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物语︱楼瓦雪片:皖北村庄人世代的古典念想

全文约1800字,阅读约需15分钟。

瓦的古典

我从县城回家,二十里左右的路程。步行,起码得一个半小时;骑自行车,四五十分钟就够了。离家还有四五里地,有个叫张家瓦房的村落。到了这里,我会浑身觉得轻快。我知道,再加把劲,就到家了。

回家路上的我,始终把张家瓦房,当作一个重要的站点,或者路标。也不只是我。老家方圆几里的乡亲,他们日常言语中,常拿张家瓦房来说事。似乎,他们都对张家瓦房很熟悉。

听老辈人说过,张家瓦房是当地最早有瓦房的村子。早到什么时候?没人说得清楚。那都是老辈的老辈人传下来的。其实也就是一户张姓人家的几间瓦房。因为具有唯一性,那村子,人都唤作张家瓦房。几辈人叫下来,固定成了一个地名。

我能理解,人们对张家瓦房顺嘴就来的原因。他们心底,是对瓦房的羡慕。所谓楼瓦雪片,是他们曾经世代人的梦。这其中,瓦,就是这个梦的载体。

瓦,以粘土为原材料,烧制而成。人常说秦砖汉瓦,其实是“差辈”了。瓦的生产,早于砖。西周前期,已有人在屋脊上用瓦。春秋时期,瓦已获普遍使用;而且瓦的表面,还刻有图案。秦汉社会,制陶业独立出来,瓦的质量大幅度提高,且花样翻新。

张家瓦房的那片片瓦,也一定是秦砖汉瓦的瓦。住在那瓦房里的那一家人,房檐下进出穿梭——这一幕,也许勾勒了我老家那一方人心底深处的古典。古典的瓦,古典的梦,古典的念想。

我家的瓦房

1984年秋,也就是我到县城念高中的时候,我家大兴土木,推倒草房盖瓦房。

这之前,我家住的是“砖跟脚”的草房。再之前,是纯粹的土草房。土草房,墙是土,盖房子先要泥土踩墙,一层一层地“踩”上去。起脊的房顶上,散的是草——麦草。不是石磙碾轧后的麦瓤子,而是人工在木板、石磙上“摔”下麦粒后的麦秸。这样的秸秆,更为硬实,也更离水。

土墙最大的问题,怕淋雨,尤其是墙根。农人发明了个土办法:墙外粘上高粱顶端的杪子,护着墙。20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手头还过得去的人家,盖房的时候,就把墙根脚变成砖头的。一层一层地砖跟脚砌上去,层数越多,这家人的经济状况越好。我家的“砖跟脚”草房,大概是十来层。在村子里,当时该属于中等偏下的水平,恰好也印证了我家的生活档次。

“砖跟脚”草房盖上没几年,乡邻中盖瓦房的就多起来。早先是“葫芦头”瓦房——简易砖瓦房,前面不带走廊。很快,带走廊的瓦房普及开来。我祖父和我父母,也咬咬牙,终在我去念高中的那一年秋天,倾其所有,盖上了三间名副其实的瓦房。当然,只能是“葫芦头”。前面的走廊,就省下了。很多个阴雨夜晚,我听着雨打瓦片的声音,进入梦乡。

20世纪行将结束之际,简易的“葫芦头”已落后得不能再落后了。看着邻居们住进了两层三层的楼房,父母再次下了盖新房的决心。此时,父亲已经甩掉了民办教师的身份。工资兑现,他也有了底气。而且我和弟弟,也都成家;在外面有了收入,算是立了自己的业。但盘算下来,建楼房还是差池很多。最后,用的是折衷的办法:盖的是瓦房,只是高了些;右首的那一间,中间蓬了楼板,弄出了两层,上一层可作杂物间——房顶依旧是瓦。那瓦是推倒原先瓦房前,小心翼翼地揭下的。新房建成后,父亲迈步前后看看,说,废物利用,不赖。

这以后,我在县城,弟弟在集市上,都置了房。我们拉开的是不回家的架势。老家的瓦房,固定了下来。2012年秋,父亲去世,丧事就在那瓦房里办的。再后,年节时候,母亲到我和弟弟家里,老家的瓦房,就空了。平常,母亲一个人守着那三间高高的瓦房;屋前屋后,还兴了小菜园。我们隔一阵回家一趟,看那砖,那瓦,映着青绿绿的菜园;到右首边的二层上站一站,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瓦房的短暂时光

瓦房很古老,但于普通人家而言,一直是高贵的象征。《清明上河图》里的瓦房里,住着的必不是乡民。那个叫张家瓦房的村落,人们一叫几辈人,藏着的则是住不上瓦房的人,对那一户人家的艳羡。

在我老家,瓦房从高处蹲下来,到转身走开,这个过程,也不过就一二十年的光景。普通人的住房史中,瓦房的时光很短暂。而这个短暂的时光,却在人们心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那是他们祖祖辈辈梦寐以求的的生活,也是他们过上好日子的起点。

跟我家瓦房屋山一排齐的两侧,早就有不少人家,建起了楼房。都是三层以上,平顶,不见了瓦的踪迹。站在楼下望上去,一派雄伟壮观。只剩下我家和两个叔叔家的青砖灰瓦,呈现出低矮,寒酸,破败景象。而且我叔叔家,也都正在谋划建楼房。不久,也许只有我家那三间孤零零的瓦房了。

不过也好。这可能就是瓦房的命。它让人仰视了几千年,够长的了。一下子躬身下来,却发现,人又不稀罕它了。我家的瓦房,就让它在那儿吧:发挥余热,述说自己的身世,直到它自己撑不住了为止。

(0)

相关推荐

  • 王百顺 || 老桥口的变迁(外一篇)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作者简介 王百顺,安徽铜陵人,铜化集团退休职工.曾有作品散见一些地方报刊.    老桥口的变迁 铜陵大通镇澜溪街的南端有一座古桥,本地人都叫老桥口.其实古桥和老桥口是两 ...

  • 中国式瓦房

    瓦房,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因用瓦盖顶而得名. 一砖一瓦总关情,一草一木皆是诗.一片青瓦,一缕浓得化不开的乡愁. 砖瓦之间浓缩着传统建筑的精髓,沉淀着民间记忆的丰厚底蕴,渗透着中国味道. 青瓦铺于房顶,素 ...

  • 散文||写对联

    写对联 ″布衣得暖皆为福,平房常安总是春".在我的故乡这个小镇上,这副对联已经流行好几百年了.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大瓦取代麦秸.砖块包着土基,我家的第一座,也是我们镇上最早的"瓦 ...

  • 老屋门前留个影

    [往期回读] 一把干米饭   无所谓 享受阳光,感知宁静 马儿   当年冬寒天 打碗花,暖暖的回忆 没伞的孩子拼命跑 丁中记忆之马肇础老师 喇叭之死    坎坷一生二叔父 在本号首发的<江都记忆 ...

  • 胡清涛:家和老家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家和老家 作者 | 胡清涛 原创 | 乡土中原(I ...

  • 村庄物语︱当“人和”成为一个村庄的名字

    皖北的西三十铺镇,西南有个村庄,名"人和".听着这个名字,觉得喜欢,又有一样莫名的奇怪. 一般人的认知中,人和,总是与政通人和相勾连,总是跟天时地利人和相牵连.它是个美好的词.也许 ...

  • 村庄物语|听皖北村人说“努”,能听得出言外之意吗?

    在皖北村庄采风,时常能听得到"努"音.异乡人听起来,不明所以,也不明就里."努"是个啥意思呢?皖北人怎么就爱把一个"努"字挂在嘴边? 饥努 ...

  • 村庄物语|皖北乡人的“信”,浸着互帮互助的情分

    锅屋的屋顶,年久失修.坍塌是早晚的事.只是,一个人在家的老娘,一日三餐成了难题. 第二天,我买了煤气灶,又打电话让人送了一罐气.手把手教会老娘开关. 老娘问我,塌了的屋顶该怎么打算.我说,眼下高温,等 ...

  • 村庄物语 | 皖北村庄的别样面食:穿大褂子馍

    全文约2000字,阅读约需15分钟. 穿大褂子馍 给馍穿上大褂子.听起来像个笑话.我说这是真切的事.我不仅见过,而且也吃过穿大褂子的馍.味道呢,挺好吃:至少,比纯粗粮蒸的馍,好吃多了. 蒸馍,还是小麦 ...

  • 村庄物语 | 皖北人的茶饭,遗落在了渐行渐远的时光里

    全文1400字,阅读约需8分钟. 茶饭 传统上,皖北乡人说的"茶",其实就是凉水变热水的一碗白开水.邻里串门子,主人家"让"着客人喝茶,给人倒茶,那茶,也都是白 ...

  • 村庄物语 | 皖北红芋月令:农历每个月的红芋,都是别样的存在

    全文2300字,阅读约需18分钟. 秋天到了.起红芋的时候也到了.这一篇<红芋月令>,送给您. 正月. 红芋,这个有着地瓜.红薯等别称的家伙们,正躺在一个特别的地下空间--红芋窖子里面睡& ...

  • 村庄物语︱倭瓜花记

    2018年下半年,因为脱贫攻坚,我被派到到沿淮余庄村,围绕扶贫工作,做些走访摸底的活.这个活的主要内容,就是了解群众的想法,听听他们的意见.我们一行六人,两人一组,分别负责若干个村民组. 我和金融系统 ...

  • 村庄物语︱2020美学指南

    这是 村庄物语 第309篇原创推送 时间的伟大可能在于,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挡它行进的步伐.任何力量在它面前,都显得不堪一击. 2020如期而至. 2020年的第一天,"2020"这一 ...

  • 村庄物语︱矂(sāo)

    这是 村庄物语 第295篇原创推送 这个"矂"字,我是借来的. 我用"sao"的拼音,寻字.在某一个拼音输入法的字库里,一个一个地找.我的目光,定格在了&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