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名不副实 “银四”市场行情将何去何从?
一、纺织市场行情回顾
3月份纺织市场呈现单边下跌态势。纺织原料方面自年初以来的上涨趋势在2月底、3月初走到了拐点。粘胶、棉花分别在3月1日和3月2日到达了年内高点,价格分别是15700元/吨、16711元/吨。涤纶短纤的高点则出现在稍早前的2月26日,报价8000元/吨。整个3月份纺织原料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截至3月底棉花3128B现货价格15246元/吨,较月初下跌近1500元/吨,降幅8.77%;涤纶短纤月底收报6750元/吨,下跌1050元/吨,降幅13.46%;粘胶短纤表现最为坚挺,月内下跌500元/吨,收报15200元/吨,降幅3.18%。自去年年底以来纸浆价格屡创新高,受成本支撑,粘胶短纤价格快速拉升,涨幅明显高于棉花及涤纶短纤,甚至在3月底棉粘价差一度出现倒挂。
纱线行情表现与原料相差不大,除人棉纱表现较为坚挺,全棉纱以及涤纶纱同样呈现单边下跌走势。3月3日全棉纱32S创下年内高点26500元/吨,月底收报24300元/吨,下跌2200元/吨,降幅8.30%;涤纶32S最高点为3月2日的13350元/吨,月底收报11950元/吨,降幅10.49%;人棉30S3月维持19550元/吨的高价长达22天,临近月底才小幅下调200元/吨。
二、“金三”名不副实
尽管3月份纺织市场表现萎靡,但是与2月份均价相比大部分品种仍然保持上涨。2月份后期由于受到宏观经济刺激以及市场预期向好影响,原料及纱线产品出现一波急速拉升,3月份市场回归基本面,下游需求难见起色,市场无奈只能用较长时间消化前期涨幅,因此表现出了急涨缓跌的局面。主要受制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外疫情反复。欧洲疫苗问题频发,多国暂停接种,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等多个国家3月份再次宣布封锁措施。孟加拉国4月初同样因为疫情高发,宣布了为期7天的全国封锁。受疫情影响欧洲经济重启再次推迟,纺织服装消费的复苏势必受到影响。
第二新疆棉事件。中美对话之后连带反应日渐凸显,美国联合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对新疆地区实施制裁。多个国外服装品牌被曝出禁止使用新疆棉,国内消费者爱国热情被点燃,发起了抵制国外品牌的行动。尽管短时间内掀起了追捧新疆棉的热潮,但是欧盟和美国作为中国纺织品出口最大的两个市场,其影响不可小觑。国内不少纺织企业曝出品牌商要求开具原产地证明,拒绝使用新疆棉花,企业只能转而加大棉花进口,减少国内棉花采购。
第三供求失衡。2月份,贸易商率先嗅到商机,大肆囤货且惜售心态明显,导致下游一纱难求,市场价格也水涨船高。然而下游真实需求并没有明显复苏,后续订单承接不力,导致3月份纱线产品价格一路下行。此时贸易商也开始抛货,市场上供应猛增,并且贸易商相比厂家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厂家订单进一步被压缩,库存开始不断走高。
数据来源:中棉行协
从纱布产量也可以看出纱线与坯布分化严重。据中棉行协统计,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纱线产量398.77万吨,同比增加45%,基本与19年同期持平。其中棉纱236.63万吨,同比增加44.72%,较19年增加2.89%,棉混纺纱64.10万吨,同比增加36.91%,较19年减少18.08%,化学纤维纱98.04万吨,同比增加55.82%,较19年增加4.40%。从纱线产量来看比去年有大幅增长,但是与19年相比,棉纱与化学纤维纱略有增长,棉混纺纱下降幅度较大。反观布产量,1-2月份布产量49.88亿米,同比增加仅24.12%,较19年同期下滑23.90%。细分品种中也都清一色较19年出现了20%以上的下滑。相比于纱线产量的增长幅度而言,布产量明显跟不上步伐,这说明整个纺织服装行业的需求并不像纱线产品表现得如此亮眼,下游销售不畅,产品价格自然是一路走低。
三、一季度出口增长超四成,3月增幅放缓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