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髋[kuān]关节,很多人不太熟悉,但要说起股骨头,那可就名震天下了。股骨头坏死,被“誉”为“不死的癌症”、“股骨头的冠心病”,多少人为此愁断肠,多少人为之精神崩溃,甚至还有人居然为此离了婚,令人唏嘘不已。临床有一个常见病因为发病极其隐匿、诊断极其困难、早期症状平淡而没有得到应用的重视,而且与中后期股骨头坏死高度相似的疾病——髋关节发育不良。之前关于发育不良、盂唇损伤、关节炎的推文如下:今天聊个轻松的话题,但治疗起来会让很多人头痛的,不仅仅因为年龄不大不小,更源于两种矛盾交织在一起(发育不良继发局部囊性变、髋关节盂唇软骨损伤),如何取舍激进手术/消极等待换关节是个非常困难的选择。男,农民,48岁,以“右髋关节疼痛、下蹲困难穿鞋袜”为主诉前来住院,曾被诊断为“股骨头坏死”。笔者初见患者,未翻阅病人影像资料之前,还以为来换关节的呢!一看X光片,顿觉有蹊跷:这么好的关节间隙,换了太可惜!但关节疼痛促使病人乘车大半天从信阳跑了300多公里来我院,只能说明一个问题:的确疼痛,很困扰!
X线片如下:
上下滚动,查看图片
很简单、很常见的问题,虽然股骨头“坏”了,但不能称为“股骨头坏死”,而是:从片子可以推测:病人行走以后会逐渐出现疼痛,休息后缓解,各方向活动应该不受影响。日常工作中常有熟人电话看病,医生一般嘱其本人来院诊察,原因就在于片子往往和实际情况不符,单凭电话描述容易误诊。一点说明:
盂唇是环绕股骨头的一圈软骨,中年以前起到一个很好的“密封圈”作用,有助于保持髋关节腔的负压稳定;中年以后,随着股骨头、髋臼软骨变薄,关节囊韧带松弛,盂唇不断损伤、出血、钙化,逐渐形成“骨刺”,往往很多人就认为骨刺是导致疼痛的原因,其实冤枉它了:真正的作用是代偿性、继续维持关节的稳定,只是个头大了就会影响关节活动度。
笔者再次对病人进行了仔细的体格检查,屈曲位内外旋试验阳性,初步判断盂唇损伤是导致疼痛的原因。
缝合盂唇但不处理囊性变:微创手术架机器连设备很费功夫,全部下来需要耗时数小时,48岁的软骨是否值得折腾?囊性变越来越大的话,很快要换关节,就这样看着股骨头走向堕落?缝合盂唇的同时处理囊性变:和股骨头坏死处理类似,本案需采取外科脱位的方法把股骨头脱出来,盂唇直视下缝合,48岁值不值得?
CT:髋关节发育欠佳,头臼匹配关系尚好,关节间隙基本正常,髋臼缘(与患者更久之前的CT对比,囊性变病灶的体积在扩大)
MRI:股骨头囊性变范围局限,盂唇囊肿、撕裂
其实病人在9个月前也曾来就诊,对比了两次CT检查的的影像,发现病灶面积是在慢慢扩大的,以前的CT是这样的:
病根在发育、症状表现在囊性变和盂唇损伤,保守治疗和择期关节置换之间的争论也曾让我们纠结了很长时间。
不过多次和病人沟通、交流之后,病人一句话让我们下定决心:我们那儿的XXX,股骨头坏的很严重了,您做手术给他都做好了,我的也试试吧,真不行了就换关节!在国内选择治疗方案,不能生搬硬套各种所谓的“指南”、“规范”,遇到明确需要换关节的病例,却因为病人没钱而耗着、拖着;所以,虽然国内在保头领域走在了老外的前面,实际上是有些“黑色幽默”的味道。这个病人不缺时间养病,对关节置换抵触,对保头信心满满,更讲出这样的暖心话:只管治,真失败了就换。
外科脱位显露股骨头,股骨头内侧软骨剥脱:
这样的软骨剥脱,在手术前的核磁共振上没有能看出来。
植骨后探查、修复盂唇:
术后复查X线片:
术中以2枚3.2mm空心钉固定软骨缺损区骨块,1枚铆钉修复盂唇,2枚松质骨螺钉固定大转子截骨骨块。
术后4个月复查:
通过骑自行车模造,股骨头外形圆整,截骨愈合良好。
术后16个月复查:
术后16个月活动情况:
功能良好,有望再用十来年
小 结
髋关节发育不良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患者以女性居多,病情较轻的病人往往到中年以后才表现出类似“股骨头坏死”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因疼痛性质、疼痛部位相同,临床上容易误诊、漏诊;
髋关节发育不良导致的股骨头、髋臼囊性变,容易和坏死相混淆:囊性变范围局限,有明确的界限,发展缓慢,病程可长达数年至十余年缓慢进展;坏死则范围广泛,界限不清,1~2年即可完全塌陷;
髋关节发育不良多为先天性或家族遗传、幼年创伤导致,关节炎前期通过手术矫形可延缓关节退变速度,减少或避免关节置换;晚期(关节间隙消失、功能受限)选择关节置换术;
股骨头坏死多与长期饮酒、激素应用、髋部创伤、风湿免疫性疾病、怀孕、造血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有关,早期坏死可通过药物、拄拐、冲击波、减压术、植骨术、截骨术等方法得以延缓病情发展或治愈;晚期股骨头塌陷,关节间隙消失及功能受限,同样需要行关节置换术。
本病例错过了截骨矫形的最佳年龄,而表现为股骨头囊性变病灶扩大、盂唇囊肿撕裂之骨性关节炎继发症状,等待病情加重换关节未免有些过于悲观;进行植骨修复、盂唇缝合、后期持续关节保养以延缓关节置换也未尝不可,毕竟疗效才是王道,万一明天更美好呢?