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的“侧重点”总是答不到“点”,我来拉你一把

试卷上哪一部分最简单最容易得分?各有答案,但很多同学在做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感觉不难,而且客观题最有把握,得分容易。但是主观题只要不仅仅考查筛选,而是加上概括要求的时候,就有点力不从心。想要有所提高却不知道从何下手,宝利老师为你支支招,希望可以拉你一把。
一、有概括性要求的题型(例题)。
第一类: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两家媒体都对某一新闻事件或问题作了报道,概括说明两者各自传递的信息有哪些异同。
(这类题的答题要点:①了解新闻要素,寻找有效信息区间;②抓住关键词句,把握新闻要点;③筛选整合,分条作答。)
第二类: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说明两家媒体记者报道的侧重点有哪些不同。(这类题的答题要点:事件消息、原因评论、分条总结概括)
第三类:3)根据材料三,谈谈作者认为某领域有哪些表现与问题(危害)。(这类题的答题要点:筛选所问的表现、问题等内容,再整合,进行必要的概括。)
二、答题误区及对策(以例题为依托)
同学们做了练习再对照答案会发现,自己很有信心地写出来的答案,结果和参考答案相去甚远。怎么回事?
第一个误区:以为只要概括主要内容就可以,丢细节信息。
对策:阅读勾画时要注意材料中具有定性作用的核心词汇,即重要修饰语。
第二个误区:以为概括写作对象就可以了,没有关注材料之间的主要区别。
对策:阅读勾画时要注意材料之间不同的核心词汇,即侧重点。
例:
(3)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题情况:本题第二问同学们比较明确,三家媒体的定位、出发点不同,侧重点自然不同。(当然,也有同学想不到“定位、出发点”这两个词,这是阅读能力欠缺的问题,需要更大力度地补课啦!)第一问拿到满分则不容易。很多同学的答案趋向于这样:
第一则侧重点是写出我国量子通信的重要性。第二则侧重点是赞扬潘建伟的成功。第三则侧重点强调我国量子通信的先进性。
但是,这个答案没有区别三则材料的根本不同,比如第一、三点的概括,更像是对于三则材料的整体概括。应该在“量子通信”这个大前提下,寻找三则各自不同的点。区别点是什么?第一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第二则是一个团队的投入,第三则是实验设施先进。然后根据这个区别点整理语言,完整作答。
对比参考答案:
①《人民日报》侧重介绍我国在量子通信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彰显中国速度与中国创造;
②《自然》杂志侧重介绍潘建伟研究团队在量子通信领域的贡献,强调个人能力和经费投入;
③《读卖新闻》以“墨子号”为例,侧重介绍中国实验设施先进,突出投入之大和发展之快给日本带来的压力。
怎么样?有没有理解到概括要求的具体做法?
    运用这个办法再用心练习几次,一定会进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