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鸦分析|零利率之下债券市场的多空之辩

能否承载避险需求。


研究员:阿司匹林
出品:涂鸦研究所

3月16日,美联储终于是将最后的“弹药“打空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0-0.25%的超低水平再加上7000亿美元的量化宽松计划,指望借此托住下跌的底,无奈的是美股开盘不到十分钟,便再次触发熔断机制。

并非是美联储不了解市场,而是它给不了市场需要的“特效药“!

正如我在首次触发熔断的时分析的那样,COVID-19与石油减配协议的崩盘只是表面的两个导因,背后的真正因素是美股长久以来形成的巨大泡沫。

道指自2009年3月9日的6440点以来已经持续了长达11年的牛市,离最极端的30000点可谓是近在咫尺,但是没有长期上涨而永不下跌的市场,物极则必反。这颗埋藏了11年之久的“雷“,借由这两条导火线,终究是被引爆了。

而如果你真的了解市场的话,你就会明白所谓“双降“,它可能会锦上添花,但绝对做不到雪中送炭。

美联储的双降利好的只是大体量企业,而美国超过80%的公司则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无法得到有效的便捷融资,再加上此前频繁发债制造股市虚荣的假象,最终会产生的结果便是连环暴雷,互相踩踏。

因此,接二连三的熔断造成影响最大的市场中,债券市场应该获得足够的重视。

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历史,在上世纪70年代末的美国大通胀时期,所有被广泛视为资产类别的债券都被普遍认为是“无效凭证”,但在1979年底到1981年左右,在Paul Volcker的指导下,一个新的巨大的债券牛市诞生。

如今,市场正经历着一段通缩时期,到处都是看多债券的人或者机构,鉴于股市的通缩走势,以及对美国经济在2021- 2022年跳水的预期,这样普遍看涨的认知我认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但是理解不代表着认同,我个人认为看涨债券是错误的。

首先,负利率是一种隐藏风险的扭曲定价,如果低于零,现金所有者实际上要支付一笔“保费”。因此,它并不能刺激经济增长,因为它会立即减少手中可自由支配的收入。

并且负利率还隐藏了风险,逻辑是当你付钱给银行或发行机构时,他们将你的现金存放5年、10年甚至20年,你却无从得知这些银行或实体在期限结束时是否能够兑付或者是否还存在。连本带利的赔本买卖,风险不可谓不高。

再者,自零利率或低于零利率出现以来,已经过去好几年了。学术研究仍然还不能完全推测这项政策的总体影响。

但至少我很难理论上推测零利率可以刺激经济增长、鼓励储蓄和投资的逻辑。因为如此一来养老基金和银行都无法获得足够的回报来兑现承诺的福利,同时人们还停止了消费,可用于消费的东西也在减少,结论不正恰巧与政策初衷相反吗?

不过烦恼这个问题的有大批前沿优秀的经济学们日以继夜的进行着证明与反正,我们先不要盖棺定论便是。

不过如果我的担忧成真,进一步的结果是信贷流向了最“安全“的借款人,代价是牺牲了那些中小型,那些更具创新性,但同时风险更大的企业。

此外,一旦利率降至负值,几乎不可能在不给投资者造成巨大债券市场损失的情况下恢复到正值。

最后一点重要的是,在许多已经负债累累的国家实施类似的政策,迄今在历史上都没有被证明真的具有刺激作用,甚至在病毒全球蔓延之前,零利率或负利率的经济体就已接近衰退(瑞士、瑞典、欧洲和日本)。

因此,帮助那些收入匮乏、无法支付账单、濒临破产的小型企业和个人会比单纯“撒钱“来得更实际有效,虽然那样会麻烦不少。

即使有了诸如此类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再加上价格通缩,联邦预算的赤字飙升是铁定的了。因此,在目前1万亿美元的年度赤字和22万亿美元的债务之外,可能还会在本已庞大的债务基础上再添一笔。

如果美国的利率过低,外国资金将不再像现在这样热衷于购买美国政府债券。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日本和其它大型买家似乎有可能在美国财政支出相关债务大幅上升之际撤出。

最后,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政府、消费者和银行违约的可能性会增加,违约的风险也会增加,这种可能性有着极大的确定性。参考历史大萧条时期,当时通货紧缩占主导地位,许多债券收益率飚升了。这是因为整个商业环境都被交易对手的风险和失败可能性所包围。

这样的历史可能并不安全贴合现在美国的情况,但取其梗概也足以令我们提高警惕了。

如果美国经济能够避开如同10年美国债一盘抛物线下坠的命运轨迹,中国的力量将变得举足轻重。

好消息是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以这样的低利率为当前高利率的巨额债务再融资,从而增强长期经济增长的最终前景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但我们需要警惕,过去这一年,债券市场的情况与价格泡沫非常相似,近期受疫情影响而进行的避险买盘,实际上变成了追逐抛物线/指数收益率的融涨或恐慌。这样的泡沫或许可以持续并扩大很长一段时间,但到了一定程度,它们崩溃的速度不会落后“熔断式下跌“。

这个程度可能会从现在开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