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学姐的屁股有多金贵,吃瓜群众的脑瓜就有多白痴
这几天最火的“热搜话题”一定当属:清华大学发生的“恶性骚扰事件”带来了广大民众的愤怒。
有趣的是,事件瞬息万变的节奏,从性骚扰,到骚扰者网络发帖要自杀。
再到大反转,大家开始化身“正义使者”抨击“清华学姐”,甚至开始针对艺术生的指责,学习不好人品还差……
网友们的“热情”和愤怒的对象很快从“冒犯者”转向“受害者”,并有着难以控制的扩大趋势。
微博@Y雅痞P
全民指责#清华学姐 你的屁股怎么如此金贵#?
事情最初发生于学校食堂,一位女生突然大声叫喊,指责某个男生是色狼,非常强势地拿走了男生的校园卡和身份证,并随后将男生的信息公之于众。
目睹了现场以及通过网络得知这个事件的许多人,都对这个男生非常愤怒。
学校保安也像对待流氓一样对待他。
这个十八岁的男生百口莫辩,在担忧和害怕中彻夜哭泣,甚至想到只能以死证明自己的清白。
而后学校通过调查监控录像,证明男生确实是被冤枉的。
得知了真相的“受害者”女生,像是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一样,没有道歉没有解释就离开了现场。
很久之后,女生通过他人转述,告诉男生两人“互相道歉,事情就算过去了”。
女生没有诚意的态度让公众的愤怒从“冒犯者”转向原先的“受害者”,大家纷纷要为被冤枉的男生讨回一个公道,甚至有人爆出女生的照片,说她为什么“明明这么普通,却这么自信”……开始了全网对她的口诛笔伐。
民众的愤怒为何如此容易被调动?
这让我想起在盛夏爆红的《陈情令》,当知道主角魏无羡开始修习邪道,所有人都化身为正义使者,对他赶尽杀绝,为他的死拍手称快。
而当大家得知魏无羡是被设计陷害,瞬间将讨伐的对象转向前一天还在绝口称赞的人……
电视剧《陈情令》
比起去探索事情的真相,或许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为什么我们常常容易被他人的情绪牵着走?
为什么本来没有那么愤怒,看了大家的评论后越来越愤怒?
为什么我们常常用大众的思考替代了自己的思考?
情境的力量是巨大的,很多时候可能我们自己都没意识到自己在“从众”,甚至你可能认为这是你真实的想法,但是周围的情境或他人确实影响了我们的决策和行为。
《圆桌派》
“从众”的漩涡将你我如何卷进其中?
所罗门·阿希(Solomon Asch)曾做过一项非常著名的实验,想象一下,如果你是7个被试中的一位,与其他6位被试一起参加一项“直觉判断”的实验。
研究者要求你们指出,下图的3条线段中哪一条与标准线段一样长?
你可以明显看到右边第2条线段和标准线段一样长,你前面的6个人都回答了“线段2”,你觉得这是个简单的实验。
从第三次判断开始,第一个人答错了,第二个人也给出了错误的答案,这时候你感觉有些不对劲,使劲盯着线段。
紧接着,第三个人也同意了前两个人的回答,你开始问自己“是他们不对劲?还是我不对劲?”
随后,第四个人、第五个人、第六个人都同意了前面几个人的答案。
接着,到你了,研究者看着你,你开始问自己:“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是我的眼睛告诉我的正确?还是所有人都觉得正确的才是正确?”
《圆桌派》
事实上,其他六个人是研究助手,研究的真实目的是为了探讨“从众行为”。
结果表明:有3/4的人至少有过一次从众行为。
是不是觉得很不可思议?
居然有这么多的人都回答了明显是错误的答案。
或许你会质疑这个实验的意义,这样的事情根本不会发生在日常生活里,我也根本不会那么轻易从众。
看看下面这个视频:
或许电梯中的人确实没有意识到自己在“从众”,他只是觉得有些不对劲,并没有意识到是什么力量让他和大家保持一致。
除了上文中这样强大的群体压力会迫使人表现出从众行为,其实更加微小的事情也会影响到我们。
比如,一群人站着不动,抬头望着天空,其他行人便会停下脚步做出相似的举动。
一些街头卖艺者会在他们的盘子里放入一些钱,比起前方放着空盘子,会有更多行人在他们的盘子里放入钱。
再比如,我们什么时候会笑?
当然我们在开心的时候或者遇到有趣的事情时会笑,但是我们在听到别人的笑声时也会笑,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喜剧节目会在留白的时间播放一段提前录制好的笑声。
不知道你曾经有没有好奇过,似乎这个情节也不是很戳笑点,但就是莫名笑了出来。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心理学教授彼得·托特德尔(Totterdell & others, 2004)将这种现象称为“心境联结”。
人是很容易受到暗示的,所以我们对现实的看法也未必就仅仅是自己的观点。
被“从众”保护的我们是否都有罪?
“从众”并不是一个纯粹的贬义词,从众能带来很多好处。
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从众行为会增加被群体的接纳程度,也就增加了生存的能力,有利于自己的基因保留下来。
同时,与群体保持一致也能够获得人们的接纳和赞赏。
很多时候我们面临的情境比较复杂,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反应,这时候他人的行为就是我们做出反应的最佳线索。
比如,林黛玉在初入贾府的时候,贾府吃饭的许多习惯和家里不同,她就观察别人是如何先漱口、再盥手、再吃茶,再一一学来。
但是盲目从众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觑。
在电影《狩猎》中,主角卢卡斯是个中年男人,在幼儿园当老师。卢卡斯性格温和,深受孩子们喜欢,尤其是克拉尔。同时他也是克拉尔父亲最好的朋友。
在小女孩克拉尔向卢卡斯表达“爱意”之后,卢卡斯微笑着拒绝了她,却没想到这次拒绝将他的生活推到了风口浪尖。
卢卡斯温和的告诫
小女孩被拒绝后很生气,把听来的一系列关于男性性器官的言论复述给了园长,园长听后很震惊,因为他们生活的北欧小镇里,性骚扰小孩是极其严重的指控。
电影《狩猎》
园长相信小孩子是不会说谎的,她眼中的卢卡斯已然成为一个变态。
在这个影片中没有监控,卢卡斯百口莫辩,他遭受了莫须有的指责和攻击,他的爱犬被人杀死,家里被人用石头袭击,儿子在为他据理力争时也被人殴打,最让人寒心的是他在超市里的遭遇,因为性侵事件,超市里的工作人员拒绝为他服务,还攻击了他。
电影《狩猎》
卢卡斯始终为自己辩白,最终仍未得到世界的接纳。
在影片最后,卢卡斯遭遇了一记冷枪。知乎作者“李小军的电影日常”中写了这样一句话:
“任何人都可能被猎杀,任何人也都可能正在杀人。”
《海蒂和爷爷》
影片中的园长和那些攻击或指责卢卡斯的人,就像是每次发生公共事件时义愤填膺的民众,仿佛自己手握正义的枪支,要去拯救“受害者”、拯救这个世界。
当我们在人群中挥舞着枪支的时候,却忘了问问自己,我们看到的是否是事情的真相?我们猎杀的是否是真的“罪犯”?会不会有一天,被枪口瞄准的是自己?
《冰与火之歌》
我们有权选择听取来自他人的信息,也有权选择融入群体、认同大家;同时,我们也有权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对周围的信息进行甄别和判断,而非全盘接纳。
不去猎杀无辜的人,不要让我们的正义成为盲目的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