接渲染兰的高洁、清雅的特点,而是深入兰的内在,如果孔子不是这样走入兰的内在,兰也不会有后世的君子之意。作为古往今来中华文学第一人,孔子的这个走入,不仅仅是在兰这种植物方面的走入,同时,开辟了一条写作之路。紧随其后的,就是屈原。屈原的“兰芷幽而独芳”、“浴兰汤兮沐芳”、“蕙肴蒸兮兰藉”、“疏石兰兮为芳”等写兰的句子,无一不是走进兰,无一不是对兰的观察和了解。屈原正是基于体物之章法,从而得到了这些兰的结果。这就是草木方面的走入(进入)。屈原之后,相隔千年的宋朝,蒋捷的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李清照的红藕玉簟,皆是这种体物章法的实际表现。

无论是超越风景之上,或是走入草木之内,见字即可知道物的大致共识。即使需要主观进行修饰,这种修饰的选择,前提必须是服从且符合自然的修饰。在自然这个方面,任何牵强的修饰、甚至是脱离自然的修饰,在写诗填词方面来说,都是不可取的。

炼字方面,我们前面讲了群聚,这个是从句子方面来说,指的是句子中物相互的关系。今天所讲的体物,单纯的指物,这点,与群聚是不一样的,属于更加细致的炼字内容。这个细致,就是超越风景之上和进入草木之内,使物自然的东西得到升华,而不是人力强制性去升华。更准确地说就是不言悲而用物让读者感受到悲;不说喜,而通过物让读者感受到喜。简单的讲,不以自己的情感去左右读者的情感。即使是自己的情感,也是通过物之体去传递。物,就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唯一的纽带和桥梁。只有这样,才能见端,只有这样才能如同蒋捷通过芭蕉而传递的坚定信念,通过流光而传递的至上至厚之德。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自孔子之后,“浮云”这种天上的物,身外之物,就有了不贪富贵的含义,然后富贵就开始有了身外之物的含义。钱财乃身外之物等诸如此类的句子,在孔子之后,大量的出现。无论怎么去说,但其含义,皆同孔子原来的含义一样,“浮云”的根本内涵丝毫未有改变。

再用“水”来举例,在唐诗中,无数的唐朝诗人们,在用到“水”这个字的作品,多达一万余首,这个量,是非常的大。实际阅读这些唐诗,我们可以很清晰的读到,唐朝诗人们在使用“水”这个字的时候,几乎都没有今天的人说写的那样,波澜壮阔,势若滔天,相反,唐诗中的“水”都是很普通的水。但就是这种普通的水,就体现上善若水的“德”;赏雨茅屋的“雅”等等,这正是因为“体物”这个章法的体现。

体物之礼,就是要“诗言志”。但是,志的种类有很多。成为一个富翁,做善事接济有困难的人,这算不算是志呢?当然是。但究竟怎样成为富翁,坑蒙拐骗偷可以吗?显然谁也不会认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因此,诗言志,是符合“礼”的志,这样的志,才会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和发展,这样的志,才是符合整个社会普遍共识的。如果不是体物,而是直接写出志向,这个就是浮于表面的,过于直接,是大白话。律诗,是不可以大白话的,诗有诗的语言。从体物而志深志远,言正而厚,被魏晋称作为写诗之最高境界。用我们通俗的话来讲,体物的过程,其实就是托物言志的过程。

体物,是比兴中比的具体章法,不是简单的比喻,而是物指本身所包含的内在含义。这种内在的含义,并不是我们自己个人所赋予的,而是历史长河中被被继承被弘扬的闪光点。每一个民族都有其传统的美德,这种美德肯定是被称赞和歌颂的,诗,毫无疑问,具有这种歌颂的性质。正如中华民族的祖先被传诵的是美,而非丑。甚至到了完美的程度,尽管我们说人无完人,但如女娲神农等无疑都是完人,这就是传颂的结果。因为,他们被代代歌颂并流传,以至于后人是读不到他们的缺点的,哪怕是仅仅一点点。这就是传统文化中,美被歌颂,恶不会被歌颂的原因。所以,诗言志,诗言正。诗,与恶无关。

具体到我们自己写作律诗的时候,无论如何,体物是必需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一首中处处都需要体物,更不是逢物必体,因此,大家切记别误以体物越多,作者的水平就越高。在诗中的物,有四分之一左右,或者五分之一的物能做到体物,就可以了。

那什么叫密跗呢?

密跗是指起承转合四个步骤实际完成之后,每个步骤,能从不同的角度强烈地冲击读者,这种冲击的前提是“体物”,而不是直白的呐喊。冲击是褒义的冲击,非负面意义上的冲击。目的是倡议一种大众皆认可的价值观。

密,从甲骨文字型来看,即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溶洞,引申为凡类似于这种溶洞状的物,比如筒状的花朵。跗,指脚与地或底最为接近的部分,本义指脚底及脚底所触之部分,有点类似于脚印。密跗,指起承转合各步骤,能如进入溶洞一样探索到其中共同的内在,这个共同的内在,不是从字的外表能看出来的。体物和密跗,与我们前面讲的明理不同。明理是需要溯本求源;体物和密跗是要求超乎风景之上或进入草木之中,并不要求去溯本求源。

魏晋在说到密跗的时候,用花朵来举例。花朵都有个底部,属于花瓣共同拥有的,只有一个;而花瓣却有很多。没有哪种花瓣只有一片的。通常我们看到的都是花的花瓣,而不是花的底部(密跗),这个比喻十分恰当,用在写律诗方面比较合适。如果说整首作品是一条“根”,那么起承转合就是这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四朵花,共有四个密跗。

沿溯非便习,风波厌苦辛。(介绍地点)

忽闻迁谷鸟,来报五陵春。(所见的景)

岭北回征棹,巴东问故人。(加入人的活动)

桃源何处是,游子正迷津。(加入比,升华)

例1

云海泛瓯闽,风潮泊岛滨。(地点)

何知岁除夜,得见故乡亲。(时间,人)

余是乘槎客,君为失路人。(感叹)

平生复能几,一别十余春。(总结)

例2

起承转合四个步骤中,每一个步骤,就有一个花底(密跗),具体点讲就是:起句上的物,表面上看是毫不相干的,但实际上他们都是一朵花上的花瓣,这些花瓣,从表面并没有什么共同点的支撑,但是,只要我们用手顺着这些花瓣往下走,在花瓣的底部,是能找到一个交点的,这个交点,似有却无,说没有吧,我们确实用手用眼睛就能找到它,说它有吧,当我们把这些花瓣一瓣一瓣掰下来的时候,却什么也不会留下,这就是密跗。密,就是有,但是表面看不见,要经过探索才能知道其中的秘密,跟溶洞一样。密跗在一个步骤中有且只有一个,不可以有两个,如果有两个,就是失败。做到了这点,对群聚的帮助也会很大,密跗能使群聚更加清晰。上面的几首例诗可以清楚地看出,起承转合各自有不同的侧重,独立性相当明显,相互之间没有任何的交叉和重叠,都是从四个完全不同的角度着手,正因为如此,诗成之后,才做到了从四个不同角度冲击读者。

我们现代人写诗,不太注意非物字的用法,甚至过度依赖词组(二个字或更多)去写作律诗。正因为在对字的使用和对词组的使用方面的偏向,使作者自己更依赖词组。举例说,桌就是桌,并不是非要加个子字成为“桌子”才完整,实际上,桌,一个字已经非常完整,子是明显多余的。

再比如我们在初级年级学过的“对”。通常查字典很难得到一个准确的释义。不外乎使用“对比、对方、对答、对决、对抗”等等解释,实际完全没有对“对”字有过一点释义。按照这种解释,“对比”实际上解释的是“比”的含义,“对方”实际解释的是“方”的含义;“对答”实际解释的是“答”的含义;“对决”实际解释的是“决”的含义;“对抗”实际解释的是“抗”的含义。结果导致“对”这个字,出现了多种含义,无一例外的均是另外一个添加字的含义,没有一个是“对” 字本身的含义。这样就导致诗写出来以后,理解起来总有似是而非的感觉,或者需要作者去使劲解释才可以讲得通。类似情况,在欣赏唐诗及唐朝之前的作品时,当然就难以避免出现误读误解,进而对欣赏唐诗的美妙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完全就是张冠李戴的误解唐诗。这种做法当然是不可取的。

因此,密跗对“认字”提出了尽可能准确的要求,以前我们作业要求尽可能少使用词组,正是基于此。唐诗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在字的使用方面,且不论准确与否,就数量来看,今天的人在写诗填词中,使用词组多而使用字少;对比的是,唐诗使用字多而使用词组少。字多者优,词组多者劣,尤其是五言诗,一个分句本就只有五个字,词组放进去,所占据的空间必然压缩字的空间,如果你这里一个词组,那里一个词组,那这首诗就变得很死了,动不了了,都是物,这样的诗就无法灵动。

密跗这个章法具体的要怎么运用呢?

(1)要深入剖析字义。例如,我们在切的时候,不仅要切出字的发音,更要切出字的含义。《唐韵》《广韵》《平水韵》等等韵书,除了声音的标注以外,更有字义的训诂。如《康熙字典》一样。

这才是“切”的整个含义,而不仅仅是切出读音来那么简单。这个切,举例说,如同大家熟悉的印章,往纸上一盖,就有痕迹,这就是盖章。纸上的印记,当然不是印章本身,而是印章的反映,这种就是没有雕削而细节处皆同原章。这就是密跗的要求。

(2)合理搭配物和非物。在物和非物一类字的使用上,要学习李白的“浮、游、落、故”等字的使用方法,具体来说,就是它们都是同一花底上的不同花瓣,共同组成一朵花。要准确把握好字义,特别是非物一类的字。物,相对比较简单,用起来也容易许多。

(3)巧言。巧言是为了创造或增加作品的耐读性。如同耐看的花朵一样,使欣赏者不忍挪动脚步。巧=工+丂。工,甲骨文字形,像工具形。“工”、“巨”(矩)古同字,有“规矩”,即持有工具。丂,古同“考”,考,象形。本义:工匠的曲尺。有老人的意思。巧,从工,丂(kǎo)声。“工”有精密、灵巧义。本义:技艺高明、精巧。

巧,不是狡辩或诡辩,如:诸葛亮舌战群儒,就是巧言,而不是狡辩或者是诡辩。巧,从工,是规规矩矩。比如巧手,指的是手工方面不仅熟练同时拥有超过别人的技术水平。当然不是乱来的。这样才能够在具体创作的时候,把那些物象串在一起,让我们欣赏到美丽的诗篇。

(4)见貌。这个意思是说,读者读到作者的诗作,可以通过字或句子而看见外貌,如同看见花朵一样(既然是花,那就肯定是能带来美感的,但是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直接说花有如何如何的美)。如“风吹草低见牛羊”,如浮云、落日,其貌无须解释,就可以见到。先见其貌,而先体物,而后密跗。否则,连貌都看不到,当然就是不可能密跗了。貌之不存,境将焉附。

密跗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即知。

即知(1):指见字而知自然。这里的自然,不仅是指万物的自然,亦包括道的自然,包括历史记载的真实,以及历史的共识。举例说,春夏秋冬无一不是自然。水往低处走还是自然。孔子是圣人同样是自然。忠、孝、节、义皆是自然,爱国是自然。因此,切不可以为自然就是自然界的物。

即知(2):指作品能够给读者带来知识,比如天文知识或地理知识或历史人物知识或历史故事知识,总之,通过作品使读者受益,这样去写作律诗,毫无疑问,会增加读者对作品的关注度。如:芭蕉,樱桃,青山,白水等等。

即知(3):通过作品给读者带来对诗歌正面的评价,引导读者向仁,向善,向德,向美,对读者有正面的影响,导致读者阅读的倾向性朝向诗歌转化,哪怕该转化仅仅是一点点,甚至微不足道,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就是诗言志,诗言正。说的是诗词作品要呈现美的东西,而不是负面的东西。因此,写作律诗的认真一点,对读者的影响就会同时增加一点,涓涓细流,终成大海。

这节课,我们讲了如下内容:

1、什么叫体物

2、体物有哪两点要求

3、什么叫密跗

4、密跗这个章法要怎么运用

5、密跗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请大家根据这些内容,仔细阅读讲义并运用到自己的律诗中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