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地图

第一部分 第二讲 地图

一、单项选择题

(2019·长春调研)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中等高距均为20米,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区域最大高差可能是(  )

A.80 m                                                                   B.100 m

C.120 m                                                                   D.140 m

解析:理解河流两侧等高线对称是本题的关键。图中等高距是20米,据图等高线的递变规律可以看出,图中最低处为260米<< span=''>最低处<280米< span=''>,最高处为360米<最高处<380米< span=''>,80米<最大高差<120米。也可以利用公式< span=''>“(n-1)d < H <(n+1)d”其中d为等高距,n为两点间的等高线条数,图中n为5条,d为20米。题中要求选出最大高差,只有100米在此范围内,故答案选B。

答案:B

2.图中河流流向大致是(  )

A.东北流向西南                                                                  B.西北流向东南

C.西南流向东北                                                                  D.东南流向西北

解析:本题需明确水往低处流,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故图中河流流向由东北流向西南,答案选A。

答案:A

3.该地产业布局最合理的是(  )

A.发展滨海旅游                                                                  B.发展大规模甜菜种植 

C.种植经济林木                                                                  D.加大水电开发力度

解析:图中只说明了是我国的南方地区,并没有说是我国的沿海地区,故A错误。发展木材加工业需要充足的林木,从图中海拔可以看出这是南方的低山丘陵地区,应该要保护植被,故B错误。该地地势落差小,不适宜发展水电,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选C。

答案:C

4.下图中M、N两点之间连线的地形剖面图为(  )

解析:解答该题要注意剖面图中M、N二点的位置及等高线示意图中M、N连线与河流交汇的次数。由等高线图可以看出,从M到N,海拔高度是波动下降的,排除A、C;从M到N海拔高度首先是升高,之后下降,经历两个河谷地区,只有B符合情况。

答案:B

读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5~6题。

5.图示区域内河流落差可能是(  )

A.78 m                                                                   B.98 m

C.128 m                                                                   D.148 m

解析:图示等高距是40米,则河流源头最高处海拔介于80~120米之间,最低处(入海口)海拔0米,可判断区域内河流落差范围介于80~120米之间,故B正确。

答案:B

6.图中m、n、p、q四地中(  )

A.m地位于阴坡,坡度较其他三地陡

B.n地位于鞍部,地势较其他三地高

C.q地位于山谷,在m地的东北方向

D.p地位于山脊,处于盛行风迎风坡

解析:图示位于北半球,四地中,m地位于山地北坡为阴坡,且该处等高线最密集,则坡度较其他三地陡,故A正确。n地位于谷地,地势较q地低,则B错误;q地位于山脊,在m地的西北方向,则C错误;p地位于山谷,图示位于欧洲西部,p处于盛行风背风坡,则D错误。

答案:A

湖岸是指湖盆边缘与四周陆地相邻的地区,湖岸线是湖水面与湖岸的交线。读某地等高线(单位:m)图和湖岸线变化图,完成7~8题。

7.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湖岸坡度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图示④处丰水期湖岸线与枯水期湖岸线距离最近,则坡度最大。

答案:D

8.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处位于分水岭

B.甲处能欣赏到瀑布景观

C.夏季湖水补给河水

D.图中最高处海拔为550~600米

解析:由图示等高线数值,可判断乙处等高线向数值低处凸出,说明乙处为山脊位置,则该处是两侧河流的分水岭;甲位于陡崖下面,此区域内无瀑布,则不能看到瀑布;不能判断该地湖泊丰水期是夏季还是冬季,则湖水与河水补给的季节分布不能确定;图示最高处位于西北部,最高约为600~650米。

答案:A

真人秀父子互动节目“爸爸去哪儿”组织了5对父子(女)利用暑期到舟山群岛某无人海岛进行拍摄活动,摄制组决定早上观日出,晚上在岛上宿营。下图为该岛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9~10题。

9.拍摄开始前,摄制组先要准备好露营地,图中最适合露营地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据图可知,①处等高线闭合且数值向外减小,为山峰,海拔高,起伏大,不适宜露营;②地等高线向低值方向凸出,为山脊,不适宜露营;③地南部等高线密集,海拔高,坡度陡,可能出现落石等现象,不适宜露营;④处等高线稀疏,坡度和缓,且位于谷地两侧海拔较高处,适宜露营。故选D。

答案:D

10.甲、乙、丙、丁四地最早看到日出的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解析:越偏东的地点越先看到日出,据图可知,甲乙排除;暑假夏季日出东北,据图可知,丙地位于东北方向,因此最先看到日出。故选C。

答案:C

读“宁波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1~12题。

11.该地计划在海拔100米以上丘陵种植杨梅,按3株/100 m2标准种植,图示范围内需要杨梅苗约(  )

A.100株                                                                   B.1 000株

C.3 500株                                                                   D.9 600株

解析:将图中海拔100米以上地方转化为宽约250米(2.5 cm)、长约为500米(5 cm)的长方形区域,需要杨梅苗=250 m×500 m×3株/100 m2=3 750株,故选C。

答案:C

12.A段村道比B段村道更曲折,是为了(  )

A.少占杨梅林的规划用地

B.减缓坡度,减少工程难度

C.监测调整公路车流量

D.开发旅游资源,方便游客观赏

解析:A段村道比B段村道更曲折,是为了村道经过古寺和碑刻,这样方便游客观赏,有利于开发旅游资源。

答案:D

二、综合题

13.读“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区域内的地形、地势特征,并说出AB河段的河流流向。

(2)估算甲聚落与朝阳峰之间的相对高度。

(3)某同学在登上当地最高峰朝阳峰时,只看到了图中所示的三个村镇。请说出他不能看到的村镇,并简述原因。

(4)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坝,其坝顶海拔为500米,水坝坝址有A处和B处两个选择方案。请选择其中一个方案简述其主要的利与弊。

解析:第(1)题,地形特征包括:地势高低与起伏状况;地形类型的判断;地形类型的空间分布特点;有无特殊地貌。根据等高线分布可判断出。河流形成于山谷地区,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由低向高凸的地方为山谷,河流的流向与山谷走向一致,在地形图上表现为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延伸方向相反,再结合图中左上方的指向标可判断出河流的流向。第(2)题,甲聚落海拔在300~500米,朝阳峰的高度在1 300~1 500米,可计算出二者的相对高度介于800~1 200米之间。第(3)题,根据图示,丁村和山峰之间有山脊(体)阻挡视线。第(4)题,水库坝址位置选择在口袋形洼地的峡谷处,同时要考虑被淹没土地、城市等。图中AB均位于峡谷部位,但涉及移民、工程量、淹没范围、需水量都有差异,结合图示分析即可。

答案:(1)地势、地形特征:该区域为盆地地形;地势是四周高,中间低,高度变化较大。

AB段河流流向:先由北向南,再向东南。

(2)800~1 200米之间。

(3)看不到丁村,有山脊(体)阻挡视线。

(4)A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小;淹没土地少;工程量小;人口迁移量小。或B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较大;淹没土地多;工程量大;人口迁移量大。

14.读等高线地形图及高速公路走向图,回答下列问题。

(1)高速公路经过的乙地形名称为______________。图中陡崖的最大相对高度约为______________(取整数)米。

(2)高速公路建设时,要求图中沿线各点的高程与甲点基本一致。在建设甲点至丙点时,技术部门提出了“开挖隧道”和“开山推土”两个方案。最终施工按“开山推土”的方案进行。请你简述“开山推土”方案的合理性。

(3)为了防止陡崖断面处发生滑坡现象,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下列中的(多选) (  )

A.植草铺膜                                                                   B.修筑梯田

C.控制车流量                                                                  D.整修、加固裸露的石土

E.对陡崖实施爆破并全部推平

(4)为了使公路两侧原有的一些特有动物能继续保持在地面上的相互往来,修筑高速公路时可采取哪些措施以实现这一目的?

解析:(1)由图中乙处等高线分布可以看出,南北为两个山脊,东西为两个山谷,所以为鞍部。鞍部是一对山谷线和一对山脊线交汇处,是两个山顶之间较低的部位。陡崖的相对高度计算公式为(n-1)×d≤H<< span=''>(n+1)×d(n为重合的等高线条数,本题为3,d为等高距,本题为10),计算可知最大值为39。(2)图示地区海拔较低,且起伏和缓,为了降低成本,可以就地取材,采用开山推土的方式。(3)为了防止滑坡主要考虑固定滑坡体的方法,控制车流量是减少灾害损失的方法,不能防止滑坡发生,如果修筑梯田和实施爆破会加剧岩石下滑,带来更大的滑坡隐患。所以可以植草铺膜,整修加固,防止滑坡。(4)特有动物的地面往来主要要给动物的往来减少人为的干扰,可以采取设置专门通道以及特定时间段封闭道路的方法。

答案:(1)鞍部 39

(2)两地间实际距离不长,相对高度不大,施工和维护难度低;开山之后的土石可就近应用于甲至丙段之外的路基,取材便利。

(3)AD

(4)在公路路基之下设置专门的动物通道;在本段公路旁树立提醒标志,提醒司机避让;在特定的时段内关闭公路,以便让动物通过等。(合理即可)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