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房俗语“目不晒根,口不吞阳”什么含义?全是古人的智慧

不管是在以前还是在现在,盖房子都是农村人一辈子中特别重要的事情之一,所以人们对盖房子这件事情特别的重视。在农村中关于盖房子的俗语特别多,比如今天要说到的俗语“目不晒根,口不吞阳”,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呢?老话有没有道理呢?

可能有很多人看到这句俗语后会很不理解,这句“目不晒根,口不吞阳”俗语中,从字面上看和盖房子并没有什么关系,为何会说这句俗语是关于盖房子的讲究呢?

俗语“目不晒根,口不吞阳”中的目和口,并不是指我们五官中的眼睛和嘴巴,而是指房子的窗户和门子。我们常常把眼睛比喻成是心灵的窗户,所以俗语中的目指的是房子中的窗户,而门子在房子中的正中间的位置,口指的便是门子。在知道了俗语“目不晒根,口不吞阳”中的目和口的意思后,我们下面来看这句俗语的意思。

目不晒根:这句俗语的意思是,我们在盖房子时,窗户的高度不应该太低,要做到太阳晒不到窗户的底部才可以。在农村生活或去过农村的人都知道,农村的房子大多都是坐北朝南的朝向,人们为了让屋内有阳光照进来,在盖房子时会将窗户放在房子的南墙上。

看到这里可能就会有人不解,要想让屋内每天都有足够的光照,窗户不应该越大越好吗,现在很多人在盖房子时,会特意将窗户做的很大,城市中还有些楼盘会采用落地窗,那么为何在过去人们却很忌讳窗户被太阳晒到呢?

其实在过去之所以会有“目不晒根”这样的说法,是和过去人们盖房子时所用的材料有关系。过去人们在盖房子时,会用木头来打造窗框、门框,木头和现在的铝合金等材料相比,会特别的害怕风吹日晒,如果木头长时间暴露在外面,在太阳的暴晒下、雨水的腐蚀下,就会开始开裂,严重时还会坏掉,所以人们为了窗框更经久耐用,人们在盖房子时,窗户的位置并不会开的太低。

口不吞阳:其实在知道了目不晒根的意思后,这句“口不吞阳”也就十分好理解。口不吞阳的意思是,在做大门时也不要做得过大,最好有一个很高的门槛或台阶,避免大门的四周的门框都被阳光晒到。这样说的原因和“目不晒根”的原因是一样的,是避免门框上的木材被阳光雨水腐蚀后变得脆弱不堪,影响门子的使用寿命。

现在农村新盖的房子几乎已经看不到用木头做的门子和窗户,人们为了让屋内有更好的光照,还会特意将门子和窗户做的很大,所以现在“目不吞根,口不吞阳”这句俗语在农村已经行不通。你对这句俗语是如何理解的呢?欢迎大家回复讨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