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里的淄河

○淄水

A1

△淄水出泰山莱芜县原山。

淄水出县西南山下,世谓之原泉。《地理志》曰:原山,淄水所出。故《经》有原山之论矣。《淮南子》曰:水出自饴山。盖山别名也。

淄水,古淄水今称淄河,发源于今莱芜东北原山,沿今淄博市区南部鲁山北麓流向东北,至牛山西侧汇入天齐渊,折向东流,再折向北,流经临淄城址东侧。在南北朝以前,淄水是汇入时水(今称乌河)后直接人海,至隋唐时期改行今小清河下游河道。至宋金之际,始汇入上中游河道,形成小清河水系。淄水之名见于《尚书禹贡》。相传大禹治水时,此水所流经地带石呈黑色,水波若漆,故称淄水。[①]

原山,县西二十五里。见《水经》及《禹贡》注。一名饴山,见《淮南子》、魏收《志》,亦名马耳山,俗呼禹王山。莱芜县界。泰山之支,东走蜿蜒盘折二百余里,特起此山,高出群山之上。峰顶有夏禹祠。为邑山之望,汶水西注,淄水东流,皆原于此。[②]

东北流迳莱芜谷,屈而西北流,迳其县故城南。《从征记》曰:城在莱芜谷,当路阻绝,两山间道,由南北门。汉末,有范史云为莱芜令,言莱芜在齐,非鲁所得引。旧说云:齐灵公灭莱,莱民播流,此谷,邑落荒芜,故曰莱芜。《禹贡》所谓莱夷也。夹谷之会,齐侯使莱人以兵劫鲁侯,宣尼称夷不乱华是也。余按泰无,莱柞,并山名也,郡县取目焉,汉高祖置。《左传》曰:与之无山及莱柞,是也。应劭《十三州记》曰:太山莱芜县,鲁之莱柞邑。

莱芜谷,亦名狼虎谷,“狼虎”盖“莱芜”的转音。在今山东莱芜市西南。唐中和四年(884),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失败自杀于此。(史为乐)[③]

莱芜县故城,位于今淄博市淄河镇城子村,系汉代遗存;古城遗址平面呈方形,长宽均约800米。城墙已遭破坏,东墙残存墙基宽约6米。城内文化堆积距地表深0.30米。采集有泥质灰陶绳纹和瓦纹板瓦、筒瓦等。《水经注》、《淄川县志》载为汉代莱芜县治所。[④]

宣尼,指孔子。汉平帝元始元年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故称。见《汉书.平帝纪》。李德裕《夏晚有怀平泉林居》:“公旦既思周,宣尼亦念鲁。”[⑤]

太山,即泰山,五岳之首,在今山东泰安市北。[⑥]

淄水又西北转迳城西,又东北流与一水合,水出县东南,俗谓之家桑谷水。《从征记》名曰圣水。《列仙传》曰:鹿皮公者,淄川人也,少为府小吏,才巧,举手成器,岑山上有神泉,人不能到。小吏白府君,请木工斤斧三十人,作转轮,造县阁,意思横生。数十日,梯道成,上其巅,作祠屋,留止其旁。其二间以自固,食芝草,饮神泉,七十馀年。淄水来山下,呼宗族得六十馀人,命上山,半,水出,尽漂一郡,没者万计。小吏辞遣家室,令下山,著鹿皮衣,升阁而去。后百馀年,下卖药齐市也。其水西北流注淄水。淄水又北出山,谓之莱芜口,东北流者也。

桑谷水,又名圣水,淄水支流,今名仁河,在山东省青州市庙子镇注入淄水。[⑦]按《民国续修博山县志》:圣水名即《列仙传》鹿皮公所饮神泉也,出岑山悬崖下,滴入深潭,俗称滴乳泉。伏流十五里,自三教堂下出,注夹桑谷入淄水。

岑山,按民国《续修博山县志》:名见《列仙傅》,《镇志》名潭溪山,在县东八十里。极高峻,中有昭阳洞,在万仞石壁中出神泉,即《从征记》之圣水也,洞下两崖悬石天合,长六尺,广尺余,俗呼仙人桥。桥下有涧,深丈许,避者自桥匍匐入洞,洞上石壁中有龕,曰仙人邱,可望不可即。洞闲辱微径可至山巅,有平田数十顷,为山中最胜地。东峰峭立如月,俗名天烛台。[⑧]

A2

△东北过临淄县东。

淄水自山东北流迳牛山西,又东迳临淄县故城南,东得天齐水口,水出南郊山下,谓之天齐渊。五泉并出,南北三百步,广十步,山即牛山也。左思《齐都赋》曰:牛岭镇其南者也。水在齐八祠中,齐之为名,起于此矣。《地理风俗记》曰:齐所以为齐者,即天齐渊名也。其水北流注于淄水,又东迳四豪冢北,水南山下有四冢,方基圆坟,咸高七尺,东西直列,是田氏四王冢也。

牛山,临淄城址西南距辛店(现为临淄区政府驻地)约7公里。辛店东南有牛山牛山西南有稷山。牛山西北有天齐渊,俗称温泉,古时五泉并出,形如腹脐,为祭祀天主(与地主、日主、月主等合称“八神”)之所,故称天齐(同脐)渊。[⑨]

淄水又东北迳荡阴里西。水东有冢,一基三坟,东西八十步,是列士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之坟也。晏子恶其勇而无礼,投桃以毙之,死葬阳里,即此也。

荡阴里,“荡阴里”在临淄城址南,今存“三土冢”(在今齐都镇南关村东南)。“晏婴冢宅”在古临淄城内西部,今存“晏婴冢”。[⑩]

古淄水今称淄河,发源于今莱芜东北原山,沿今淄博市区南部鲁山北麓流向东北,至牛山西侧汇入天齐渊,折向东流,再折向北,流经临淄城址东侧。在南北朝以前,淄水是汇入时水(今称乌河)后直接人海,至隋唐时期改行今小清河下游河道。至宋金之际,始汇入上中游河道,形成小清河水系。淄水之名见于《尚书禹贡》。相传大禹治水时,此水所流经地带石呈黑色,水波若漆,故称淄水。[11]

淄水又北迳其城东,城临淄水,故曰临淄,王莽之齐陵县也。《尔雅》曰:水出其前左为营丘。武王以其地封太公望,赐之以四履,都营丘为齐。或以为都营陵。《史记》,周成王封师尚父于营丘,东就国,道宿,行迟,莱侯与之争营丘。逆旅之人曰:吾闻时难得而易失,客寝安,殆非就封者也。太公闻之,夜衣而行至营丘。陵亦丘也,献公自营丘徙临淄。

余按营陵城南无水,惟城北有一水,世谓之白狼水,西出丹山,俗谓凡山也,东北流,由《尔雅》出前左之文,不得以为营丘矣。营丘者,山名也。《诗》所谓子之营兮,遭我乎峱之间兮。作者多以丘陵号同,缘陵又去莱差近,咸言太公所封。考之《春秋经》书,诸侯城缘陵。《左传》曰:迁祀也。《毛诗》、郑《注》并无营字,瓒以为非,近之。今临淄城中有丘,在小城内,周回三百步,高九丈,北降丈五,淄水出其前,迳其左,故有营丘之名,与《尔雅》相符。城对天齐渊,故城有齐城之称。

营陵城,又名古城或营陵故城,位于今山东省昌乐县城东南约25公里的古城村,北距今潍坊市约15公里。南面紧靠金钗河,再向南是白浪河;白浪河从西南部的丘陵发源,自西向东绕过城南,又缓折向北经过城东,然后北流入海。城的东、西、南三面不远即低山丘陵,北面与潍北平原相连。营陵城内分布有许多古迹,如姜太公祠、逢萌墓道碑、窦公渠等。[12]

白狼水,张步天先生按上述郦注认为白狼水是绳水支流,故道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内。[13]但按上述郦注“余按营陵城南无水,惟城北有一水,世谓之白狼水,西出丹山”则很显然郦注所谓的白狼水是针对营陵城而言的,而白狼水则应经营陵故城北(昌乐县古城村北)。颇疑与经营陵城的今白浪河有关。但白浪河经城南,与郦注方位不同,抑或白浪河道迁徙?故存疑。

近年来山东省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魏成敏对学界比较关注的三个“营丘”问题结合考古发现进行了探讨:第一,临淄是否就是“营丘”的问题。根据考古发现,临淄城至少具备了作为“营丘”地望的5个条件:临淄城营建于献公迁都之前;城内西周早期的遗存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发现西周中期齐国贵族墓葬区;出土商代晚期的镶嵌绿松石高规格车马器;具有与营丘相同的战略地位,达到了控制东夷西进、继续向东扩张的相同战略目的。在没有发现新的可靠证据之前,临淄作为营丘地望的可能性是最大的。第二,高青陈庄西周城的性质问题。通过对城的始建年代、规模、使用功能以及所处的地理位置的考察分析,确认陈庄城既非齐国早期都城营丘,也非胡公所建,虽然城的规模不大,但发现的祭坛、刻辞卜甲等重要现象表明该城绝非齐国一般的城邑。陈庄西周城应建于西周早期,由于陈庄城布局的特殊性以及所处的地理位置,之后成为齐国公室贵族丰之封邑,后来由引及其先辈统帅齐师驻扎于此。第三,昌乐营陵城是否是“营丘”的问题。昌乐营陵城始建于西汉早期,不可能是太公所都之营丘,也不会是春秋时期杞国之都缘陵。至于是否为西汉营陵侯刘泽始建或为西汉北海郡所建之郡城,有待于今后的考古发掘工作加以证实。[14]

营丘,学界多认为即今“桓公台”遗址,系东周、汉遗存。位于齐国故城小城西北部,秦汉时期称“环台”。魏晋时称“营丘”。台高14米,基呈椭圆形,南北长86米,东西宽70米,建在生土之上,夯筑。台分三层,东、西、北三面呈陡壁,南面有缓坡。东北两面150米之外有河沟(排水道)环绕。台周围有许多夯土基址,大部压在下层东周堆积下的生土之上。从遗迹考察,这一带存在着以桓公台为主体的大片建筑群,应是官殿建筑基址。1976年春的试掘中,在上层堆积中,发现有石柱础、铺地砖、散水、瓦当等残破的建筑遗迹、遗物。因发掘面积较小,未能窥见遗迹全貌,推测为汉代官室建筑所在。[15]曲英杰认为此处郦道元所记“周回三百步,高九丈,北降丈五”,则古时营丘似略呈圆形,又依北魏铜尺一尺合今约30.9厘米推计,其周围三百步即一千八百尺合今约556.2米,高九丈即九十尺合今约27. 81米,北部比南部降低一丈五尺即七十五尺合今约23. 175米,远比今所见者高大[16]

天齐渊,亦名“天齐池”,俗名“温泉”“丰水”,位于齐陵街道办事处驻天齐渊遗址地西南3千米处,淄河东岸,牛山脚下,原有大泉5个,小泉无数。泉的形态各异,有的喷涌,有的四溢,有的细流潺潺,水温达19℃,故又名“温泉”。水面广达数亩,南北宽300余步。水清见底,水中锦鳞翔游,岸边水草冬夏常青,杨柳依依,野兰怒放,早春和暮秋及严冬季节,烟雾蒸腾,雾霭蒙蒙,使人目不暇接,实是临淄一大景观。天齐渊是远古祭天之地,《史记·封禅书》记载八神:天主、地主、兵主、阴主、阳主、月主、日主、四时主,又讲天主之祀在天齐。《地理风俗志》记载:齐之所以称之为齐,因天齐渊而得名。1957年10月,天齐渊日流量为6.9万立方米,水温19℃。那时岸上有一石龛,联日:“五湖四海为帅首,九江八湖听调宣。”并有“喷珠吐玉”石碑一幢。因地下水位下降,1975年干涸,现泉址仍在。名泉的旧址处,村民所凿4个莲花盆皆清晰可见,显现于西北角岩石之上,正南石壁上刻有“天齐渊”3个大字,极其醒目。2009年8月,临淄区政府勒石“天齐渊记”,细述修禊盛事,以示游人。[17]

是以晏子言:始爽鸠氏居之,逢伯陵居之,太公居之。又曰:先君太公筑营之丘。季札观风,闻齐音:曰: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太公乎?田巴入齐,过淄自镜。郭景纯言:齐之营丘,淄水迳其南及东也。非营陵明矣。献公之徙其犹晋氏深翼名绛,非谓自营陵而之也。其外郭即献公所徙临淄城也,世谓之虏城,言齐泯王伐燕,燕王哙死,虏其民,实诸郭,因以名之。秦始皇二十六年,灭齐为郡,治临淄。汉高帝六年,封子肥于齐,为王国。王莽更名济南也。《战国策》曰:田单为齐相。过淄水,有老人涉淄而出,不能行,坐沙中。单乃解裘于斯水之上也。

临淄城,即临淄齐国故城位于临淄区齐都镇驻地北,系西周、东周、汉遗存,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代齐国都城遗址。自齐献公元年(公元前859年)复都营丘,更名临淄,至齐亡,凡600余年均都此。汉代为齐王国都城和齐郡治。北齐迁齐郡于益都,逐废。故城由大、小城组成。大城略呈长方形,为郭城,南北长约4,5千米,东西宽约3.5千米,周14.158千米。小城在大城西南隅,为宫城,南北长约2.5千米,东西宽约1.5千米,周长7.275千米。现地表仍保留部分断垣残迹,残高1-3米,黄花土分层夯筑。1958年、1964—1965、1976年曾进行大规模勘探和试掘,已探明大城城墙基宽25—43米,小城墙基宽20—67米。城内文化堆积厚2-4米。已探明共有城门12座(《齐纪》载为十三座)、干道l0条,小城西北部有大型夯筑台基-一桓公台,台北有大片夯土基址和建筑遗迹。此外,还发现三大排水系统、四处排水道口和冶铁、炼铜、铸钱、制骨等手工业作坊遗址14处和2处春秋时期墓地及多处居住遗址。故城东濒淄河,西临系水,南、北各挖宽40米左右的护城壕沟与两河相通。采集和出土的主要遗物:西周有夹砂灰陶绳纹鬲、罐、泥质灰陶罐、盆及铜鬲、盆;东周有夹砂灰陶绳纹鬲、罐、泥质灰陶盆、簋、陶文豆、罐、封泥、瓦当及铜币、车马器;汉代有泥质灰陶罐、壶、瓦当、板瓦及铜钱等。(见《文物》 1972年第5期、1987年第9 期、1992年第7期;《考古》1961年第6期)[18]

临淄城平面图

位于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不规则南北向长方形。东、西墙外有淄河、系水为天然屏障,在不临河的南北两面有城壕。(图片摘自 文博考研考证网  2019-07-01)

A3

△又东过利县东。

淄水自县东北流,迳东安平城北。又东迳巨淀县故城南。征和四年,汉武帝幸东莱,临大海。三月,耕巨淀,即此也。县东南则巨淀湖,盖以水受名也。

利县(故城),利城遗址位于博兴县店子镇利城村西南150米,系新石器、夏~周、汉遗存,面积约25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2.5米。暴露有灰坑。采集的龙山文化陶片多为夹砂黑陶、夹砂红陶,纹饰有弦纹、堆纹,可辨器形有鼎、、罐、鬶、蛋壳陶杯等。另采集有岳石文化泥质灰陶尊形器、罐、夹砂黑陶盆等残片,商周时期夹砂红陶绳纹鬲口、泥质灰陶大腹豆舷,汉代灰陶罐口、盆口等。[19]

东安平城,安平故城位于淄博市皇城镇皇城村东南,系东周、汉遗存,本齐邑。《史记·田敬仲世家》载“田常割齐自安平以东至琅琊,自为封邑”。又《田单传》载“田单走安平,襄王封田单号曰安平君”。清康熙十一年(1672)《临淄县志》载为春秋纪国酅(XI)邑,战国齐安平君田单封地,汉置东安平县。1973年曾进行勘探。故城平面近长方形,东南角内凹,南北长约2000米,东西宽约1800米,城墙大部分已平毁,现存东北角残垣长50米,基宽40米左右,残高2米。黄土夯筑,夯层厚0.20米左右。城内文化堆积厚1-1.50米o=城门和城内布局不详。城垣外有宽30米左右的护城河。城内东北角有酅台。采集有东周时期夹砂灰陶罐口沿,泥质灰陶盆口沿、豆盘、豆把和汉代泥质灰陶罐口沿及板瓦、筒瓦、瓦当残片等。[20]

巨淀县故城,即巨定县。在今山东广饶县北。属齐郡水经·淄水注》:“(淄水)又东径巨淀县故城南。征和四年,汉武帝幸东莱, 临大海,三月耕巨淀,即此也。县东南则巨淀湖,盖以水受名也。”东汉废。(史为乐).[21]

巨淀湖,古作巨定,一作巨淀。位于寿光县西北部,系由淄河、跃龙河、王钦河、织女河、北洋河诸水汇注而成。蓄水面积为25平方公里,最大蓄水量为1250万方。过去水流畅旺,出产丰饶,尤以芦苇、鱼虾著称,并可引水灌溉。旧志载:“汉武帝征和四年,幸东莱,临大海,三月耕巨淀。”又,“湖受众水,广狭视岁之旱涝,其中蒹葭丛生,绵亘数十里,俗名曰茁草,获利颇丰。”汉志:“东海引巨定灌田。”可见巨淀湖古时的盛景。但自民国十二年( 1923)淄河改道南广饶阎家口直入小清河后,虽有跃龙、王钦、北阳诸水灌注,但不及淄河水的三分之一,并有漏沟(即塌河)北泄,水不复潴,渐就干涸。[22]

淄水又东北迳广饶县故城南,汉武帝元鼎中封菑川靖王子刘国为侯国。淄水又东北,马车渎水注之,首受巨淀,淀即浊水所注也。吕忱曰:浊水一名溷水,出广县为山,世谓之冶岭山。

广饶县故城,王守春认为西汉琅槐县城和广饶县城的遗址迄今未被发现, 这是由于这里今天地处黄河三角洲,可能由于黄河泛滥淤积而被深深埋在地下。[23]而据相关方志所载,不少学者认为广饶汉故城位于广饶县大码头镇高港村。[24]

为山,山古山名。世谓冶岭山。在今山东省青州市西。《齐乘》:九迴山,俗名九扈山,即古为山也。[25]

东北流迳广固城西,城在广县西北四里,四周绝涧,岨水深隍。晋永嘉中,东莱人曹嶷所造也。水侧山际,有五龙口。义熙五年,刘武帝伐慕容超于广固也,以藉崄难攻,兵力劳弊。河间人玄文说裕云:昔赵攻曹嶷,望气者以为绳水带城,非可攻拔。若塞五龙口,城当必陷。石虎从之,嶷请降。降后五日,大雨,雷电震开。后慕容恪之攻段龛,十旬不拔,塞口而龛降,降后无几,又震开之。旧基犹存,宜试修筑。裕塞之,超及城内男女皆患脚弱,病者大半,超遂出奔,为晋所擒也。然城之所跨,实凭地崄,其不可固城者在此。

广县故城,位于潍坊青州市五里镇下圈村周围,系西汉遗存,平面呈长方形,南北宽约400米,东西长约500米,总面积约20万平方米。文化堆积距地表深约1米。城墙早年夷平。暴露遗物甚少。1.5米以下含有大量的汉代砖瓦。《汉书》载:广县,为侯国。汉高帝六年(前201年)封召欧为广侯。1931年版《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汉置为侯国,故城在山东益都县西南四里,晋永嘉末改筑广固城;而此城废,后魏置青州于此"[26]

广固城,位于青州市王府街道尧王山东南1.5千米,系西晋、南燕遗存,故城平面呈长方形口东西长约800米,南北宽约600米,总面积约48万平方米。1938年航空摄影片尚能消晰地看出四面城墙遗迹。今城垣已夷平。城内文化堆积厚约1米。地表散布有少量的青瓷罐等残片。明嘉靖《青州府志》载为西晋永嘉五年(311年)创建,东晋隆安(397--401年)中,南燕.祭容德定都于此,义熙六年(410年)废。[27]

五龙口,当地学者认为青州北阳河五龙口应位于:尧王山东南、广固城(大小城)遗址北侧,岔河村南、北阳河两源汇流之后东流不远的“水侧山际”的“瓶颈”之处。[28]

浊水东北流迳尧山东,《从征记》曰:广固城北三里有尧山祠,尧因巡狩登此山,后人遂以名山。庙在山之左麓,庙像东面,华宇修整,帝图严饰,轩冕之容穆然,山之上顶,旧有上祠,今也毁废,无复遗式。盘石上尚有人马之迹,徒黄石而已,惟刀剑之踪逼真矣。至于燕锋代锷,魏铗齐铭,与今剑莫殊,以密模写,知人功所制矣。西望胡公陵,孙畅之所云:青州刺史傅弘仁言得铜棺隶书处。

浊水,北阳河《汉书·地理志》称浊水,《水经注》,说:“浊水,一名溷水。。古书又称渑水或绳水。《后汉书》说:“为山,浊水所出。”旧志载,另有北源出邵庄乡黑山东麓,东流,在石家车马乡岔河村两源合流。共流经五里、车马、益都(城关)、普通、王母宫、东高、高柳、朱良、阳河等乡镇,入寿光县境,流域面积193平方公里。[29]

尧山祠,按光绪《益都县图志》称帝尧庙:“旧在(尧王山)山顶,后废,今在山麓。”按郦注旧尧山祠约建于南北朝以前。而后来尧山祠(很可能是清代)则建在青州市益都镇西北5公里尧王山(即尧山)麓。[30]

胡公陵,即齐胡公墓。位于青州市普通镇北辛店村。齐胡公吕静,春秋齐国之君。现存封土呈覆斗形,高5.60米,边长24米。黄、红土相间夯筑,夯层厚0.60米左右。墓室结构不详。《水经注》载:“浊水(北阳河)东北流,经尧山东,西望胡公陵”,即此。[31]

铜棺隶书

浊水又东北流,迳东阳城北,东北流合长沙水。水出逢山北阜。世谓之阳水也。东北流迳广县故城西,旧青州刺史治,亦曰青州城。

东阳城,位于青州市王府街道北关村,系晋代遗存。平面略呈长方形,南濒南阳河,南端长约2400米,.北墙长约2500米,东墙长约700米,西墙长约1320米。东、西、南各辟一门,北辟二门。城墙夯筑,多数已平毁,现存部分东城墙南段及北墙西部镇宵门段,残长约27米,宽约l4米,高20米o城内文化堆积距地表深约0.40米。明嘉靖《青州府志》载此城为东晋义熙六年(410年)所建的青州治所。北宋末年毁于战火。明洪武十一年(1378)在古城址重建土城,不久废。[32]

A4

阳水又东北流,石井水注之。水出南山,山顶洞开,望若门焉,俗谓是山为劈头山。其水北流注井,井际广城东侧,三面积石,高深一匹有馀。长津激浪,瀑布而下,澎赑之音,惊川聒谷,漰渀之势,状同洪井,北流入阳水。余生长东齐,极游其下,于中阔绝,乃积绵载。后因王事,复出海岱。郭金紫惠同石井,赋诗言意。弥日嬉娱,尤慰羁心,但恨此水时有通塞耳。阳水东迳故七级寺禅房南。水北则长庑遍驾,回阁承阿,林际则绳坐疏班,锡钵间设,所谓修修释子,眇眇禅栖者也。

阳水(长沙水),的原来流向,应大体上沿着今“黑虎山水库干渠”,流经楼楼山东北,与石井水交汇。著名研的“石井”,应在今首钢青州园艺场北阜。二水合流后,东流,今称南阳河,再东北流,与浊水合流北上,入巨淀(今已干涸)[33]

石井水,北魏的“石井水”,即是今“七一水库”上游的小柔佛溪。水量大时,它的源头应在五里镇石皋至刘井之间。[34]

北魏的“劈头山”,即今日之“劈山”,海拔546公尺。北魏的“尧山”,即今之“尧王山”,海拔334公尺。[35]

故七级寺禅房,据《魏书》卷67《崔光传》可知,崔光的父亲崔灵运,曾任刘宋青州长广郡太守,率军抵抗过北魏慕容白曜,失败后率子徙代京,时崔光才17岁(即公元467年)。崔光(公元451-523年)曾在公元519年谏阻灵太后胡充华登洛阳永宁寺九级浮图,追忆青州七级寺遭遇火灾一事云:“去皇兴中(公元467-471年).青州七级,亦号崇壮,夜为上火所焚……变起仓卒,预备不虞。”结合郦注等史料可知,七级寺包括七级大塔及禅房等建筑。七级大塔在皇兴年间被天火所焚,而禅房等建筑仍存…地方学者推测青州“七级寺”规制宏伟,应是南燕主慕容德所造,时间在公元400―409年之际。七级寺的遗址,据称在青州酒厂一带。1994年12月,在青州酒厂工地出土北魏彩绘佛三尊石造像一件,其地“原似为建筑规模较大的寺院遗址”[36]。从而可知,七级寺位于广固城内东部,东阳城西侧[37]

山东青州是郦道元父亲任地方官的地方。少年时期的郦道元随其父居住青州,青州应是郦道元的第二故乡。青州周围自然环境给他留下美好记忆,他作了深情描写……位于青州附近的阳水也是郦道元少年时期经常游玩的地方。阳水是淄水支流浊水的支流。后来郦道元离开这里,多年之后,受北魏朝廷派遣来此处理公务,借此机会和他少年时期的朋友郭金、紫惠、石井诸人结伙来该溪水旁,赋诗欢歌,整日游乐,极为开心:“余生长东齐,极游其下,于中阔绝,乃积绵载。后因王事,复出海岱。郭金、紫惠同石井,赋诗言意,弥日嬉娱,尤慰羁心。”(卷二十六《淄水》))阳水是一条小溪,而且还时有断流,即使是这样的一条小河,郦道元也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在他的笔下,这里不仅是嬉游的胜处,也是禅修的净土:“阳水东径故七级寺禅房南……所谓修修释子,眇眇禅栖者也。”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乃至一处僧人的僧房,他都寄予深情。[38]

青州南阳河边的郦道元铜像

(图片摘自网络)

阳水又东迳东阳城东南。义熙中,晋青州刺史羊穆之筑此,以在阳水之阳,即所谓东阳城,世以浊水为西阳水故也。水流亦有时穷通,信为灵矣。昔在宋世,是水绝而复流,刘晃赋《通津》焉。魏太和中,此水复竭,辍流积年。先公除州,即任未期,是水复通,澄映盈川,所谓幽谷枯而更溢,穷泉辍而复流矣。海岱之士,又颂通津焉。平昌耆民孙道相《颂》曰:惟彼绳泉,竭逾三龄,祈尽珪璧,谒穷斯牲,道从隆替,降由圣明。耋民河间赵嶷《颂》云:敷化未期,玄泽潜施,枯源扬澜,涸川涤陂。北海郭钦曰:先政辍津,我后通洋。但颂广文烦,难以具载。

东阳城,位于青州市王府街道北关村,系晋代遗存。(详前)

阳水又北屈,迳汉城阳景王刘章庙东,东注于巨洋,后人堨断,令北注浊水,时人通谓浊水为阳水,故有南阳、北阳水之论。二水浑流,世谓之为长沙水也,亦或通名之为绳水。故晏谟、伏琛为《齐记》,并云:东阳城既在渑水之阳,宜为渑阳城,非也。世又谓阳水为洋水,余按群书盛言洋水出临朐县,而阳水导源广县,两县虽邻,川土不同,于事疑焉。

浊水又北迳臧氏台西,又北迳益城西,又北流注巨淀。《地理志》曰:广县为山,浊水所出,东北至广饶入巨淀。

巨洋水,今称弥河。古今河流的名称也多有变化。《汉书· 地理志》和《水经注》中记载的诸多河流,名称至今末变的只有淄水,今称淄河,其它河流名称古今都不同。《水经注》中的巨洋水今称弥河,女水今称织女河,浊水今称阳河。而《汉书·地理志》中的“洋水” ,发源于石膏山,非《水经注》中的“巨洋水”,而是《水经注》中的浊水支流“长沙水”,明代称南阳水,此据嘉靖《青州府志》卷六:“南阳水,《水经注》长沙水出逢山北阜,世谓之阳水。石井水出劈山,北流… …又北而东贯益都南北两城间,迳表海亭,东北注浊水,东流合建德水巨洋。”王守春等指出《中国历史地图集》则把《水经注》中的“巨洋水”与《汉书·地理志》中的“洋水”视为同一条河,在该图集第二册西汉青州幅的相当于今弥河处标记“洋水”。而《水经注》的巨洋水,是发源于鲁中山地,流经临朐县城东侧,青州市东和寿光县城东,在寿光东北部入海。[39]

汉城阳景王刘章庙、臧氏台,考古工作者结合相关出土的城阳邑陶器铭文,推证汉城阳邑即臧氏台所在的臧台城(青州市臧台村一带)。而汉城阳景王刘章庙显然亦在城阳邑附近。(备注:1983年益都县(今青州市)博物馆自有关同志在进行文物普查时于县北40里之孙板村东发现一商周至战国时期的古文化遗址,面积约为3万平方米。地面陶片较多,此处可能足当订寸的制陶遗址。附近发现舳、豆、壶、盘等四种器物.其中豆柄、壶底印文为“城阳邑痦”。由此向北约16里(臧台村),有古城一座,南北长1500、东西宽1200米,总面积达170多万平方米。时代为西周一—一两汉.因其南部有大型高台一座,俗传臧文仲所筑,而习相言称此为“臧台城”。《水经注·淄水》:“阳水又北屈迳汉城阳景王刘章庙东,东注于巨洋,后人揭断,令北注浊水……水又北迳臧氏台凹,又北迳益城西”。“臧台城”之断垣基址犹可辨识,且城中及北部各有一台,北名凤凰台。如此规模之城为何文献失载?而汉城阳王之庙为何落在益都境?齐城左郭以东之安平城屡见记载,其非城阳自无疑问。再东即此“臧台城”。1984年春,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山东大学联合对该城进行钻探、发掘,历时两月之久。其间发现东周至汉代一大型建筑院落遗址,周以围墙环护,围墙宽11至13米,南北长约280米、东西宽达180米。并有近l万平方米的大型活动面和围墙方向完全一致的房基出现(参见夏名采(营丘初探》,山东省历史学会1984年学术年会论文)。同时,还从城址获得戳印陶文两件,一日“城阳邑口里”一日“缝子里豆”。前者作于陶片表面;后者印在高柄豆之柄上部。此城西距临淄约40里,当即“左郭鄙城阳邑”治所在。由孙板所出“城阳邑痞”印文陶器,揆其或即“痦”窑之地。[40]

益城,《水经注》记载的巨洋水所经的益县故城,位于今寿光县城南4公里(益城村)。[41]

巨淀湖,王守春等认为《水经注》记载的许多地点,今天根据考古遗址的研究,可以准确确定其位置,这为确定上述诸水和巨淀湖的位置提供了可靠依据。同时利用卫星图像释读,可以准确确定古巨淀湖的位置和范围。在卫星图像上发现在今广饶县和寿光县之间有一片颜色较深的地域。呈近似椭圆形,南北方向延伸,其东西宽度在25公里以上,其南北长度在30至35公里以上。这应是古巨淀湖的位置和范围。其向南大大超过今广饶至寿光公路。通过对大比例尺地图的分析,发现在这一颜色较暗区域的北部,即在今广饶至寿光公路以北地区,居民点相对较稀少,缺少规模较大的聚落。这些情况表明,这一暗色区域就是古巨淀湖所在位置。这一位置和轮廓,与《中国历史地图集》上所画的巨淀湖相比, 要大得多,同时形状也有较大差异。《中国历史地图集》上所画的为近于东西向的哑铃形。但上述的卫星图像上所释读的古代巨淀湖,可能比《水经注》所反映的巨淀湖范围大一些。《水经注》的记载所反映的巨淀湖范围则要比卫星图像上反映的要小些。另外,根据《水经注》的记述,关于古巨淀湖的位置,还可以得出一个重要认识,这就是巨淀湖的下游,还有琅槐古城的马井城。琅槐古城即西汉琅槐县。汉代引巨淀湖灌溉,表明在巨淀湖周围和下游有较大面积的良田沃壤。据此可知,古巨淀湖并不是一个濒海的湖泊。这一认识对于将巨淀湖与后来的明清时期的清水泊进行对比是很重要的。[42]

A5

巨淀之右,又有女水注之,水出东安平县之菟头山。《从征记》曰:水西有桓公冢,甚高大。墓方七十馀丈,高四丈,圆坟围二十馀丈,高七丈。馀一墓方七丈。一坟,晏谟曰:依《陵记》非葬礼,如承世故,与其母同墓而异坟,伏琛所不详也,冢东山下女水原有桓公祠,侍其衡奏魏武王所立,曰:近日路次齐郊,瞻望桓公坟垄,在南山之阿,请为立祀,为块然之主。郭缘生《述征记》曰:齐桓公冢在齐城南二十里,因山为坟。大冢东有女水。或云:齐桓公女冢在其上,故以名水也。

女水,据当地学者认为女水和裙带河不能完全算作一条河流。原来菟头山(即东鼎足山)西侧有一眼泉水,日夜不停地流,泉水向东边这座坟冢流,至其东侧折向东北流,该泉水大约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断流。该泉便是女水的源头。以前,雨水丰沛的时候,会有很多泉眼冒出。之所以称之为女水,大概就如《述征记》所说,因“齐桓公女冢在其上,故以名水也”吧。实地考证发现,该水向东北流经郑家沟村东接近309国道时,其河道已经基本与齐王路的最北端重合了。2018年温比亚台风带来的暴雨恰恰证明了这一点。河道继续向东北方向流去,直至杨家齐陵村西,折向西,然后又北,又西北,注入淄河。[43]

菟头山,鼎足山之驴山,在齐陵镇境内,鼎足山系因三山如鼎足而得名。地理座标为东经118~22,一118023,,北纬36~47,一36048,。北为紫荆山,其南为驴山(原名菟头山),又名鞍子山,东为牛首岗,山体为石灰岩。因近山农民采石,牛首岗已夷平,驴山所余不多。[44]

桓公冢,二王冢之一,位于临淄区齐陵镇郑家沟村西南鼎足山上:鼎足山因由紫荆山、牛市山、菟头山呈三足鼎立组成而得名:二王冢坐落在三山之间,东西并列,高者为37米,东西总长320米,南北宽约190米、方基圆顶,犹如山上之山。二王冢,史书多记载为姜齐桓公小白与齐景公杵臼之墓。《史记·齐太公世家》引《皇览》曰:“桓公冢在临淄城南7里所淄水南:”又引《皇览》㈠:“景公冢与桓公冢同处:”1984年经考证二王冢是田齐侯剡和田桓公午之墓;田齐侯剡,在位9年(前383一前375);田桓公名午,在位18年(前374一前357)。1982年在墓北立“二王冢”石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5]

女水导川东北流,甚有神焉,化隆则水生,政薄则津竭。燕建平六年,水忽暴竭,玄明恶之,寝病而亡。燕太上四年,女水又竭,慕容超恶之,燕祚遂沦。

玄明,刘聪(?-318)十六国时期汉国国君。刘渊之子。公元310-318年在位。名载,字玄明。匈奴族。通经史,善骑射。西晋永嘉四年(公元310年)渊死,杀兄和夺取帝位。后派刘曜等攻破洛阳、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先后俘晋怀、愍帝。在位时兼采魏晋及匈奴旧制,实行胡汉分治;穷兵黩武,广建宫殿,激起各族人民的反抗。[46]

女水东北流,迳东安平县故城南。《续述征记》曰:女水至安平城南,伏流一十五里,然后更流,注北杨水。城故酅亭也。《春秋.鲁庄公三年》,纪季以酅入齐。《公羊传》曰:季者何?纪侯弟也。贤其服罪请酅以奉五祀。田成子单之故邑也,后以为县。博陵有安平,故此加东也。世祖建武七年,封菑川王子刘茂为侯国。又迳东安平城东,东北迳垄丘东,东北入巨淀。《地理志》曰:菟头山,女水所出,东北至临淄入巨淀。

当地学者李瑞之认为:“北杨水”是北阳水的误写。女水是季节性河流,源头本是泉水,所以,干旱时期,其流程不会太远,大约就在驻佛店村至王家齐陵一带断流。这便是“伏流一十五里”的由来。光绪年间改的河道,基本上眼线在的河道,从驻佛店村西向北,又西又北又西注入了淄河。也就是说,女水在地下潜流了15华里之后,在安平城南又复流出于地表……从石槽村(东安平城遗址)到王家齐陵,正好大约15华里的距离。[47](备注:尽管郦注中的“里[48]”与今天的华里有所不同,但在15华里的尺度范围内,误差约1000米,尚不至于影响该论证结果。)

东安平县故城, 详前

A6

又北为马车渎,北合淄水。又北,时、渑之水注之。

时水出齐城西南二十五里,平地出泉,即如水也,亦谓之源水,因水色黑,俗又目之为黑水。西北迳黄山东,又北历愚山,山东有愚公冢。时水又屈而迳杜山北,有愚公谷。齐桓公时,公隐于谷。邻有认其驹者,公以与之。山即社山之通阜,以其人状愚,故谓之愚公。水有石梁,亦谓之为石梁水。

时水,《周礼·职方》幽州,其浸淄、时。一名耏水《水经·瓠子河注》),一名如水(《水经·淄水注》)。上游即今发源于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南的乌河。自临淄西北以下,古分两支:一支西流经今桓台县境西北入济水,旱时干涸,故春秋时又称干(乾)时。《左传》庄公九年(前685):。师及齐师战于乾时’。《水经·淄水注》称为时水支津,久堙。一支北流折东略循今小清河合淄水人海,即《水经注》中时水干(干)流。,《汉书·地理志》分如、时为二水。齐郡临淄:“如水西北至梁邹入沬’。即今乌河上游及《水经注》中时水支津。千乘郡博昌(今博兴县南):。时水东北至巨定入马车渎。”即《水经注》中时水干流折而东流合淄入海一段。盖自今淄博市临淄西北北流一段曾经淤断,故时水起自博昌。下游原入马车渎,东汉以后,时水下游为淄水所夺,故《淄水注》作时水入淄,淄水入马车渎。(邹逸麟) [49]

马车渎,马车渎原为淄水人海口;至伪齐王刘豫时(1130-1137年)小清河尾闾汇同淄水由马车渎入海,说明当时已将淄水纳入小清河水系。[50]

愚公谷,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东召村东一带[51])。《艺文类聚》 卷9载:“韩子曰,昔齐桓公入山,问父老,此为何谷?答曰:臣旧畜牛生犊,以子买驹,少年谓牛不生驹,遂持而去。傍邻谓臣愚,遂名为愚公谷。” (今 《韩非子》 无此文) 《水经·淄水注》: “时水又屈而径杜山北,有愚公谷。齐桓公时公隐于谷,邻有认其驹者,公以与之。山即杜山之通阜。以其人状愚,故谓之愚公。”唐柳宗元《愚溪诗序》云:“古有愚公谷。”皆指此。《方舆纪要》卷35青州府临淄县 “牛山”条下载:“又县西二十里有愚公山,山北为愚公谷,时水经其下。其南有杜山,相传齐宣王猎于此。”

杜山,位于临淄区辛店西北11.5公里,海拔121米,为铁石质,孑然而立。愚公山,原名杜山,又称路家山。他不只是一座自然之山,还是一座人文之山,有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山阴处有一古墓,叫愚公墓。相传有愚公在此山巧谏齐桓公而得名。[52]

愚公山,原名杜山,又称路家山。他不只是一座自然之山,还是一座人文之山,有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山阴有一古墓,叫愚公墓。相传有愚公在此山巧谏齐桓公而得名。(图文摘自网络)

又有澅水注之,水出时水东,去临淄城十八里,所谓澅中也。俗以澅水为宿留水,西北入于时水。孟子去齐,三宿而后出澅,故世以此而变水名也。水南山西有王歜墓。昔乐毅伐齐,贤而封之,歜不受,自缢而死。水侧有田,引水溉迹尚存。

时水又西北迳西安县故城南,本渠丘也。齐大夫雝禀之邑矣。王莽更之曰东宁。时水又西至石洋堰,分为二水,谓之石洋口,枝津西北至梁邹入济。

(huái)水,是一条古老的河。它存在的历史,可追溯到久远的商代。《齐乘》、明嘉靖年间《青州府志》、清康熙十一年《临淄县志》均有记载,当地学者认为民国9年的《临淄县志》记载最为准确,曰:“澅水发源于县西南十里孙娄庄东岳庙前,西北流至半截河庄,客水入之,其流始畅。北至齐家庄东,系水之西流者,自东来会,西流过西四社桐林庄南,入于溡水。又名宿留水。”[53]

西安县故城遗址,位于淄博市桓台县城索镇于家磨村东30米处,系战国遗存,面积约6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0.80-3.50米。暴露有灰坑。采集有泥质灰陶豆、罐、壶等残片。[54]

时水又北迳西安城西,又北,京水、系水注之。水出齐城西南,世谓之寒泉也。东北流直申门西,京相璠、杜预并言,申门即齐城南面西第一门矣,为申池。昔齐懿公游申池,邴戎、庸职二人害公于竹中。今池无复仿佛,然水侧尚有小小竹木,以时遗生也。

系水,俗称泥河子。源于齐都临淄西南城墙下,平地涌泉,于城西汇聚成池,称申池;与池相对的申门因以名曰申门。池上茂林修竹,池内碧波荷花.是王公贵族晏乐游憩之处。周匡王四年(公元前609年)齐懿公商人游申池被杀于竹林之中。《左传·襄公十八年》(公元前555年)所载“赵武、韩起…率渚侯之师,焚申池之竹林”,即此。系水此段之西考古发现了大片战国时期建筑遗址,并出土瓦当、陶片等,经考证即稷下学宫遗址。过此北流里许系水分为两支......—支北流人今广饶折博兴县人时水;另—支西与南来的康浪河交汇后过梧台(今临淄区梧台镇),再西入画邑(今临淄区桐林村)。孟子游齐,以“王道”说齐王,齐王不纳,遂去齐,三宿出画,就是在这里逗留了三天才依依而去;系水沿岸多产莲藕、芦苇,因此苇编也早负盛名;系水过画邑汇入乌河(时水),北流入今桓台县马踏湖。(张龙海)[55]

申门与申池,《齐乘[56]·古迹》云:齐城“西南有申门,门外申池,左太冲赋谓之昭华池。郡国志谓之左右池,即系水源也。按《临淄齐国故城勘探纪要》:“小城(宫城)的西城壕自蹲南角向北约800米处,与古系水相接,此处有泉,而系水的源头所在,酱探时仍是一片沿泽,应是齐君的一处园圃。由此可证,齐都小城(富城)西门,并非稷门,而是申门。[57]

A7

左思《齐郡赋注》:申池在海滨,齐薮也。余按《春秋.襄公十八年》,晋伐齐,戊戌,伐雍门之萩,乙亥,焚雍门,壬寅,焚东北二郭,甲辰,东侵及濰,南及沂,而不言北掠于海。且晋献子尚不辞死以逞志,何容对仇敌而不惩,暴草木于海嵎乎?又炎夏火流,非远游之辰,懿公见弑,盖是白龙鱼服,见困近郊矣。左氏舍近举远,考右非矣。杜预之言,有推据耳。系不傍城北流迳阳门西,水次有故封处,所谓齐之稷下也。当战国之时,以齐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邹衍、淳于髡、田骈、接子、慎到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论议。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十人。

刘向《别录》以稷为齐城门名也。谈说之士,期会于稷门下,故曰稷下也。《郑志》曰:张逸问《书赞》云:我先师棘下生何时人?郑玄答云:齐田氏时,善学者所会处也。齐人号之棘下生。无常人也。余按《左传.昭公二十二年》,莒子如齐,盟于稷门之外。汉以叔孙通为博士,号稷嗣君。《史记音义》曰:欲以继踪齐稷下之风矣。然棘下又是鲁城内陆名。《左传.定公八年》,阳虎劫公,伐孟氏,入自上东门,战于南门之内,又战于棘下者也。盖亦儒者之所萃焉,故张逸疑而发问,郑玄释而辩之,虽异名互见,大归一也。城内有故台,有营丘,有故景王祠,即朱虚侯章庙矣。《晋起居注》云:齐有大蛇,长三百步,负小蛇长百馀步,迳于市中,市人悉观,自北门所入处也。

雍门,考古工作者认为临淄齐故城的格局,完全体现了我国古代城市设计的“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安排。所以,雍门不是郭城的西门,也不是宫城的西边门(宫城西边门为申门),雍门应该是宫城的南边西首门。正是由于雍门所处的位置,近宫室,宗庙、社稷和国家心脏区域,门外土地平坦宽阔,南去不远丘陵绵亘的高地,它是齐都临淄的制高处,守则能固,攻则能胜。[58]

稷门方位所在,是探究稷下学宫遗址的关键。考古工作者认为,晏谟《齐地记》、于钦《齐乘》所谈的西门即稷门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其不足之处,是没有指出它的确切方位。据文献所载和近年来齐国故城考古得知,稷门当为齐国故城郭城(大城)西墙北起第一座门道。此外在齐国故城及其周围的文物普查中,发现邵家圈村西南隅有一处规模相当可观的战国时期建筑遗址。此处瓦砾遍地,出土瓦档系“树木双兽”、“树木双禽”和“树木卷云”等战国纹饰。这一建筑基址,当时似乎是沿系水左侧南伸的,据此推断,这可能就是当年诸子学派们,讲学的“稷下学宫”及其客居的房舍遗址。[59]

稷下学宫自兴起,复盛至逐步地衰落下去,经过了数百年的漫长岁月,它虽然不存在了,但是,稷下学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民主学术风气之形成,均起过重大的作用。历代学者将其称之为人类历史上域早的社会科学院的美誉,是不足为过的。战国时期,盛极一时的稷下学宫非设于小城的南门或西门,而在(齐都)大城的西边北首门---稷门之下,系水之侧。[60]

稷下学宫

创立于2300年前的稷下学宫,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学院之一,它兼具国家元首智囊团、政府议政院、国家科学院和研究所这三者功能之总和,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具有国家智库意义的机构。这所学院前后历六代,影响遍及列国,规模之大、聚集人才之多,在当时应属世界第一。(摘自千古斯文道场:稷下学宫的流与变 李舫 国家人文历史 2016-08-23)

营丘,《汉书地理志上》载齐郡临淄县下应劭曰:“齐献公自营丘徙此。”又载北海郡营陵,“或曰营丘”。应劭曰:“师尚父封于营丘,陵亦丘也。”依此,营丘当在今昌乐县境内,其县城东南五十里今存一古城址,即春秋时期所筑缘陵城,汉时于此设营陵县,相沿至北魏时期。后北齐时省莒陵县,隋及唐初又一度设营丘县于此,今营丘村名当即为其所遗留。对应劭异说,郦道元曾力辨其非。《水经注水》载:“余按营陵城南无水,惟城北有一水,世谓之白狼水,西出丹山,俗谓凡山也。东北流。由《尔雅》出前、左之文,不得以为营丘矣。”并进一步指明营丘在临淄城内:“今临淄城中有丘,在小城内,周回三百步,高九丈,北降丈五。淄水出其前,迳其左,故有营丘之名,与《尔雅》相符。”又载:“城内有故台;有营丘;有故景王祠,即朱虚侯章庙矣。”可知古营丘当即后世指称“桓公台”者,而后,《括地志》、《齐乘》等皆指认桓公台为营丘遗迹。多数学者认为在无更有力的实证被发现之前,还是以临淄桓公台说为妥。[61]

北门外东北二百步,有齐相晏婴冢、宅。《左传》:晏子之宅近市,景公欲易之而婴弗更,为诫曰:吾生则近市,死岂易志。乃葬故宅,后人名之曰清节里。

齐相晏婴冢、宅(清节里),临淄晏婴墓在今淄博市临淄区齐都镇永顺村东南约350米处。墓高约11米,南北长50米,东西宽43米。墓前立有明万历二十六年五月(公元1598年)钦差巡抚都察院御史应元题“齐相晏平仲之墓”石碑和清康熙五十二年、五十三年重修碑两方。《史记管晏列传》记载:“晏婴墓在齐子城北门外。晏子云:‘吾生近市,死岂易吾志!’乃葬故宅旁,人曰清节里。”《青州府志》载:“慕容德登营丘,望晏子冢,顾左右曰:‘礼,大夫不逼城而葬,平仲死近城,其有意乎?’晏谟对曰:‘臣先人,俭以矫世,卒岂易地葬乎?”《临淄县志》载:“晏子祠在城西北晏子墓前,清康熙五十二年建。1981年,在墓四周修筑了围墙,大门南开。墓地在灰色八棱墙的环抱下,显得幽静而雅致。[62]

系水又北迳临淄城西门北,而西流迳梧宫南。昔楚使聘齐,齐王飨之梧宫,即是宫矣。其地犹名梧台里。台甚层秀,东西一百馀步,南北如减,即古梧宫之台。台东即阙子所谓宋愚人得燕石处。台西有《石社碑》,犹存,汉灵帝熹平五年立,其题云梧台里。梧宫

梧台,“梧台”遗址位于临淄梧台镇西梧台村北200米,系东周遗存;梧台是齐国故城外的齐国宫殿建筑中最大的一处夯筑台基,当地人称“梧台山”。 1920年《临淄县志》载“台西旧有汉灵帝熹平五年(176年)立的石碑,镌刻‘梧台’二字,今碑已无存”。《水经注》载:“楚使使聘于齐,齐王飨之梧台”,即此。现存台高18米,南北长50米,东西宽40米,黄土夯筑。[63]

《石社碑》,山东省博物馆所藏东汉梧台里石社碑仅存碑额。残高72.5厘米,宽712厘米,厚20.7厘米。圆首,底部残存半个圆形穿。其正面周边刻几何花纹带,其上有三组纵向的弧线,疑为云气;中央竖刻篆书文字2行,行3字,曰“梧台里石社碑”。背面上部刻兽面,正中刻一树,树上栖双鸟,左右各有一羽人,下部有鸟一猴。碑额右侧面刻青龙,左侧刻白虎。由此可以判断该碑立在原地时,有字的一面应面向北方。按郦注古梧台西有石社碑,碑犹存。汉灵帝熹平五年立,其题云梧台里。”由此可知石社碑立于公元176年,在郦道元生活的时代(169527)仍保存于原地。梧台里石社碑的碑文已不存,碑额既言为“石社”,那么其神主当为立石。但是碑额背面刻画一棵大树,性质应是社树,因此在梧台里是否也曾有奉大树为社主的历史,是值得怀疑的。从图像上我们无法判断大树的品种,但梧台之“台”,如《高唐赋》中的“云梦之台”、“巫山之台”、“阳台”一般,似乎可以理解为祭祀之地。正像栎树在齐国被视作社树,梧被尊为社树,在齐地也是可能的事情。(郑岩)[64]

系水又西迳葵丘北。《春秋.庄公八年》,襄公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京相璠曰:齐西五十里有葵丘地,若是,无庸戍之。僖公九年,齐桓会诸侯于葵丘。宰孔曰:齐侯不务修德而勤远略。葵丘不在齐也。引河东汾阴葵丘、山阳西北葵城宜在此,非也。余原《左传》,连称、管至父之戍葵丘,以瓜时为往还之期。请代弗许,将为齐乱,故令无宠之妹候公于宫。因无知之绌,遂害襄公,若出远无代,宁得谋及妇人而为公室之乱乎?是以杜预稽《春秋》之旨,即《传》安之,《注》于临淄西。不得舍近托远,苟成己异,于异可殊,即义为负。然则葵丘之戍,即此地也。

宰孔,据《姓解》记载:周卿士宰孔的子孙,以祖先的官名为姓。宰孔是春秋时周朝的太宰周公孔,其后世子孙以他的官名为姓,成为宰父氏或宰氏,后来宰父氏也成了宰氏。孔子的弟子宰予,是宰姓名人之一。[65]

葵丘,此处系水所经之“葵丘”与桐林、田旺遗址有密切的渊源。春秋时,桐林、田旺之间称葵丘,战国时称画邑,是一处人烟密集的城镇。桐林、田旺遗址位于临淄区西北方,因地处桐林和田旺之间故名“桐林田旺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处龙山文化遗址,距今4000余年。该遗址地势高亢,呈台田式,南北长约520米,东西宽约420米,总面积达20000平方米。淮水绕过它的东边和北边,西边有乌河北流,隔河与路山相望,依山傍水,自然环境优越。因此,早在原始社会,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从事射猎采集、耕稼陶渔的原始生活。[66]

河东汾阴葵丘,河东汾阴葵丘亦称脽丘、郑丘。古人说万荣县后土祠便是位于这个小丘之上,并把丘上之地称为“脽上”或“脽壤”。“脽”的意思,是人的尾椎。“脽丘”是一道土岗,好像人的尾椎。“郑丘”或“葵丘”,颜师古说,恐是当代方言的异称。脽丘这个地点,它的位置在哪里?地形什么样?范围有多大?古人只有简短描述。第一是如淳说,第二是郦道元说,大体相同。他们都说这是贴着汾水南岸和河水东岸的一条土岗,南北长约四五里,东西宽约二里,高约十丈,如果按汉尺一尺长23.1厘米计算,就是长约1663--2079米(今约3—4里),宽约832米(今约1.5里),高20一30米左右(原文“十余丈”,10丈是23.1米,15丈是34.65米)[67](摘自李零、唐晓峰:《汾阴后土祠的调查研究》)

山阳西北葵城,杨守敬认为是指《沁水》篇的鄈城。(守敬按:山阳鄈城见《沁水》篇。宜在此,非也。[68])(备注:鄈城,战国魏邑。在今河南博爱县西北。《古本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元年(前369),“赵成侯偃、韩懿侯若伐我葵”,即此。东汉称鄈城,一作蔡城。[69]

系水西左迤为潭,又西迳高阳侨郡南,魏所立也。又西北流注于时。时水又东北流,绳水注之。水出营城东,世谓之汉溱水也。西北流迳营城北,汉文帝四年,封齐悼惠王子刘信都为侯国。绳水又西迳乐安博昌县故城南。应劭曰:昌水出东莱昌阳县,道远不至,取其嘉名。阚骃曰:县处势平,故曰博昌。

高阳侨郡,南朝宋侨置,属冀州。治所在高阳县 (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三十里北高阳)。领安平、饶阳、邺、高阳、新城等五县。《水经·淄水注》:系水“西径高阳侨郡南”,即此。北齐废。[70]

绳水,发源于齐国故城西门外申池的系水,北流为渑水,渑水流至邵家圈,西去支流为系水,北去为渑水。系水西去经东齐与康浪河汇合,穿河而西去到宋家桥东与南齐村东侧,与南来的澅(huai)水汇合,西流入溡水 (即时水或乌河),系水乃是齐国的漕道河。[71]

营城,即营丘城。此城系因营丘而得名。营丘,学界多认为即今“桓公台”遗址,位于齐国故城小城西北部;营丘城即今临淄西北二里临淄故城(小城)。《汉书·王子侯表上》 有 “营平侯信都。齐悼惠王子”[72]苏秉琦先生认为临淄小城(营丘城)与侯马两座古城有相似之处:建城年代可能都早于战国时期;方形城墙,城中有一座方形土台基址。这大概是从春秋时期到战国初期的一种都城设计格式。[73]

博昌,战国时齐邑。在今山东博兴县东南二十里寨郝村南。《战国策·齐六》:“千乘、博昌之间,方数百里[74]

绳水西历贝丘。京相璠曰:博昌县南近渑水,有地名贝丘,在齐城西北四十里。《春秋.庄公八年》,齐侯田于贝丘,见公子彭生,豕立而泣。齐侯坠车伤足于是处也。绳水又西北入时水。《从征记》又曰:水出临淄县北,迳乐安、博昌南界,西入时水者也。自下通谓之为绳也。昔晋侯与齐侯宴,齐侯曰:有酒如渑,指喻此水也。

时水又屈而东北,迳博昌城北。时水又东北迳齐利县故城北,又东北迳巨淀县故城北,又东北迳广饶县故城北,东北入淄水。《地理风俗记》曰:淄入濡。《淮南子》曰:白公问微言曰:若以水投水,如何?孔子曰:淄绳之水合,易牙尝而知之,谓斯水矣。

贝丘,又作浿丘、沛丘。春秋时齐地。在今山东博兴县南五里。《左传》庄公八年(前686),“齐侯游于姑棼,遂田于贝丘”。杜注:“博昌县南有地名贝丘。”[75]

齐利县故城,汉齐利县故城在今博兴县东利城村,有遗址可证。[76]

汉巨淀县故城,在今广饶县城关以北,时水以南。[77]

△又东北入于海。

淄水入马车渎,乱流东北,迳琅槐故城南,又东北迳马井城北,与时渑之水,互受通称,故邑流其号。又东北至皮丘坈入于海。故晏谟、伏琛并言淄渑之水合于皮丘坈西。《地理志》曰:马车渎至琅槐入于海,盖举县言也。

琅槐县故城,关于西汉琅槐县城位置, 杨守敬考证为位于今广饶县城东北约110里: “前汉县 , 属千乘郡 , 后汉废。《一统志》百三十五 , 在乐安县东北一百十里[142]”。王守春认为西汉琅槐县城和广饶县城的遗址迄今未被发现, 这是由于这里今天地处黄河三角洲,可能由于黄河泛滥淤积而被深深埋在地下, 但据《水经注》的记载分析 , 杨守敬考证的西汉琅槐县城位置当不会有太大的偏差。即使就今天的海岸线而言, 西汉琅槐县城位置距海岸也是很近的[78]而按郦注:“《地理风俗记》曰:博昌东北八十里,有琅槐乡,故县也”比对博昌县故城结合百度地图作方位距离等综合考量,可大致推析琅槐县故城的位置约今东营南站偏南一带。

马车渎,马车渎原为淄水人海口;至伪齐王刘豫时(1130-1137年)小清河尾闾汇同淄水由马车渎入海,说明当时已将淄水纳入小清河水系。[79]

马井城,王守春推测“马井城”大致位于今黄河三角洲地区小清河尾部。[80]


[①]曲英杰著,史记都城考,商务印书馆,2007.12,第181页

[②]赵卫东,王予幻,秦国帅主编,山东道教碑刻集  博山卷  下,齐鲁书社,2013.12,第711页

[③]中国历史大辞典·历史地理卷编纂编委会编,中国历史大辞典  历史地理,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08,第750页

[④]《中国文物地图集.山东分册》(下),中国地图出版社,2017年12月,第118页

[⑤]张忠纲主编,全唐诗大辞典,语文出版社,2000.09,第862页

[⑥]郁贤皓主编,李白大辞典,广西教育出版社,1995.01,第236页

[⑦]张步天著,水经注河川概论,线装书局,2017.06,第144页

[⑧]张步天著,水经注河川概论,线装书局,2017.06,第145页

[⑨]曲英杰著,史记都城考,商务印书馆,2007.12,第181页

[⑩]曲英杰著,史记都城考,商务印书馆,2007.12,第181页

[11]曲英杰著,史记都城考,商务印书馆,2007.12,第181页

[12]肖守强:《昌乐县营陵古城遗址》,《黄河.黄土.黄种人》,2018年22期

[13]张步天著,水经注河川概论,线装书局,2017.06,第144页

[14]刘东祥 武振伟:汲取齐文化精髓助推新时代发展,大众日报,2018-09-29 

[15]《中国文物地图集.山东分册》(下),中国地图出版社,2017年12月,第134页。

[16]曲英杰著,史记都城考,商务印书馆,2007.12,第182页

[17]本社编,临淄地名史话,齐鲁书社,2013.09,第499页

[18]《中国文物地图集.山东分册》(下),中国地图出版社,2017年12月,第134页。

[19]《中国文物地图集.山东分册》(下),中国地图出版社,2017年12月,第868页。

[20]《中国文物地图集.山东分册》(下),中国地图出版社,2017年12月,第136页。

[21]中国历史大辞典·历史地理卷编纂编委会编. 中国历史大辞典 历史地理[M]. 1996

[22]寿光县志修编委员会编,寿光县志,1960,东方出版中心,2012.06,第10页

[23]王守春:《公元初年渤海湾和莱州湾的大海侵》,《地理学报》,1998年9月,第446页

[24]种效博:山东广饶汉故城的历史考证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开发模式探析,《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 P67-70页

[25]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  三册,商务印书馆,,第10页

[26]《中国文物地图集.山东分册》(下),中国地图出版社,2017年12月,第296页。

[27]《中国文物地图集.山东分册》(下),中国地图出版社,2017年12月,第300页。

[28]张景孔:广固城与五龙口再考记,《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第6页

[29]邢其典,张景孔主编;青州市志编纂委员会编,青州市志,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02,第162页

[30]青州市地名委员会办公室编纂. 山东省青州市地名志[M]. 1992 第488页。

[31]《中国文物地图集.山东分册》(下),中国地图出版社,2017年12月,第303页。

[32]《中国文物地图集.山东分册》(下),中国地图出版社,2017年12月,第300页。

[33]刘凤君,李洪波主编,四门塔阿閦佛与山东佛像艺术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09,第159页

[34]刘凤君,李洪波主编,四门塔阿閦佛与山东佛像艺术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09,第159页

[35]刘凤君,李洪波主编,四门塔阿閦佛与山东佛像艺术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09,第159页

[36]青州市博物馆:《山东青州发现北魏彩绘造像》,《文物)1996年算5期

[37]青州佛教造像考察记&温玉成;刘凤君,李洪波主编,四门塔阿閦佛与山东佛像艺术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09,第163页

[38]王守春著,郦道元与《水经注》新解,海天出版社,2013.02,第64页

[39]王守春、郑滨海、李瑞成、黄艾华:巨淀湖的变迁及其在鲁北地区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09-30

[40]孙敬明著,考古发现与齐史类征,齐鲁书社,2006.08,第80页

[41]王守春、郑滨海、李瑞成、黄艾华:巨淀湖的变迁及其在鲁北地区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09-30

[42]王守春、郑滨海、李瑞成、黄艾华:巨淀湖的变迁及其在鲁北地区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09-30

[43]李瑞之,青州女水考;青州大众网,2019-04-18

[44]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志编纂委员会编,临淄区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05,第61页

[45]国家文物局编,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词典  三编  国务院公布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10,第313页

[46]夏征农,陈至立主编,大辞海  民族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12,第230页

[47]李瑞之,青州女水考;青州大众网,2019-04-18

[48]按西晋华芳墓出土骨尺可知两晋一尺约合今天的24.2厘米,在西晋时期:1尺 ≈ 24.2厘米;1步 = 6尺300步 = 1里,1里 ≈ 435.6米。

[49]中国历史大辞典·历史地理卷编纂编委会编,中国历史大辞典  历史地理,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08,第408页

[50]田家怡,闫永利,韩荣钧著,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史  上,齐鲁书社,2016.12,第127页

[51]“1955年,我(宋玉顺)去临淄七小(在今凤凰镇东召村)读书。常走的路线就是进桐林村,出南门,过画阳桥,再过桐林(田旺)遗址,顺着愚公谷,向西走进东召村”。(摘自临淄乡村记忆|历史悠悠忆桐林—宋玉顺,临淄信息  2017-04-12(政协临淄区委员会《临淄乡村记忆》编委会))

[52]淄博八座小山,哪处不去都遗憾!文旅淄博, 2018-07-12

[53]临淄乡村记忆|历史悠悠忆桐林—宋玉顺,临淄信息,2017-04-12(政协临淄区委员会《临淄乡村记忆》编委会)

[54]《中国文物地图集.山东分册》(下),中国地图出版社,2017年12月,第155页。

[55]陈桥驿主编,中国都城辞典,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09,第391页

[56]书名。元于钦撰。六卷。钦字思容,益都(今山东青州)人,历官国子助教、兵部侍郎、益都路总管。本书所叙以元山东东西道宣慰司所辖益都、般阳、济南三路为主,附述旧属于齐、后已划出之高唐、禹城、长清、聊城、东阿、临邑等州县。内容分沿革、分野、山川、郡邑、古迹、风土、人物等八门。考订古今,叙述简赅。有元至正及明清刻本。钦子于潜有《齐乘释音》一卷,清周嘉猷有《齐乘考证》六卷

[57]稷下学宫遗址新探&李剑、宋玉顺;刘敦愿,逄振镐主编;山东古国史研究会编,东夷古国史研究;第2辑,三秦出版社,1990.05,第233页

[58]稷下学宫遗址新探&李剑、宋玉顺;刘敦愿,逄振镐主编;山东古国史研究会编,东夷古国史研究;第2辑,三秦出版社,1990.05,第233页

[59]稷下学宫遗址新探&李剑、宋玉顺;刘敦愿,逄振镐主编;山东古国史研究会编,东夷古国史研究;第2辑,三秦出版社,1990.05,第237页

[60]稷下学宫遗址新探&李剑、宋玉顺;刘敦愿,逄振镐主编;山东古国史研究会编,东夷古国史研究;第2辑,三秦出版社,1990.05,第237页

[61]宣兆琦著,齐文化发展史,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04,第42页

[62]岳德成,王述忠著,晏子传,山东人民出版社,2017.06,第332页

[63]《中国文物地图集.山东分册》(下),中国地图出版社,2017年12月,第136页。

[64]郭建芬等编著,碑刻造像,山东友谊出版社,2002.10,第125页

[65]张琪编著,人生必读书  百家姓,山东美术出版社,2014.01,第149页

[66]王景慧等主编;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国家文物局编,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12,第864页

[67]唐晓峰主编,九州  第4辑  中国地理学史专号,商务印书馆,2007.03,第4页

[68]《水经注疏》,2253页

[69]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70]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71]淄博市临淄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临淄文史资料,第10辑,1997.12,第240页

[72]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73]苏秉琦著,中国考古学(中), 战国秦汉考古,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09,第59页

[74]《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下 8画以上》

[75]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上 1-7画

[76]惠民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惠民年鉴  1986-1997,方志出版社,1999.07,第490页

[77]惠民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惠民年鉴  1986-1997,方志出版社,1999.07,第490页

[78]王守春:《公元初年渤海湾和莱州湾的大海侵》,《地理学报》,1998年9月,第446页

[79]田家怡,闫永利,韩荣钧著,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史  上,齐鲁书社,2016.12,第127页

[80]王守春:《历史时期莱州湾沿海平原湖沼的变迁》,《地理研究》,1998年12月,第423页

(0)

相关推荐

  • 卷一百三十五

    <史部,地理类,总志之属,大清一统志>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大清一统志卷一百三十五 青州府[二] 古蹟青州故城[今府治本汉广县地晋之东阳地也晋书地理志慕容超为刘裕所灭留长史羊穆之为青州刺史筑 ...

  • 齐刀币制范及铸造工艺的新研究

    一 新出土齐刀币范的基本情况 2016 年 4 月,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张家庄村西南头,村民在建蔬菜大棚时,挖出了一批齐三字刀陶范,因当时村民未太重视,故出土时损毁较多,且有许多又打进土墙中, 后 ...

  • 下邳沂泗及大城考

    下邳沂泗及大城考    解汝祥   摘要:邳州,古称邳国.下邳.淮阳军,等等.因行政区划调整和城市变迁,尤其是古今水系和地名改变,造成许多历史事实模糊.因此考证邳州古代沂水和泗水河道,确认下邳县故城位 ...

  • 《水经注》里的淠河----《水经·沘水注》考略

    ○沘水 △沘水出庐江灊县西南,霍山东北. 灊者,山.水名也.<开山图>灊山围绕大山为霍山.郭景纯曰:灊水出焉.县即其称矣.<春秋.昭公二十七年>吴因楚丧,围灊是也.<地理 ...

  • 《水经注》里的汲河------《水经.泄水注》略考

    ○泄水 △泄水出博安县,博安县<地理志>之博乡县也,王莽以为扬陆矣.泄水自县,上承沘水于麻步川,西北出,历濡溪,谓之濡水也. 泄水,古水名.据<水经注·泄水>,自今安徽省六安市 ...

  • 《水经注》里的溱河------《水经.潧水注》考略

    △潧水出郑县西北平地. 潧水出郐城西北溪络坞下.东南流迳贾复城西.东南流左合氵毖水,水出贾复城东,南流注于潧. 潧水,即溱水.又名郐水.即今河南新密市东溱河.<水经·潧水注>:" ...

  • 《水经注》里的颍河------《水经.颍水注 》考略

    卷二十二 ○颍水 <水经.颍水注 >所涉登封地域等考略 A1 △颍水出颍川阳城县西北少室山. 秦始皇十七年,灭韩,以其地为颍川郡,盖因水以著称者也.汉高帝二年,以为韩国.王莽之左队也.&l ...

  • 《水经注》里的王景治河

    河水又东,迳板城北,有津,谓之板城渚口. 板城渚,黄河津渡名.在今河南荥阳市北北邙乡牛口峪附近[1]. 河水又东,迳五龙坞北.坞临长河,有五龙祠,应劭云:昆仑山庙,在河南荥阳县.疑即此祠,所未详. 五 ...

  • 《水经注》里的文峪河------《水经.文水注》考略(卷六)

    摘要:本文宏观层面依据文献记载着重从时间维度进行多重比对勘验(鉴于文献记载空间维度的模糊性),中观层面则借助Google earth等工具着重从空间维度进行校验,而微观层面则以实地调研及相关考古依据等 ...

  • 《水经注》里的禹门河(原公水)

    ○原公水 △原公水出兹氏县西羊头山.东过其县北. 县故秦置也.汉高帝更封沂阳侯婴为侯国,王莽之兹同也,魏黄初二年,分太原,复置西河郡,晋徙封陈王斌于西河,故县有西河恭王司马子盛庙.碑文云:西河旧处山林 ...

  • 《水经注》里的潇河(洞涡水)

    <水经.洞涡水注>考略 ○洞涡水 △洞过水出沾县北山. 洞过水出乐平县西北.其水西流,与南溪水合.水出南山,西北流注洞过水. 又西北,黑水西出山,三源合舍,同归一川.东流南屈,迳受阳县故城 ...

  • 《水经注》里的北京(温榆河篇)

    <水经.湿馀水注>里的北京 湿馀水出上谷居庸关东,关在沮阳城东南六十里居庸界,故关名矣.更始使者入上谷,耿况迎之于居庸关,即是关也.其水导源关山,南流历故关下.溪之东岸有石室三层,其户牖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