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谣小品︱老豁牙,喝米茶:童言童语映童趣
大家好!欢迎来到村庄物语。这里是歌谣小品栏目。
诗经·魏风有云,“心之忧矣,我歌且谣”。古往今来的皖北这一方水土,滋养了皖北人良善仁厚的品质。他们在广袤的皖北平原上辛勤劳作,演绎创作了一系列喜闻乐见、直抒胸臆的民间歌谣。它们或直白简明,或清新淡雅,成为皖北乡村风情的俏丽点缀。
今天,我们就来分享一则《老豁牙,喝米茶》。

老豁牙,
喝米茶;
你不带我喝,
我搞烂你的锅。
前些时,写了一篇《老豁牙,啃麦茬》。我的同事刘红看到后,向我提供了另一个版本的“老豁牙”——
老豁牙,
喝米茶;
你不带我喝,
我搞烂你的锅。
这一个版本的“老豁牙”,喝起了米茶。啥叫米茶?说起来,它该是皖北人一个别样的叫法。

一般而言,皖北的米茶,该归属于米稀饭。就是只用白米熬煮的稀饭。但米茶,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米稀饭。米稀饭熬煮的时间要长一些,更粘稠一些。但米茶,要稀得多。而且米茶中的米,要少得多;熬煮的时间也短,锅开后,停一小会儿就成。
通常,农忙时节,烧锅做饭的时间短。抓把米,烧开,就是米茶。非农忙时候,皖北人做的多是稀饭,且里面要放些绿豆、豇豆等杂粮(皖北人叫作粮饭)。这样的杂粮稀饭,老的小的,都喜欢喝。
老豁牙啃麦茬,要费些劲。但他喝米茶,恐怕要轻松得多。一吸溜就可以了。可他旁边的同伴不愿意了——他喝米茶的吸溜声音,勾起了小伙伴的食欲。这才引起了他们之间的小纠纷:你不带我喝,我搞烂你的锅。言语之中,多是一种“气不忿(有气没处撒,内心不高兴)”。

搞,这里的腔调,念作gāo,使劲敲击。皖北的孩童之间闹着玩儿,喜欢把右手的食指弯曲起来,用凸起的部位,趁人不注意,gāo别人的头。这就是给人家“丁丁搞(gāo)”吃。
冷不丁叫人“搞(gāo)”了一下,头皮瞬间疼痛。过去皖北的孩童,因为“丁丁搞”而引发的纠纷,多的是。
你不带我喝,是不是就真的搞烂人家的锅呢?哪有那么夸张。不过是那“气不忿”的孩子,说出来的气话。过过嘴瘾而已。等到人家的米茶喝完,他们又一起玩耍了。掏鸟窝,捉迷藏,一玩下去,曾经的“不带我喝”,早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也只剩下“老豁牙,喝米茶”的段子,在皖北大地上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