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子孙齐相聚 同根同源拜始祖-郑州日报数字报

郑报全媒体记者 肖雅文 张玉东 成燕 董艳竹 见习记者 刘地 文 马健 丁友明 王秀清 李焱 唐强 黄余洋 图

暮春之初,惠风和畅,黄帝故里,祈福平安。

又是一年农历三月三,全球华人拜轩辕。4月14日上午,辛丑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新郑举行。历经了不平凡的庚子年,辛丑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注定意义非凡。与去年相比,现场恢复了九项仪程的典礼,恢复了礼拜嘉宾,按照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要求,参加人员范围主要是河南省内各界代表人士,现场嘉宾规模控制在1000人左右。

除了现场拜祖,全新升级的辛丑年网上拜祖祈福平台,全球中华儿女可以通过网络参加拜祖,用点滴黄河水浇灌姓名树连成祈福林,还可以“一步千年”、感悟“百年辉煌”,一秒钟变身“古代大咖”,穿越时光在历史当中共同祝愿华夏儿女幸福安康。

礼乐响起 敬拜始祖轩辕

辛丑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第一项仪程由往年的“盛世礼炮”改为“盛世礼乐”,以礼乐方阵现场演奏的方式取代鸣放礼炮。随着曾侯乙编钟、唐宫夜宴等传统文化为人熟知,国人的民族文化自豪感、认同感日益增加。舞台西侧,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20人、郑州西亚斯学院交响乐团40人、民乐团40人共同演奏礼乐,使得整个大典的开幕愈发庄重典雅。

段梦瑶是郑州西亚斯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今年是她第一次参加拜祖大典,作为一名小提琴手为大典奏响自己的一枚音符。“作为炎黄子孙,能够以自己的专业来恭拜我们的祖先黄帝,感到非常荣幸。”她说。

在礼乐声中,青年代表作为礼生分别献五谷、瓜果、丝帛,领导嘉宾、少年儿童及社会各界优秀中华儿女代表手持鲜花向黄帝像依次献花,表达了对中华民族文明始祖、人文共祖神圣崇高的敬意和追思。拜祖嘉宾依次上台净手,向黄帝像敬香为民族祈福、为复兴喝彩。随后,全体人员面向轩辕黄帝座像行三鞠躬礼,表达全体炎黄子孙对黄帝的崇高敬意。

“满满的仪式与庄严,这一刻终于理解古代周武帝王为何用礼乐教化人心。”首次参加拜祖大典的中华网记者蔚广玉在朋友圈里写道。

高唱颂歌 共祝国运兴昌

“大风起兮云飞扬,吾土吾心吾欢畅,四海之内皆和谐,吾思吾梦吾向往……”“高唱颂歌”环节,著名歌唱家蔡国庆、吕薇和现场青少年合唱团一起高声吟唱黄帝颂歌。

参与这一环节的郑州宇华实验小学二年级学生宋佳昊早早地就来到了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现场,一遍遍地哼唱着《黄帝颂》。他告诉记者,自从得知自己将在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现场和著名歌唱家蔡国庆、吕薇一同领唱《黄帝颂》时,这首歌的旋律就在脑海里转个不停,每天都会唱上好多遍,生怕演唱时忘词。

宋佳昊的爸爸宋新院说,之前也带孩子参加过拜祖大典,但都是作为观众,而这一次是直接参与拜祖大典仪程之中,对于孩子而言是一种激励和鼓励,孩子会拉着大人给他讲述轩辕黄帝的传说故事,还会主动阅读这方面的书籍。“通过拜祖大典这一平台让孩子们接触和接受传统文化教育非常好,不仅能让他们更深层次了解黄帝文化,深知中华民族的来源去脉,还能引导和教育他们要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创新者,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乐舞敬拜 再现古风雅韵

和着韵律悠远的古乐,60名郑州歌舞剧院演员身着蓝白相间的古代盛装登场,大家庄重地手持竹简,用翩翩舞姿表达着炎黄子孙敬拜轩辕的共同心愿。在辛丑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上,全新升级的乐舞敬拜环节再现盛世古风雅韵,给众多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据了解,参加乐舞敬拜环节的60名舞蹈演员全部来自郑州歌舞剧院,其中包括女演员32名,男演员28名。在牛年河南春晚中火爆出圈的“唐宫小姐姐”们也参加了乐舞敬拜环节舞蹈表演。与往年的金色、红白色调服装不同,今年演员们所穿服饰以蓝、白色为主,黄色为内衬,整体视觉效果更加醒目、庄重。演员手持道具也从以往以翎子为主要元素的道具升级为写有黄帝颂全文的竹简。演员在起舞前还增加了向轩辕黄帝敬拜的细节,使整个环节更加具有仪式感。

郑州歌舞剧院副院长娄冰冰告诉记者,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和核心组成部分。中原地区在古代不仅是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主流文化和主导文化的发源地。作为中国(郑州)黄河文化月活动中的一大亮点活动,辛丑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乐舞敬拜环节着力彰显中华传统文化特色,其舞蹈提炼自汉唐舞蹈艺术精华,融入了更多诗书礼乐等中华传统文化核心元素,让观众能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厚重的中原历史文化。

天地人和 祈福盛世昌平

少年强则中国强,在今年拜祖大典现场,有一支服装统一动作特殊的方阵,那就是由新郑大学城的大学生和新郑市中小学生组成的青春方阵。他们代表着生机勃勃新一代华夏儿女的崭新面貌。作为方阵中的一员,新郑中专学生时超莹被现场神圣庄重的氛围深深打动,“非常激动,觉得拜祖大典是一个十分神圣庄严的事情。”

仪程最后一项,天地人和。“文明中华,大德无疆,盛世传德,国运兴昌,同根同祖,源远流长,和平和睦,和谐万方。” 台上,80名青少年共同唱着。台下,来自新郑市实验中学和苑陵中学的420名学生,手拿气球走过青春方阵,与嘉宾并肩。他们代表着炎黄血脉的延续,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未来希望。他们手中的气球里塞着锦囊,寄托的是炎黄子孙对盛世昌平的期盼,对世界和平的希望。

新郑市实验中学副校长冯树伟说,作为新郑人,从小感受黄帝文化,作为一个老师,时常教导学生们对人文始祖黄帝多加学习,身在一个在校园内就可以听到拜祖大典的学校,将不遗余力对黄帝文化向下一代炎黄子孙传播,让黄帝精神延绵不断。

四海嘉宾 寻根黄河之滨

“当你走在新郑,联想到几千年前中国的祖先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活,我们生活在历史当中、文化当中,我们生活在历史传承当中。”1987年便赴美留学的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西亚斯音乐项目美方院长郎晓明阔别故土30余年,然而正是这一经历让他感受到了文化的反差,通过不同文化的对比后,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热爱。第一次来到拜祖大典现场的他曾在去年作为国家项目领军人物参观郑州,通过对姓氏文化的了解,收获了强烈的归属感,再次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我的孩子们都身在美国,将来有机会我一定会带他们回来看一看,告诉他们这里就是我们中国人发源的地方,这里就是我们的根。”

同样为大典现场感到震撼的还有来自广州的郭紫君一家,“看到这一传统盛典通过现场各种新媒体手段,以不同形式传播到全国乃至全球,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领略到大国风范,作为中国人感觉特别有面儿。”作为中医文化传承人郭紫君一家致力于将中国文化、中医文化通过年轻化方式进行再包装,推向全世界,让更多人接收到。

今年大典期间,我省联合沿黄九省(区)统筹举办黄河文化月活动,来自沿黄九省的媒体朋友纷纷来到现场对拜祖大典进行全方位报道。“青海省位于黄河的源头,相对于中原地区来讲,我们关注更多的是对黄河的生态保护。与青海相比这里的河湟文化或者说是黄河文化更加浓郁。”而作为黄河流域沿岸九省的媒体代表,青海日报社记者何娴珺被天地人和环节所震撼,“看着红色的气球飘向空中,就好像是新的希望冉冉升起,深深感受到炎黄子孙的血脉传承。”

(0)

相关推荐

  • 三月三是个特殊的日子,不忘老传统,牢记华夏始祖,祝愿国富民强

    中国自古有着"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只不过,我们对于前半段"二月二,龙抬头"非常熟悉,在这一天:理发.吃龙食等等风俗习惯还一直广泛流传至今.而 ...

  • 黄河之滨齐相聚 同根同源拜始祖

    辛丑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圆满礼成 暮春之初,惠风和畅,黄帝故里,祈福平安. 又是一年农历三月三,全球华人拜轩辕,4月14日上午,辛丑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新郑举行.历经了不凡的庚子年,辛丑年黄帝故里拜祖大 ...

  • 刷屏!拜祖大典一天四登央视-郑州日报数字报

    刷屏!拜祖大典一天四登央视 央视新闻联播 央视中国新闻 央视东方时空 央视24小时 三月三,拜轩辕!4月14日上午,辛丑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省郑州市新郑黄帝故里隆重举行.昨晚,<新闻联播&g ...

  • 拜诗圣文-郑州日报数字报

    ♣ 王国钦 辛丑之春,四海新冠犹虐,中华疫情初定.杜甫故里诗词大会及第七届"天下诗人拜诗圣"活动,继续以线上形式进行.八方诗人词家,纷纷闻风而至:四海社会贤达,翩翩凌虚而来.我心澎 ...

  • 想起了顾拜旦-郑州日报数字报

    ♣ 宋子牛 东京奥运会,在世人的瞩目中群英鏖战,烽烟四起,如今缓缓落下帷幕,奖牌各有得主.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我国新一代奧运健儿敢打敢拼,力战群雄,佳绩迭出,表现出了惊艳的实力,也展现出了 ...

  • “仿生手”固定翼无人机齐亮相-郑州日报数字报

    游戏厅里的抓娃娃机,大家并不陌生.但是能抓果冻.抓鸡蛋.抓海鲜.抓剪刀以及会安装电灯泡的"仿生抓持器",很多人并不了解.此外,当"无人机"遇上"5G& ...

  • 中华万姓同根同源

    三.中华万姓同根同源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一个伟人屹立在世界东方,画八卦.兴礼乐,华夏文明从此滥觞,制嫁娶. 定姓氏,张王李赵万姓绵长,他就是三皇之首太昊伏羲,中华民族龙师人皇,万姓同根源在羲皇. 天 ...

  • 道成解读67:美洲印第安人和玛雅,和中国同根同源,是古东夷少昊的部族

           美洲大陆的印第安人,玛雅人等等土著居民,都属于中国古代的东夷一族,是少昊帝国的不同分支. 其实早就写在<山海经>里了,大荒东经中说:"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现在我 ...

  • 同根同源—气血

    书说中医 为了营造全社会"爱中医.信中医.用中医"良好氛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部精选优质的中医药科普图书,联合作者摘编相关内容,打造"书说中医"栏目,带您一同感 ...

  • “寺”和“庙”不是一回事,作为炎黄子孙要知道,别再拜错了

    公元前一世纪左右,佛教正式传入我国,在我国本土生根发芽.汉明帝为欢迎前来传教的西域僧人,特地为其建立起"白马寺",即我国第一座佛教寺院.魏晋南北朝时期,君王们利用信仰巩固统治,倡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