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君子不器(2—12)
俗话说,某某是有用之人,某某是无用之人。在有用、无用之间,把人当作了一个“东西”。“东西”即是器物,器物各有各的功用。
子曰:“君子不器。”
【注释】
器:器皿、器具。引申为有能力、有才能、有本事。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能只有某一个具体方面的能力。”
《易∙系辞下》曰:“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这里所说的“器”就是指能力、才能、本事。“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作为一个君子,应该致力于“道”,即以追求真理为使命,而不以实用功利为目标;既要努力学习积累渊博的知识,但又不能沦落成为实用工具。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最具理想人格的人,不是凡夫俗子。既为君子,就应该担负起治国安邦的重任,对内能够妥善处理各种政务,对外能够应对四方突发事务,如此才不辱君命。所以,孔子认为,君子不能囿于一技之长,不能只求学到一两门或多门手艺,不能只求发财致富,应当博学多识,具备多方面的才干,尤其要善于从万象纷呈的世界中悟出普通人所不能把握的冥冥天道,实现天道与本心合一,从而以不变应万变,这样才有驾驭复杂事件的能力,才能够通观全局、把握大局、掌控时局,才能担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任。
当然,君子不器并不是脱离实际而孤立地存在,因为“道”“器”不可分割,悟“道”必须在“器”中,悟“道”后还必须运用在“器”中。现实生活和工作中,只谈天道、不接地气的现象不在少数,突出表现为一些地方、一些有着远大理想的为政者严重脱离群众的现象。《中国纪检监察报》曾在2014年4月29日刊发《脱离群众的典型表现》一文,就形象地列举出各种表现:有的高高在上,欺身不贴近群众,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思想影响,与群众关系逐渐疏远;有的浮于表面,其心不牵念群众,没有带真感情为群众办事,在心理和情感上脱离群众;有的作风不正,其言不亲近群众,爱打官腔,讲空话套话,就是不会说“老百姓的话”,与群众难以亲近;有的无所担当,其行不服务群众,责任意识淡薄,对工作马虎应付,对失误疏忽不引以为戒,令群众产生不满;有的追求私利,其事不造福群众,不研究如何把工作搞好,而是打着自己的小算盘,甚至利用手中职权谋取私利,违规侵占、损害集体和群众权益。这些表现与君子之德格格不入。
密切联系群众、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是“道”,踏实的态度、求实的方法是“器”,为政者要坚持“道”与“器”的有机融合,从群众的需求出发,坚持问题导向,既解决实际问题,又总结提炼出可以推广的经验,用于更好地指导更大范围的实践,这才是一个君子应该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