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对中风的认识和治疗(系列)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

编辑整理   解英

前言

本章开篇之前,我们先介绍一下安医生开讲的金匱要略课程。去年,安医生用了大半年时间,在会员微信群内,开始讲伤寒论课程。讲课结束,我们对讲课内容进行了整理,编辑了一套三本的《安医生讲解伤寒论》,比较详细的记录了安医生讲解伤寒论的内容。

经过了两个月的休整,安医生重新开课,讲解金匱要略。想要听课的学员,欢迎报名

原文:

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讲解:

大凡由风邪而得的病,都是半身不遂,或是上臂不能抬举,脉微而数,这就是中风,又叫做痹证。你看古人就把外邪中风血虚引起的上臂麻木不仁,肢体障碍,与我们今天所说的脑血管意外,脑缺血所引起的半身不遂后遗症,混为了一谈,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古人的科技落伍,只看到了中风的表面现象。

原文:

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喎僻不遂。

讲解:

那么造成这种中风的原因是什么呢?底下古人就对这种中风的现象进行了唯物论的脉证辨证。他说,寸口脉浮而紧,浮呢,为血虚气虚,紧则为寒,贼邪乘虚入侵,冬至后所受的风寒之气,古人就叫贼邪,这个贼邪乘虚而入,这时呢,由于络脉的空虚,就中了风寒之邪,或中左侧或中人体的右侧,邪气与人体的正气,相抗争,于是就出现了喎僻不遂。

原文: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府,即不识人;邪入于藏,舌即难言,口吐诞。

讲解:

随着人们对中风这种病认识的深入,逐步认识到:半身不遂,严重了还要昏迷不识人,不能言语,口吐清涎,中风还有中络与中脏之分,中络较轻,中脏则重。

直到明清时,中医学家对这种中风的性质有所察觉,把中风分为外中风与内中风,也就是把外感风邪引起的肢体疼痛麻木、肢体因疼重不能抬举的病叫中风,也叫真中风;又把今天的脑系病变引起的半身不遂,甚则昏不识人,舌强不能语,口眼歪邪叫内中风,也叫类中风。这个认识很明显更进了一步,更符合实际。同时也理论增多了,强大了,唯心的理论,不切合实际的内容,也充斥于中风之中,奇谈怪论,鬼、神、附于中风篇比比皆是。我们要剔除这些奇谈怪论,有分析地继承前辈从实践中得来的具有神奇疗效的宝贵经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